第三十八章 未雨绸缪 (第2/2页)
儿照旧打着哈欠落在林岚手里,就睡着了,林岚小心翼翼把他放进荷包,就在田里四处穿行,选了十几株包谷,扒开包谷棒子的外皮,果然里面的包谷粒子都已经凝实了,手指甲都掐不动,这样收回家里去,哪怕外面下雨,只在仓房里晾一晾,也保证发不了霉。 她掰了几个棒子,扔进篮子里,就赶紧带着五小回了家。 刘氏看了女儿拎回的包谷棒子,惊奇的眼睛睁得老大,“这是咱家地里的?” “是啊,娘,连包谷秆都半黄了,看样子是真长成了。咱家那块地又挨着官道,人人都看在眼里,若不早点儿收回来,怕是就被贼掰走了。” 刘氏还是有些犹豫,“要不然,托你大叔晚上去帮忙照看一下,怎么也要再挺几日啊,现在收,还是太早了。” 林岚一听娘亲还是如此说,就有些急了,直接祭了杀手锏,“娘,早晨你不是问我怎么没睡好吗,那是我昨晚做了噩梦,早晨起来我算了算这几日的晴雨,好像天气要有大变化,要下大雨夹雪。” “雨夹雪?你这丫头糊涂了,雨和雪怎么能放到一块儿下呢?”刘氏以为女儿是被噩梦吓到了,还是不肯相信。 “娘,我看咱们大元国的史书上记载,二十年前也曾雨雪同下过,只不过那是在秋收之后,没有影响收粮食,现在大部分包谷可还没长成呢,若是赶上了,可绝对是大灾。咱家包谷既然提前长成了,就算为了以防万一,也要早点收回来了。”林岚苦口婆心劝着,累得口干舌燥,咕咚咚灌下一杯茶水。
刘氏瞪了女儿一眼,想了想,道,“你先看着家,我去田里看看,若是包谷真长成了,咱就收。” 林岚立刻应了,刘氏拿了帏帽就出村奔去了自家田里。到了地头儿一看,果然旁边几家的包谷还是墨绿之色,自家的包谷叶子已经半黄了,包谷棒子结得是又大又长,看着就让人眼馋,再走到地尾转一圈儿,居然没有碰到一个青棒子,她心里又是疑惑,又是欣喜。 待返回地头儿,欲要回家与女儿商量收割,就见两个村人正站在地头掰自家的包谷棒子,猛然一见她从地里钻了出来,脸上都有些讪讪,尴尬笑道,“诚嫂子,你家这包谷长得可真好啊。” 另一人也笑道,“可不是,春时下了什么好肥,比别家早熟了这么久。” 刘氏碍于新寡的身份,不愿与他们两个男子多说,淡淡点了点头,“二位兄弟谬赞了,我们一门孤儿寡母,种了这两亩薄田,可能是老天爷看不过去,这才降了福泽,得了个丰收。” 那几个村人脸上更是尴尬,把包谷棒子扔到她身前的篮子里,勉强说了一句,“那个,诚嫂子你慢慢转着,我们先回去了。”说完,顺着田间土道,很快走得没了影子。 刘氏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心里再次感叹,还是女儿看得远啊,再不把包谷收回去,村里凡是见到的,都随手掰两棒子回去,自家这一亩半岂不是不出两日就要被掰个精光。 她一边想着一边加快了脚步,直接去了林老大家,林老大正穿着汗衫在院子里磨刀,一见刘氏来了,急忙抓了外衣穿上,脸色微红的说道,“嫂子怎么来了,我家孩子娘在后院摘菜呢。” 刘氏却来不及避嫌,直接开口说道,“大兄弟,我刚才去田里转了转,包谷已经长成了,再不收回来,怕是要遭贼,下午的时候,你和他大婶子,再去给我和岚儿帮帮忙,先把包谷收回来吧。” “包谷长成了?不能啊,我前日看着还青呢。”林老大有些不信,他可是种田好手,什么时候包谷长多高,长多成,他心里可清楚着呢。 刘氏从篮子里拿了只包谷棒子出来,道,“大兄弟你看,这就是我刚掰回来的,确实是长成了。陈家那两兄弟在地头儿想要掰走一些,被我惊跑了,若不然就要没个几十棒子。我看,还是先收回来吧。” 林老大拨了包谷皮,扣了一粒放到嘴里,嚼了嚼,惊奇道,“是真长成了,那就收吧,那陈家兄弟,可都不是手脚干净的,万一真打了坏主意,可损失大了。我这就去田里守着,嫂子去找…嗯,老三两口子,让老三赶了牛车,咱们几家一起动手,一下午也就收回来了。” 刘氏点头,“包谷秆儿放地里吧,先把棒子掰回来,我和岚儿在家慢慢扒皮就好。” “行,就这么办。”林老大应了,回身就喊道,“孩子他娘,你快回来。” (红酒明天上架了,早九点,晚八点,双更,喜欢小五福和林岚的朋友们,请继续支持红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