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窕淑女_第一百八十章 远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 远行 (第1/2页)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到了盛夏,树被太阳晒得耷拉着脑袋,好无生机。//78小说网高速更新//地上的热浪一阵一阵滚过,没有一丝风的正午,大家或窝在房里摇着蒲扇,或找了凉快的地方避暑,偌大一个街市,没有几个人走动。

    潇湘记店里只有零散的几个人,许久没有新的客官进来,小二伏在桌上一点一点打着瞌睡,连后厨的张师傅也趁机歇了,在桂花树下乘凉。阿彩包完了一笼饺,放在蒸笼里蒸上,不敢一次包得太多,夏天不比冬天,放不久。

    范氏看着眼前的光景,很是着急,到了盛夏,来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少,即使来了客人,好些荤菜卖不动,倒是凉粉凉菜之类的消得快。这么热的天气,没有胃口,看着店里的生意每况愈下,更是让人心急。出了大街上一看,不光潇湘记一家这样,几乎家家都是如此,门可罗雀,生意萧条得很。

    范氏在厨房门口望着头顶白花花的太阳,深深地叹了口气。

    阿彩提议道,“这样的天气,人都不敢出门,什么生意都不好做,只是让我想起,在江东的时候,那里临海,夏天一到,吃海鲜的人却是多了起来,什么鱼虾贝壳之类的,极其新鲜味道又好,还很清谈,最适合夏天吃了。”

    萧玉珠一挑眉头,她现代工作的地方是海滨城市,一到了夏天的晚上,路边摆了小摊,邀上三五个好友,点几样海鱼海虾螃蟹什么的,白灼,清蒸或者清炒,再来两杯冰啤,是最豪爽不过的了。

    连忙问了阿彩江东县离这里远不远?要是不太远的话当天进了海鲜过来,又新鲜还能赶上两顿正餐,可以一解眼下的困境。

    阿彩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微笑。“不远,就二三十里地,来回就三四个时辰,一大早天没亮赶了车去,能赶在正午前拉货回来。那里大多数是渔民晚上下海打鱼,天不亮回来赶早市。海鲜什么样儿的都有,光是贝壳就是十来种,好些我都叫不出名来,那里的早市热闹着呢。”

    渔民出海捕的鱼,当天的货新鲜。海鲜就讲究一个‘鲜’字。能买到渔民出海打的鱼,中间没有第三人,价钱应该不会太贵。这样的话说不定还能打开一条新门路。

    想到这,萧玉珠心里有些按捺不住了,满怀希翼的朝范氏看过去。

    眼下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个法倒是可以一试,不过范氏还是挺直了腰板,正色道,“这事啊,还得回头问问你爹的意见。我一个人是做不了主的。”

    萧玉珠朝范氏扯了扯嘴角,很快笑了起来,她那老实老爹。最好说话不过了,三句两句就能把他拉过来。

    阿彩也仿佛看到了希望,眼睛明亮起来。话也显得比往常格外的多,反正没有客来,正是清闲的时候,同范氏闲聊起来。倒泔水的周婶挑了担过来,因天气炎热,想等过了这阵毒日头再走,拿了板凳在屋檐下,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腔。

    几个妇道人家,聊得无非是些家事,巷里谁家的姑娘定了亲,攀了高枝。谁家的媳妇添了丁,生了大胖小。

    周婶笑道,“说来也怪,那白莲巷尾的屠户家,干的是杀生的活,没积恩德,可是他家媳妇却一连几胎给他生的都是小,不知道红了多少人的眼。”

    范氏原本想顺着她的话往下说,附和两句,可一看到旁边的阿彩,立马打住了,转移话题道,“要说最有福的,要数巷里的何家的两个闺女,从小的吃穿用度不比小们的差,不过他家的闺女确实调教得好,文文静静地有姑娘家的样,不像我家的这两个野丫头。”

    萧玉珠没料到范氏会突然提到她,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并不理会。

    “听说,何家的大闺女是许了亲的,只可惜这么好的姑娘,却是给别人做小。”周婶唏嘘道。

    阿彩只是面色莹润的听着,并没有答话。

    周婶又道,“听说那姑爷是因为娶的妻,给他生的都是女儿,他又一把年纪了,时间不等人了,只盼着年轻貌美的何家姑娘,能够给他延续香火。”朝范氏身边凑近了,“听说你们萧家村附近的青山寺很灵,好些人上那去求送观音?”

    周婶一车轱辘话,又把话题转回到原处,范氏睨了阿彩一眼,显得有些尴尬,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倒是阿彩却不恼,也不避讳,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反而接住话头往下说,“我也听说了,方圆几十里就数青山寺最灵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