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家在咫尺归不得 (第1/2页)
十二月十五日的平安镇,夜比往常来得更早些。 …… 往常的平安镇,黄昏时分是最迷人的。 平安镇是群山环绕的一个很圆的圆,中间自西向东,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水将整个平安镇斜斜地从中间分成两部分,水是来自西侧山脉的山泉,河其实是数百年前人工开掘的土底老渠,渠名广济。广济渠的两边,就是平安镇最古老中心区,分布着几家颇有名气的百年老店。小店多是做吃食的,其中最有名是靠着西边的“董嬷茶点”,每过下午四点钟,这家小店就会开张,热腾腾的老汤锅里煮着被称之安燕的吃食,独特的燕尾造型,味道也是极鲜美的,经过近些年来平安镇的驴友在网络特别是围脖上的推广,也成为外来人到平安镇游玩必吃的一个热点。 店的旁边就是跨越南北两岸的“长桥”,平安镇上的人总爱向外人吹嘘平安镇有一座长桥,桥头看不到桥尾,所以这桥就这么被定了名。其实,整座桥长也不过是一百零五点七八米,只是因为桥身是个高高的拱,才会桥头不见桥尾,这桥也是平安镇上的古物之一,桥边还立着省一级保护文物的石碑,这碑的旁边还有座和桥龄一样长的残碑,字迹已无法认全,据说是当初平安镇上某位状元,好吧,因国人的心态,状元满地,也许这位顶多只是位进士罢了,但总而言之,这是当年某位平安镇的成功人士为纪念母亲修建的。 于是,每天下午来到附近小吃店的客人,都总会看到几位平安镇的老人边吃点心,边在那里争论着这桥是原本叫“春晖桥”还是“状元桥”,这个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同等级别的高难度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拱度太大的桥是不符合车辆通行的,再除去广济渠中段几个毫无美感又偏狭窄的板形桥,镇子东边的那座修才十来年的“顺成桥”就成了汽车特别是外来车通行镇子南北的主通道。至于镇上的人,交通基本靠走,顶多用用自行车和电动车,而且长桥那边有吃有喝,所以西边的人群会集中得更多一些。 …… 而现在的平安镇,却随着红日西沉,渐渐腐朽。 往日热闹的长桥附近,现在依然很热。 百年老店“董嬷茶点”已被烧成一片残垣断壁,估计是那锅百年老汤底下的永不熄灭的炉火在慌乱之中被人推倒,燃烧的更旺了,火势还蔓延到周边紧挨的小店。这片区域历史悠久,同样也意味着防火的设施也同样历史悠久,加之可以灭火的人现在基本上已经都生机全无地倒卧在地上,或是仍还直立着却成为只知道觅食的丧尸。间或有些房子里还有着几个瑟瑟发抖的身影,但要想法自救活下去的他们,也没有了救火的心力。 僵直的几个身影徘徊在广济渠边,迟迟不去。往日清澈的渠水,一片浑浊,偶尔有大鱼在水中巡曳,却完全没了往日的嬉游在水草中的可爱模样,仿佛一夜之间不但个子长大了,而且还从食草类进化成了食腐类。 河水中还有几具浮尸,可能是当初慌乱中掉下河水的,成了鱼类的食物。也不全对,其中也有那么一两具,还瞪着红红的眼,亮着獠牙,在水中一边漂着,一边张合着嘴巴,象百年老汤里还没煮熟的吃食,浮浮沉沉…… …… 平安镇东北方向的一幢小楼上,几个半遮半掩的人影已经观察镇上的情况很久了,直到天色开始发暗,才一个个猫着身体,爬下了楼。 “还好,我们这边是镇子东北边,房子还算少。”人也少,丧尸更少,沈昊轩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 “家那边情况也还算好。”董芳芳有些庆幸,刚从楼上用望远镜往家里看,好象厂门紧闭,里面有不少人在活动,对,是关节灵活能弯腰能下蹲的人,而不是人形的丧尸,看来情形还是不错。云芳厂、家基本一体,看见厂就相当看见家,因此她基本上,只是基本上放下了半颗心。 “要回去,还是得过桥,我们这边走顺成桥倒是直接,但从这儿到桥边还是有几只丧尸。”赵小云发愁地摇摇头,“我们,还有孩子们……” “不管怎么样,都要绝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陈哲宇认为照顾好这些孩子是海叔最后的命令,也是他必须背负的责任。 “我明白!”赵小云看着他的眼神,闪闪亮,“可我们要面临的一切要跟孩子们讲清楚,我知道你保护他们的心,但他们应该对自己今后怎么活下去,要有知情权。” 董芳芳跟着点了点头,“你和毛毛……你们俩交流的时候,我和小云也跟孩子们沟通了下,其实他们比我们想象中要知道的多。” “对呀!他们中还有个很‘聪明’的。”自认为更聪明的沈昊轩是在吐糟在他眼里爱装大人的十八叔。算起来,他得叫那装模作样的小屁孩啥,十八舅公? …… “我知道,外面的那些人都变成丧尸了,要是被咬了,还是被弄伤了,我们也会变成那样的。”孩子们也跟三个半大人坐在了一起,在听大人们简单说了几句后,一个声音细细地响起来。 “家里的电脑就有关于丧尸的电影,大人不在家时,我一个人偷偷看过。”,刚才的小细嗓子没得到回应,就又开始解释。 沈昊轩吃惊地看看在他眼里最无害,甚至认定长大肯定也成不了祸害的婷婷,决定收回自己的评价。原来,女人这种生物,从小就不能用常理推断,为个洋娃娃被说几句就哭起来的受气包,还会自己关起门来一个人看恐怖电影,自己比她大了八九岁,看这种电影也得先找个伴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