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初啼雏音惊四座 (下) (第1/2页)
太傅一向学问高深,请问‘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两句如何?” 严太傅不以为然的样子在听到右相念出的前两句诗面露出倾听的神色,待听到后两句时猛地转头看向右相。 在右相开口的时候李悦就知道自己一时兴起吟的句子又要给她惹麻烦,再环视其他人,她在心里发出一声叹息,好像她穿越以来发生的事总不能朝她希望的方向发展。 “前两句语意练达,把天嫉红颜和天妒英才两个结合在一起,巧妙的搭配下隐着作句者深沉的感慨,后两句虽然另辟蹊径,一反文人逢秋悲吟之调,但没有下文反显得乖张,过于哗众取宠。” “那是因为我突然冒出来打断了二皇子的诗性。” 右相听到“乖张”二字,老大不满,言语下多有回护,这就让李悦闹不明白了。要说他女儿只不过是候选,还不一定选上王妃,右相这堂堂一朝之相,难道会这么稀罕她? 其实李悦不知右相虽是武官,却常羡那些文人墨客的才思敏捷,现下见她这么有诗才,方才对着皇帝又那么率直,真真是对了他的胃口,这番回护倒跟那层未来未知的关系无关。 “你说这是二皇子所作?” “正是,前后四句都是二皇子脱口而出。” 右相答得坚决,李悦直想抚额。 “皓炎随意念叨,右相不必挂心。” 李悦抿了口果浆,又觉不够再喝一口,只觉这果浆越喝越好喝,干脆一饮而尽。 “既然是二皇子随意念诵,那必是他人所作,二皇子一时兴起念出,并非如右相所说的是出自皇子之手。想来二皇子就算天资聪颖,但人生阅历终是浅薄,要写出道尽人世沧桑的句子断是不能。” 严太傅捻着花白的胡子,说得理所应当。在场就他在这方面最权威,连左相也若有所思,其余各人都一片寂静。 要说这诗本就不是李悦所做,严太傅说她的也是事实,本来没什么值得争辩,但她就是看他那模样不顺眼,拽得跟个二八万似的,越看越有气。她一向自认是个很随和的人,从没对第一次见面的人产生这么强烈的厌恶感,为了缓和心里因厌恶产生的怒气,李悦连灌了两杯果浆顺气,却不见任何效果,严太傅的嘴脸在她眼中变得越发丑陋,说出的话语直扎她耳朵。 “太傅,二弟这次伤愈后虽然忘了很多事情,但相对的他也能想出很多东西,在别馆的时候就经常突发奇想,连韦御医都说受益匪浅,我认为二弟能做出这句子并不为奇。” “就素就素。” “暄儿……” “鸢儿……” 皇后和娴妃几乎同时低斥自己的孩儿。 “二位皇子尚年幼,不知这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道理……” 严太傅还要说下去,被李悦重重的置杯声生生打断,她已经把一整壶果浆喝了个底朝天。 “照严太傅的意思,没爱过人就写不出歌咏爱情美好的诗句,没尝过离别就无法体会寸断的肝肠咯?” “能写好的人不多。” 李悦也不去看他,吩咐那领她进殿的宫娥再去取壶果浆来。 “不多,不表示没有,是吧。” 一股郁结之气充斥胸中,李悦心里憋得慌,眼眶微微发红。 “二皇子无需分辨这些,老朽也未说如何,只是……” “只是严太傅认为这心智未开,道理不明的黄口小儿断写不出发人深省的东西,柔弱文人也写不出气壮山河的千古文章?” 骆宾王的《咏鹅》是他七岁做的,苏轼这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字里行间那气吞山河的气势是如何了得的。 李悦故意气严太傅,最后特意在“文人”这字眼上踩一脚,看他还跟只骄傲的公鸡似的。 “皇子此言差矣……” 严太傅两道灰白的眉毛动了动,脸绷得更紧,欲反驳李悦,她却不给他机会,誓要把他拉下那被众人捧起的高位。不为别的,就为了心中那股气。 “老太傅说我‘人生阅历浅薄’,敢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当中的种种情思是否要到垂垂老矣才会有所体会?” 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