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新传_第三十一章 一扑定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一扑定情 (第2/2页)

是呀,一直到现在,我也是觉得很难置信!”

    卫孺挑眉:“整件事到底是怎样?”

    子夫解释道:“好像是上两个月,阿步和陛下身边以心算出名的侍中桑弘羊比试算术。虽然阿步输了,不过这珠算之术也因此为人所知。后来,这门本事就被宣曲任氏得知。在他们上门救教时,阿步就将口诀给任家了。大概是任家又将口诀外传,所以才有那么多巨贾投桃报李,为阿步赚钱吧!”至于卫步替商贾和王太后娘家搭桥的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子夫瞒下不提,只是当做不知情。

    少儿两眼冒光:“那个珠算之术就那么珍贵?”

    上一世对货殖之事只是稍有涉猎的子夫一脸无辜地摇摇头:“我怎么知道。”

    卫孺接口:“应该是有几分用处。不过,子夫,你确定,那些商贾不是借机贿赂?”

    少儿一惊:“对呀!长兄和阿青素来谨慎,自然不会乱来。不过那两个小子,就难说了,可别闯下什么大祸才好。”

    为了让两位阿姊放心,子夫略加思索后,将刘彻派去的人搬了出来做幌子:“应无大碍。前几个月,陛下交给他俩一件差事时,顺便派了几个心腹到阿步阿广身边。如果他俩真犯下大错,自然会有人提醒他们。更何况,家里有长兄和阿青在,阿步和阿广翻不起什么浪花。”

    素来对长兄信任有加的卫孺和少儿闻言点点头,放下心中担忧。

    一边和表妹绕圈圈,一边偷听阿母和姨母谈话的去病很好奇地问道:“桑弘羊是谁?很厉害吗?为什么三舅舅会输?”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舅舅会输给别人,有什么好奇怪的?”子夫应道。

    “桑侍中的确很厉害。我听说,他出生商贾世家,凭借精通心算的本事,十三岁就成为今上的侍中。”这是卫家长姊的回答。

    “听到没有?人家桑弘羊可是十三岁就成了侍中,你可要好好学学。别整天拿着弹弓四处捣蛋!”少儿趁机教育儿子。

    “大丈夫就应当血战沙场。舅舅说了,幼时用惯弹弓,长大了才能做到弓马娴熟。”霍去病又不服气的为另外两位舅舅辩解:“二舅舅才厉害,还没加冠就是太中大夫,还是建章那么多人的头头。大舅舅也很厉害,管着期门军这么多人。”说到金戈铁马,年岁尚幼的去病已是两眼发亮,一脸向往。

    对于卫家兄弟的官职升迁,三姊妹都很明白是什么原因。毕竟,外戚的升迁从来不能以常理来推断。

    连对卫青才干非常了解的子夫也觉得,卫青现在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超乎众人的绝才惊艳。当然,鉴于对朝中大事没什么了解,子夫也不是很肯定自己对卫青的评价是否偏颇。

    “古往今来,厉害非凡之人多不胜数。和他们相比,你两个舅舅还是相差极大的。”觉得外甥眼界太浅的卫孺说道,“比如说,那个甘罗……我都忘记了,子夫,还是你给去病说说。”

    “战国末期,秦国的文信侯吕不韦当政时,甘罗出使赵国,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而得河间五城之地。甘罗被封为上卿时,年仅十二岁。”子夫道。

    不到十二岁,就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如卫孺所愿,去病被镇住了。

    子夫含笑看着去病一脸震惊,心中暗道:“你也不差,十八岁凭军功封侯。封狼居胥,更成为对武将最高的赞赏。以后呀,就该轮到人羡慕你了。”

    “终于抓到你了,去病哥哥。”追了半天的阿元一把抓住不小心走神的去病,一脸兴奋。

    去病撇撇嘴,身子一扭,就轻松地从小丫头手中挣脱开来。

    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阿元不干了,小嘴一瘪,就准备下金豆。

    连忙把女儿抱起哄了一番后,子夫见两个小孩都有一身汗意,唤来宫女带两人下去更衣。

    换好衣服的阿元还没忘记刚才的事,走到素来疼爱自己的两个姨母面前,打算撒撒娇,装装委屈,才好达成所愿。

    去病一看,顿时觉得不妙,正在考虑要不要逃跑的时候,却看到平阳府的小世子曹襄出现在大厅门口。去病放下心来,左右看看,很好,平阳公主不在!

    跑到曹襄面前,去病轻松地抱起这个只比自己年幼一岁,可个头却比自己小上不少的小公子。把曹襄放到阿元跟前,去病趁阿母三人还来不及发话,迅速冲出大厅,一转眼的工夫,就不见人影了。

    虽然不满表哥就这样跑了,不过看到又来了一个表哥,阿元很开心地上前和几天没见的襄哥哥打招呼。

    不知道是不是刚刚跑得太累了,走到曹襄跟前的阿元脚一绊,往前一栽,居然将曹襄压倒在地。

    地面铺有毛毯,子夫看看曹襄的表情,觉得应该没摔着。放下心的子夫打算扶起两个小人儿,却看到女儿正一脸兴奋地压着曹襄,双手在曹襄身上和脸上左戳戳,右捏捏。

    不但子夫看得是一脸黑线,恰好看到儿子被“恶羊扑狼”的平阳也是嘴角发抖。

    和平阳一道的刘彻对女儿颇有自己“登徒子”风范的行为很是得意。不过想到女儿有天会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世宗陛下就很难开心起来。

    被抱起的阿元,很开心地搂住父皇的颈脖,兴奋地说着她和两个小表哥的事情。

    刘彻很不是滋味地问道:“阿元很喜欢阿襄和去病?”

    “嗯!”看到父皇脸色不对的阿元,很狗腿地加了一句,“阿元最喜欢父皇。”

    终于心理平衡的刘彻开始起考虑女儿的终身大事。

    阿襄,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年纪虽小,看不出以后能有什么出息,不过有个万户侯的阿翁和公主阿母,以后绝不会饿死穷死就是了;没才能不要紧,反正年纪还小,到时候找几个才华横溢之人悉心教导就行了,总之不会委屈宝贝女儿;身为男子,性子却有些软绵,不过配上自己那么有主见的小公主却是刚刚好。而皇姊为人极为识趣,定然不会向姑姑那样欺压儿媳,女儿出嫁后也不用担心在婆家受欺负。再加上,如果阿襄配阿元,皇姊肯定会助子夫,母后那里的“美人计”应该就可以消停一阵子了。只等子夫生下太子,就万事皆定。

    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刘彻决定把外甥阿襄作为女婿的第一人选。至于能否成就好事,就看他是否有出息。皇帝的爱女,岂可随便将就。

    至于去病,人倒是很不错,是个有前途的。不过女儿要真看上他,那可怎么办?列侯的爵位,可不是好挣的。汉兴数十年,除了开国时封了一批列侯,接下来几十年间,凭军功封侯的可是两只手都数得清了。

    一想到女儿可能会变成老姑娘,刘彻有些担心,对阿元问道:“那阿元是更喜欢去病,还是阿襄?”

    “去病哥哥不肯陪我玩,还是襄哥哥好。”歪着头想了想,小姑娘眼睛忽闪忽闪地回答。

    放下心来的刘彻决定和子夫好好商量一下,想办法巩固乖女儿的正确认识,直到顺利出嫁。

    一旁的平阳听了很是满意,看来平阳家和皇家的婚事看来是十拿九稳了,一切就只等子夫生下皇子。

    【很肥的一章,两天的字数加起来过八千了~~~

    翡翠这东西,印象中是在东汉才有的名号。《说文解字》关于翡翠的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