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清穿_第八十七章 紫禁城的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紫禁城的雪 (第1/2页)

    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不,以老四的子还在上躺了将近半个月。虽说体没有什么大碍,剩下的也就是调养什么的,但老四毕竟年纪不小,这一场大病怕是最少也让他少活两年。当然这样的话是没有人敢说出口的,大家也就是在心里嘀咕一下。只是有康熙这个例子在前面,雍正究竟能当几年皇帝谁也没有数,而知道况的我们却也是各有各的打算。人心隔肚皮,放人之心是绝对不能没有的,这是我在大清生活二十年最深刻的体会。

    好不容易等老四痊愈,宫中的乌云还没来得及消散,皇后那拉氏又病倒了。对于这样的形,我连叹气的**都没有了。最近几年真不是什么好年景,老十三,那拉氏,老四一个接一个。除了带着后宫嫔妃伺候着我还能说什么,命中注定的事不是我一个小小的穿越人士能够改变的。我所能做的除了等待还是只有等待,等待死亡降临到我头上的那一刻。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开始等待死亡。所以死人见多了,也就麻木了。我现在倒是有点理解2世纪的医生了,不能怪人家无,只是见多了容易走极端,所以医生不是特别有心就是特别冷血,而且他们的冷血不光是对别人,有时候也针对自己。人都是这样,别人的生死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事没有到自己头上总是轻巧的、大义凛然的。真到了自己头上,那才是真正的大事儿。比如说现在躲在假山后边说人长短地两位。

    “刘氏是什么东西,一个小小的贵人就敢独占皇上的宠”有点尖的声音应该是属于刚才给我请安地郭常在。她和谦贵人刘氏一起进的雍王府,开始是丫鬟。好像是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和刘氏一起被老四收进屋的。在雍王府时只是一个没有名份的通房丫鬟。雍正元年老四册封后宫地时候都没有她们,后来还是皇后看着不忍心,毕竟都是十几岁水葱一样鲜嫩的人儿。于是刘氏和她都封了常在,只是老四好像更喜欢刘氏。没有多久就晋升为谦贵人。而郭氏到现在也只是常在。虽然我不掌管后宫,也没有心思跟她们争宠,但我也知道刘氏、郭氏不和,闹得不可开交被皇后训斥地事。

    说起来也是奇闻,那拉氏多厉害的人物。即使当年李氏和年氏争宠争得差点上演全武行也不敢在那拉氏面前怎么样。反倒是现在。从雍王府搬到皇宫以后,那些低分位的常在、答应几乎天天去皇后面前闹。说实话我好奇那拉氏的目地。照理说她是不应该许她们闹的,皇后要真的想对付那一群常在答应什么的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老四一向是不管后宫的,皇后在后宫有着绝对的权利。可是那拉氏竟然容忍她们争,或者说是纵容她们争斗。结果很明显。胜利者是谦贵人刘氏,这几年老四看起来确实很喜欢她,走到哪都带着,翻牌子地次数也明显多于其他人。

    我不得不怀疑皇后地用心。虽然表面上谦贵人的靠山是裕嫔耿氏,可谁不知道耿氏地靠山是皇后呢?我甚至怀疑那拉氏想谋夺谦贵人刘氏生下的孩子。别人不知道我却清楚,刘氏后来地确为老四生下了一个儿子,那就是圆明园阿哥弘瞻。只是他出生的太晚。雍正十一年该走的都走了。没走的也快了。或许我这么想皇后那拉氏是不对的,因为她如果要孩子完全可以要弘历或者弘昼。在这里我要讲一件雍王府的往事。根据清廷的规矩孩子是不能由亲生母亲养的。所以当年弘历生下了是要交给那拉氏养的,而弘昼则交给李氏。因为我和耿氏都只是格格,也没有资格养孩子。

    当年弘历被带走以后我特别生气,那是钮祜禄氏拼了一切生下来的孩子,虽然我不待见他,可我答应过钮祜禄氏要好好待他。所以我找上康熙和老四,用上不少手段才让他们同意弘历四岁以前我亲自带。由于有我这个先例在前面,再加上李氏有弘时,所以弘昼和耿氏还是比一般的母子幸运。那拉氏看上了弘历,可是康熙没有像以前把弘历交给那拉氏。可能老四有透露一点什么也那拉氏,所以她一直对我和弘历很客气。没有孩子的嫡福晋位置是不稳的,皇后的境况就更惨,为了家族也好,为了她自己也好,皇后需要一个孩子。

    这其实都是被bī)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谦贵人是谁的人,可只要她不怀孕,我相信就没有人介意她,所以这几年老四宠刘氏各宫主位也没有人说什么。毕竟有些事是很早以前就注定了的,弘时,弘历,弘昼他们已经长大了。

    我蹲在假山里的凉处休息,却没有想到会听到八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