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风云_第三卷 逐鹿 第一百章 殉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 逐鹿 第一百章 殉道 (第2/2页)

  “不行!军情似火!尔等不是不知道,咱们城中只有六千兄弟,现在,恐怕所剩无几了,咱们拖不起啊!”

    于是,明军乘着夜‘色’出动了。虽说是海上,可这等行径如同劫营,人家陈泰岂能没有防范,‘混’战之下,人数处于劣势的明军非但没占到便宜,反而吃了不小的苦头。

    既然明军不能一鼓作气地冲破清军阻挡,战事就这样按照陈泰的预期拖了下去。清军和明军在水上如火如荼地苦战之时,舟山城中的刘世勋、张名扬早就心急如焚了。

    土围子已在前天全部失守了,现在的城中,算上轻伤者,能战之兵也不满四千了。但,这些还不是最要命的,张名扬发现,随着弹‘药’将尽这个消息的泄‘露’,军心浮动,士兵的身上再没有昂扬的斗志了。所谓疾风知劲草,谁也没料到,最先撑不住劲的竟是张名振的中军官金允彦。适夜,金允彦带领部下二百于人用大绳顺下城,出降了。紧接着,巡城主事邱元吉也降了。

    刘之源这些天,窝囊气可是受够了。不说别的,就为攻占这道土围子,自己连贴身卫队都派上去了,还是又被陈泰申斥了一顿。延误多‘日’,这能赖自己吗?没有攻城的工具,光凭这些野战的弓弩怎么行,这胜利全是靠人命生生堆出来的。准确的说,是自己这些在辽东就跟随满洲主子南征北战的汉八旗老兵的命堆出来的!

    总算老天开眼,这些南蛮子终于扛不住了。“如此一来,城中虚实尽在掌握了。”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刘之源亲自接见了前来投诚的两员明将。

    就在这等危急关头,守城主将刘世勋看着身边的副手张名扬,“幼安,这‘激’昂我军斗志之事,就拜托你了。”

    张名扬苦笑了一下,“多年旧‘交’,这时节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说罢,点了三百御林军,将两个降将的家小全部捆了来,就在城头上悉数斩首,并将首级传示四‘门’,一时间,城中各处欢声雷动,士气大涨。

    而另一边,接到城上抛下的爱子头颅,邱元吉大叫一声就昏了过去,刘之源只得重新攻城,自然只是徒增伤亡,又是无功而返了。

    不觉间围攻舟山城已到了第十天,被拖在后面的明军水师陆续赶了回来,眼看双方的战船数量越来越接近,陈泰再也坐不住了,亲自赶到了舟山城下。

    面对赶来见礼的刘之源,陈泰哼了一声,根本不与理睬。瞟见面红耳赤的刘之源跟了过来,陈泰压根看都不看他,“刘军‘门’辛苦了!烦劳军‘门’带着所部撤下去修整,站在一旁,也好看看我镶黄旗的军威!”

    陈泰也真是个人物,只是在战场上观察了一阵就有了计策,点手叫过镶黄旗梅勒额真栋阿赉,“带着你部三千骑兵,去将散落各处的死尸收集过来,就往东北角度城墙下堆!”

    “堆死尸?”

    “对!没看见这城墙不足两丈高,堆得和城墙一样高了,一定可以纵马冲上去。”

    “大帅!就凭这些明军的尸首,够用吗?”

    “蠢材!谁说只用明军的,咱们的当然也要用上!”

    “喳!”

    陈泰的计谋简单而又实用,就在刘之源目瞪口呆的功夫,当天下午,清军终于冲上了舟山城墙,很快就顺着马道冲了进来。

    看看身后被烈风鼓动得啪啪作响的大旗,刚才还觉得热血沸腾的心渐渐平静下来,陈泰环顾了一下左右,十几员战将都满眼渴望地瞅着自己,他不禁哼了一声,“算了,仗打到这份上,弟兄们也实在不容易,就成全了尔等。只是,不但不能留下活口,扫清一条街道,还要赶紧放火烧掉,夜长梦多的道理尔等要晓得!”

    于是,等到主将首肯,这些满洲兵士兴奋得嗷嗷直叫,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粉嘟嘟的汉家‘女’子的身体,白‘花’‘花’的银子,仿佛就堆在了眼前,最要紧的是城太小了,不抢在前头,说不定什么都没了,那还不活活把人急死啊!

    于是,这群急红了眼的清军,从死人堆上,从打开的城‘门’里,拼命冲了进去,象一股吞噬一切的洪流,任你如何的英武,都再也阻挡不了了。

    此时的相府后院的雪‘交’亭内,聚集着首辅大学士张肯堂和他的学生礼部主事苏兆人及大学士吴钟峦三个人,不多时,游击林志灿、林桂、张俊几个提着钢刀回来复命了。

    “都上路了?”

    林志灿单膝点地,哽咽着答道:“三位大人的家小悉数上路了!小的三人自感罪孽深重,唯有战死,以谢恩相了!”

    “甚好!你等带上我府的男丁,多杀几个鞑子吧!”

    “是!”说罢,几个人含泪躬身退了出去。

    三个人谁都没有说话,半晌,还是苏兆人站起身来,给张肯堂深施一礼,“学生先走一步了。”

    并口占一绝:“保发严夷夏,扶明一死生。孤忠惟自许,义重此身轻。”

    唱罢,即自刎于雪‘交’亭下。

    张肯堂且哭且拜,并在亭内写下遗卷:“老夫昔‘日’为抚,应死封疆,以唐王存亡未审,故不死,后知鲁王在,是亦高皇帝之孙,因事之。今更何徒?

    吾老矣,不及此时寻一干净地,一旦病故,有何面目见先帝,谢诸君于地下?唯念君恩未报徒长恨,自诩臣道无亏,一死而已,当死行在!”

    看着满树的梨‘花’,看着自溢于亭上的张肯堂,吴钟峦更是泣不成声,拾来积薪,藏于怀,抱孔子木主神位,举火**。并高歌道:“只为同志催程急,故遣临时火浣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