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风云_第三卷 逐鹿 第八十二章 无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 逐鹿 第八十二章 无名 (第2/2页)

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但战场上的所有人即使没有亲眼看见打斗的过程,也能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锡图库也知道,此役对士气打击极大,这不是死了多少人的问题,关键是几乎被全歼了。不久前还活蹦‘乱’跳的一大队人马,转眼间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了!锡图库知道,再想派人马出营,只能比这回派出的兵马多,否则,派谁出去,谁也不会情愿了!

    而对于明军,此战的胜利,不过是在左翼站稳了脚跟,但真正的军事价值也不大。谷口的地势还算开阔,但整整四天的时间,明军只是在消耗清军和自己的力量,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成绩。倒是得知山谷出口处的工事已然修好,锡图库趁夜从容撤退了。

    占领了空冷峡谷口之后,刘六并没有急于追击,实在是因为谷里分外狭窄,大部队不得展开,一旦两侧山峰出现敌军伏兵,到时想调头撤回来都难。于是,刘六小心翼翼地派遣部队爬上两侧的山峰,一座一座地慢慢往前推,足足用了两天的时间,明军才出现在西面谷口清军的屏障前,虽说是草草新建,但由于战场狭小,确实如锡图库所料,比原防地还要好守了。

    对于湘潭的敌我双方,清军人数上处于略势,济尔哈朗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死守待援,伊拜他们做到了,整整五天过去了,明军只是攻下了空冷峡的谷口,而清军还据守在空冷峡另一端的谷口处,刘六虽有小胜,但总的进展不大。

    对于明军,明磊给刘六的任务是十五天内攻下湘潭,如今总共十三天已经过去了,看来刘六铁定是不可能完成任务了。

    所以,即便在湘潭的攻防战中,刘六稳扎稳打,牢牢掌握住了主动权,但延误了时‘日’,战略上还是失败了。

    这里,并不是要说刘六点指挥有什么问题。按照战后一些人的说法,如果当初刘六的主攻方向选在湘江北岸,三‘日’内完全可以凭借人数的优势包围湘潭城。但实际问题在于,当初做决断时,明磊没有料到经验老到的清军会即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了两个新变化:一是清军在‘弄’明白阵地战绝非拥有火器优势的明军的对手后,开始尝试择战略要地、野外设防了;二是几次‘交’战,由于没有全歼清军,经过‘交’手的清军将领凭借丰富的经验已经意识到一味龟缩成一团同样是找死,开始尝试正面拦截、两翼突入敌纵深加以‘sao’扰的新战术。

    战场的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中,正是由于有了新变化,刘六这看似贻误时机的作战方法,才会变成是当时所能采用的最好方法。否则,真要急着包围湘潭城,放任上万骑兵游迤在自己身后,粮草还可就地解决一部分,但时刻也离不开的弹‘药’,又如何补济?对于明军来说,一旦没有了子弹,那才真叫找死呢!

    湘潭城外两军‘激’战正酣,但已经相对稳定下来。现在,整个战局的关键又回到攸县,看看这个弹丸小城到底还能撑多久?而此时,陈敬廷简直是度‘日’如年,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盼着刘六尽快攻克湘潭。

    平心而论,留在湖南一线的清军将领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江西谭泰及其手下,同样是与明军作战,锡图库、瑚沙等人已经开始尝试骑兵的‘精’妙运用,而勒克德浑,也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明军还有如此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畏惧夜战。

    道理很简单,清军夜间偷袭是靠弓箭远‘射’的,即使‘射’不中被敌军发现,敌人也只是估‘摸’一个大概方向而已。可明军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旦开枪‘射’击,甚至一里地以外都可以观察到枪口有明显的喷火轨迹。于是,夜间双方的一次对‘射’过后,明军还要猜测清军到底会在哪里,而人家早就瞄准刚才冒火的地方,准备一箭封喉了。

    勒克德浑的战术,就是这么简单实用。半夜,派一小队人马在远处‘弄’出什么声响,吸引明军开枪,然后提前潜伏在附近的清军矢放冷箭。这些‘精’心挑选的鞑子都是久经战阵的兵油子了,那箭法,二十几丈开外可以‘射’灭拇指粗细的香烛的火头,这些暴‘露’目标的明军,如何不成为人家的靶子?头一个晚上下来,北‘门’里就被突破了上百丈,挨了欺负的明军,没头没脑地对着失守的阵地倾xiele无数发的炮弹,天明后,经核查,发现收效甚微!

    经过三天的夜袭,明军的南‘门’也跟着失陷了。而且,最要命的是,明军根本没有找到什么好方法。处于无奈,仗着自己炮弹充足,陈敬廷下令,凡是阵地前发现异常,不要开枪,均招呼炮兵开炮。后来几个夜晚战线的相对稳定,可以说全是靠炮火换来的。于是乎,那几‘日’漆黑的深夜,震耳‘玉’聋的炮弹爆炸声经久不息,硝烟弥漫,火光四起,声势甚是惊人。可这种漫无目标的开炮,又能击中几个敌人呢?关键是,损耗得太快,没几天的功夫,‘弄’得沈旒云都坐不住了,硬下心肠下令不许轻易开炮。

    急得几个带兵的旅长亲自跑到师部来软磨硬泡,见沈旒云咬紧牙关就是不松口,没办法,各自领了大批子弹,悻悻地去了。

    于是,接下来的攸县城,一到夜晚就出了奇景,枪声虽不连成片,但绝对是彻夜不停。明军的士兵接到命令,凡是夜间职勤的,都要不停地放枪,而且为了自身安全,是打一枪必须换一个地方。一旦休息的部队听不到自己哨兵的枪声,这就说明清军‘摸’上来了,需要就地组织反击。

    如此拖延时‘日’,明军控制的阵地每天还是在缩小,苦熬苦盼着堪堪拖过了第十五天,望眼‘玉’穿的禁卫师将士却并没有见到清军有一丝一毫撤退的迹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