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逐鹿 第七十六章 猛将 (第2/2页)
寇,保证大军与攸县方向的畅通,不得有误!” 而此时,躲在攸县城的陈敬廷还不晓得,明磊三个师不回援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衡阳城。 “什么!粤军没有回兵?”济度还有些不能相信,不是说周明磊胆小怕死吗?他本人就在茶陵州,不回援,他就有被俘的危险,他真的敢吗? 但事实就是事实,济尔哈朗淡然地说道:“想耍无赖,无妨!他们远来,携带弹‘药’有限,我看就选湘潭城和他打一仗,就算失利,也要耗尽粤军的弹‘药’。到了那时,尔等只有南下衡阳一条路,先消灭了攸县之敌,腾出手来等着粤军南下,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所以,当勒克德浑领着右翼人马杀到攸县城下时,设伏的佟图赖也带着人马赶了过来。思量着兵力充足,就算将白尔赫图所部率领的左翼人马打发走,自己手下还是兵强马壮,足足多出粤军一倍有余,勒克德浑这才传令白尔赫图兵进茶陵州的。 勒克德浑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乌黑的容颜被野外风霜打磨得棱角分明,微微上翘的嘴角都显示着坚毅和威严。他是一线带兵的王爷中最年轻的一位,可以说少年得志,和那些少不更事的堂兄弟们站在一起,越发显出他的格格不入。在勒克德浑身上,还保留着入关前‘女’真人的那种淳朴和勇于用命,这当然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自打入关以来,先是跟着多尔衮大战一片石,后来又跟着多铎打下南京,后来就连博洛也撤回来了,单单因为他年纪最小,就生生留在富饶的江宁城了。 其实,京城的亲贵们谁不清楚,此时的江南,可不是什么富贵之乡,还算是前线重镇,它什么时候真正太平过? 用明磊的话来形容,“也就是因为勒克德浑这些年基本上都处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没有功夫、也没有条件象他的同龄人那样安逸、自在,非自然地远离了‘花’天酒地、以优戏为乐的太平‘日’子!
但随着军旅时间的‘日’益延长,习惯成了自然,即便消停些时‘日’,勒克德浑反倒不习惯了,索‘性’也不愿意回去了,还是这军营中待着舒坦啊! 四万多人马将小小的攸县城团团围住,勒克德浑却一点都不敢大意了。陈敬廷领着一大群军官就站在勒克德浑对面的城楼上,用手指着他的帅旗,不停着指点,俨然一副实战观摩课的架势。 的确,勒克德浑排出的战阵,确实让这些没见过什么阵仗的士官生们大开了眼睛,仿佛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世上还可以这么排兵布阵啊! 勒克德浑的布阵与其他满人的不同是,他把三排弩兵做为整个军阵的前锋排列在军阵的最前面,而且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排成横队,其中一排面朝后,明显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背后的袭击。 在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侧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视眈眈,用以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在它的前锋、后卫、两翼,和中间庞大的军阵主体之间,才是几个密集队形的骑兵。 细细数数,这个超过两万兵士,由数十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弓箭手、骑兵、步兵相互‘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陈敬廷告诉身边的学生们,“此阵乃是个囤居聚的阵势,当阵形象现在尔等所见这般没有展开的时候,坚若磐石;一旦展开,如万弧‘挺’刃。 这是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 “这不就是说,鞑子很看得起咱们吗?” “就是!其实鞑子远没有传说中的可怕,师座是没亲眼瞅见刚才西‘门’外的那一战,咱们就三百骑兵啊,竟挡下了他们一千多人,而且丝毫不落下风! 那才真正叫痛快呢!” 陈敬廷严厉地看了眼那个眉飞‘色’舞的小子,“记住了,越痛快的事,越不可能再次发生!人家是初次见面,没有看得起咱们,否则,就凭他们的强弓劲弩,三百人还没挨上,早就被‘射’死了。 这,没什么好炫耀的!” 正说着话,对面的勒克德浑也发现了城楼上的这些粤军,想到自己无奈之下斩杀了爱将,年轻的王爷不禁银牙咬在了一起。回头看看,红衣大炮还没有架好,勒克德浑一催坐骑,就冲了出来。 他身边的几十员将领们刚要大声阻拦,偷眼看看帅旗旁挑着的那彦成还在滴血的头颅,顿时没有一个敢开口说话了。 怎么也还有两箭之地,勒克德浑在飞驰的马背上,拉弓如满月,嗖的一箭就‘射’上了城楼。 其实说来容易,马在跑动中是上下跳动的,距离又是超远,勒克德浑的箭‘射’偏了算是正常,‘射’中了,才算邪‘门’了。 陈敬廷也瞅见一个甲胄光鲜的清将纵马而来,但距离尚远,并未在意,但就见其一抬手就掉转马头,正楞神的功夫,恶风扑面,嘣噔一声,一支镞长五寸、箭长三尺的粗杆大箭竟齐头钉进了陈敬廷身边的木柱之中,箭杆还徒自晃个不停。 众人大惊,唯有陈敬廷面不改‘色’地注视着那员清将远去,伸右手‘抽’出短刀,轻巧地将这支箭起了下来。 陈敬廷将这支箭拿在手中,从箭镞捋到箭尾,感情复杂地说道:“尔等看看这支箭,这就是他们鞑子赖以成名的透甲锥! 一旦‘射’中,必定‘洞’穿,近距离,‘洞’穿两人还有余力。能这么远还能有此威力的,想必就是勒克德浑本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