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逐鹿 第三十九章 接近 (第3/3页)
但在这片树林里,依旧漆黑一片,看不大清楚。士兵们只能猫着腰,一手提枪一手攥着前面战友的背囊‘摸’索着向前走。
明磊小心地走了一个时辰,终于顺着山沟‘摸’了出来,看清了眼前的一切。不觉间已经能看到远处的河滩,一条光亮的大江一下横在了面前。 等明磊他们来到河滩,这里已经聚集了不下万人,都按照团的编制列成方阵,悉数都蹲在沙滩上,等待着对岸船只得到来。 趁着这个功夫,明磊环顾了一下四周的景象:能见度有一、二十米远,能看到沙滩上还有些茅草和低矮的植物,赣江在眼前黑乎乎的流着,那水流声让人觉得特别大,几乎掩盖了这上万人马的全部声响,还有部队陆续赶来,就象一条条黑‘色’的蟒蛇从山林中游出,缓慢地滑向河滩。 一盏茶的功夫,上百条硕大的竹筏慢慢从对岸划了过来。 “弟兄们!过了此江,恶战将至,决定成败的时刻到了!是英雄、是狗熊,过了今晚上就要见分晓了!千万记住,家乡的父老乡亲还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呢!” 明磊只能猜到傍边这是二师的队伍,但此人虽然尽量保持着语气的‘激’昂,但压低了的嗓‘门’,实在听不出是谁。于是,明磊捅了一下形影不离的许忠,“听听,人家说得多好,你也说上两句,别让人家比下去!” “大帅!您没听过,咬人的狗不叫听他咧咧呢!” 说着,许忠离开明磊,走到几个营长跟前,“传令!检查武器!子弹上膛! 按照部队编号,从左到右数,一到九按尾数登船,出发!” 战士们按照平‘日’演练的的队形纷纷散开,各自向江边跑去。 看到不少人登上竹筏,还是半蹲的姿势,同时将手中的步枪举起,瞄向前方的黑暗。这也太戏剧化了,明磊嘀咕着,吩咐道:“告诉兄弟们,不要紧张!还没有敌情呢!” 江水有些急,虽然知道登陆点在下游,但为了保证竹筏的正确方向,竹筏两侧的战士拼命的用力划水来克服这快速的水流。 明磊不觉也紧张起来,“登陆点在哪?” “大帅请往右看,下游左前方的亮点就是我们的登陆点!那边有咱们的人在接应!” 竹筏到了河心有明显的被水流冲击的感觉,船加速向下游飘去,明磊看看怀表,足足四十分钟,竹筏才在登陆点下方十几丈外靠了岸。 总算顺利,没有遇到一点‘波’折和麻烦。想着,明磊跳下了竹筏。真奇怪!当明磊脚一落地的刹那,一种奇特的感觉迅速曼延了他的全身。 那种感觉真是奇怪,那是一种明显地感觉到不塌实,让你感觉到危险就在眼前的恐惧。从此,就算跳进了十万清军的中心地带,也不知能不能瞒过谭泰的耳目,算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随他去吧! 闭着眼深深吸了口气,瞅见一旁的参谋们都看着自己,明磊平静地一笑,“时间拖得越长,划船的士兵体力下降得就越多。传令,登陆点还要向北偏移!” 说完,明磊又向对岸张望了一阵,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到黑黑的山影。 明磊的全军躲在赣江两岸的山岭中,整整用了三天才完成了偷渡和重新集结。好在此时的南昌府周围没有人烟,大军所过的村庄更是一片死寂。就这样,明磊他们顺利地向西北方向的德安山区急进而去。 是沈一恒的陆军第三师作为明磊的前军,自打偷渡赣江起,干得就全是苦差事。当他们偷偷‘摸’‘摸’地翻越博阳山后,于九月二十八‘日’接近了德安城。德安也算座古城了,始见于南宋,洪武年间再次扩建,城垣三面依山,西‘门’外虽是一片开阔的平原,但此‘门’却建有高耸的翁成,和可以容纳千人的藏兵‘洞’,正因为如此,谭泰放心大胆地选择此城做为自己的屯粮之所。而守卫此城的是满洲正红旗固山额真觉善率领的本旗七千‘精’兵。 谭泰将守粮草的重任‘交’给觉善,这可是多尔衮的命令。远在崇德年间的松山之战,洪承畴手下四路明军的夜出劫营,连闯九座大营,连皇太极差点都被‘射’死,觉善楞是以三千勇士顶住明军的疯狂猛攻,稳稳守住了东路大营,从此一战成名。再加上手下的这支正红旗人马,也是多尔衮特意为觉善挑选的以防守见长的部队。 风水轮流转,运气有时也确实不能总在明磊这边啊。和吉安府相反,费劲扒拉的沈一恒的部队刚刚从博阳山的西面‘摸’下来就出现了意外。 走在最前面负责侦察的是第三陆军师第八旅第零二三团第零六八营二零四连,中尉连长韩双有带着本队的这一百来人成扇子面在浓密的灌木丛中搜索前进。突然,一排发现左侧不远处的草丛中发出奇怪地抖动声。 一排长一面示意大家禁声,一面示意上刺刀。二班、三班熟练地从两侧包围过去,自己则带着一班的十来个人猫腰悄悄接近过去。 突然间,草丛中发出一声大喊,“快跑!”一下站起四五十各青壮汉子,一看就是附近的穷苦百姓,这些汉子大叫着四下里跑开了。 “别开枪!” 其实连长的这声吼,在‘乱’‘乱’哄哄中哪能让远处的一排听见,但一见不是清军,谁又敢开枪伤人呢?于是,两侧的战士只是用明晃晃的刺刀威吓一下,最厉害的不过是来上一枪托,很快,大部分被制服了,但还是有少数人跑远了。 韩双有一面命令三排赶快去追回来,一面让二排迅速去接管这些俘虏。一排长没有理会那些蹲在地上的汉子们,继续领着人向草丛深处搜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