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风云_第三卷 逐鹿 第三十四章 灵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逐鹿 第三十四章 灵犀 (第2/3页)

夹击,何愁粤军不破啊?”

    说着说着,阿济格尼堪对自己的见解也很是满意,不禁扬起来下巴,向下撇了一眼,见济尔哈朗也捻髯点头,顿觉热血沸腾,仿佛已经看到赣州城下明军的累累尸骨。

    佟图赖皱着眉头,双眼死盯着地图上的赣州发呆,半天,才怀疑地嘟囔道:“要是周明磊放弃赣州,绕道直接杀奔南昌呢?”

    阿济格尼堪的窄眼不禁瞪得老大,“这可能吗?赣州距离南昌有一千一百八十里,千里袭远,他周明磊就不怕李兰池掐断他的补济线吗?没有粮草供给,恐怕还没走到南昌,饿都饿死了!还妄想什么解围?”

    见佟图赖还有些犹豫,济尔哈朗清了清嗓子,终于开口了,“尼堪的话很有道理!图赖啊!就算那个周明磊再厉害,还比得了袁崇焕、洪承畴?你想得未免太过了!”

    “可,用兵最忌一个贪字!他谭泰一天行军二百里,‘弄’得底下怨声载道的,克敌之心太切了!万一被贼人所利用,后果难料啊!还不如将贼军的主力都吸引来湖南,等谭泰得胜来汇合,似乎更稳妥些!”

    济尔哈朗对佟图赖的迟钝有些不耐烦了,皱眉斥道:“你也不是不知道这个扬古利从弟的为人?趋炎附势,贪赃枉法!想想没有扳倒他反而窝屈而死的费英东家的图赖,叫他吃些苦头也没什么不好!”

    一想到曾是自己上司的那个梗直厚到的图赖,被多尔衮夺了军权,郁郁而终,佟图赖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阿济格尼堪说的确实很有见地,换作自己,也不敢舍弃赣州而直取南昌,但多年战场的厮杀磨练出来的直觉,还是让自己赶到阵阵地不安。抬头看了一眼那个地图上的被称作赣州的那个小红圈,再扭脸看看自己的这个娘家舅舅,几次想张嘴,还是终于咽了回去!

    得知谭泰兵进南昌的消息以后,长沙城里很是慌‘乱’了一阵,但眼看天一天比一天热起来了,金声恒和南昌城外的清军已经第九次大战了,来长沙求救的使者也来了三拨了,大家也早就习惯了。倒是作为清军主力的济尔哈朗军,实在让人瞅不明白。都五月下旬了,前锋才刚刚抵达岳州,这回竟又有消息传来,说郑亲王要在岳州附近牧马,看来,不到秋天,他是不会进军长沙的了。

    而明磊也在长沙按兵不动,并象躲债似的躲着堵胤锡和张同敞,生怕他们在自己眼前声嘶力竭地说什么火速救援江西的话。

    明磊不发兵,实在有他的苦处。粤军主要以火器取胜,但一旦遇到江南的这种梅雨季节,不管是燧发枪还是迫击炮,点火率均不足六成。这还是陈衍跋发明的纸制子弹定装以后的成绩,要是换做在‘潮’州的当年,点火率连四成都不到。但明磊大战每每选在冬季的苦衷,又怎敢轻易透‘露’给外人呢?

    而且这次清军的进攻,也绝非往‘日’可比,‘精’锐尽出,分左中右三路,可以说,这是继多铎、阿济格南征之后,多尔衮对南明发起的第二次总攻。知道对手动了真格的,敌强我弱,明磊每走一步,越发小心谨慎了。

    由于陈衍跹主持的已经更名为的报纸,也跟着明磊渗透到了长沙城,而明磊对自家的报纸基本没有什么新闻审察。于是,为了增加销量,这期的竟出了专刊,详细地介绍了清朝三路大军的情况,甚至连各路主将、为首的大将都一一做了详尽的分析。

    清军的右路,领军主将是靖南将军,礼部‘侍’郎陈泰,率领着镶黄旗梅勒章京董阿赖、刑部‘侍’郎李延龄以及李率泰、济席哈、祖泽远诸将统兵南下福建,配合浙闽总督陈锦来剿灭鲁王朱以海。这个陈泰是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的长子,兵部尚书阿哈尼堪的表哥,也算是‘女’真第三代中拔尖的人物了。

    中路为征南大将军,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谭泰,同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何洛会在安庆府同驻防江南的固山额真朱马喇、江南提督马国柱汇合,近六万满‘蒙’汉联军在南昌与金声恒部‘激’战。

    左路的济尔哈朗身为此次南征的主帅,加上勒克德浑的人马,军队更是超过七万。

    大敌当前,别说长沙城里普通的百姓,就是李赤心、高必正也胆战心惊啊!别的各镇兵马和忠贞营不一样,别看人家人少,但都是一水的壮年男子,不怕打败仗,大不了甩开两脚各自逃命去吧。

    而忠贞营虽然号称十五六万人马,但十万以上都是老弱‘妇’孺,主要是全军将士的家眷和历次大战的伤残弟兄,真正能作战的不过五万兵士,这还包含了新进收编的马进忠的一万多人马。

    所以,忠贞营一旦行军打仗,就如同一颗彗星一样,别看星星本身不大,却有一条长长的尾巴。不是李赤心不知道自己的弱点,但都是跟随闯王征战十几年的老弟兄了,那些残废的,好不容易从战场上捡了条命回来,再被自己人扔下等死,实在太伤人心了,今后谁还肯卖命杀敌啊?而那些有了儿‘女’的,更不肯扔下妻儿独自逃命了。

    李赤心心里明白得很,随着时间的推移,忠贞营的包袱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会将他们压垮。但他实在搞不明白,闯王当年就是这样带兵的,却是屡战屡胜;自己也是如此带兵,怎么却是屡战屡败呢。

    要说是没有落脚点的缘故吧?当年在湖北的时候,何腾蛟划给自己十几个州县,可连年战‘乱’,地方实在太穷了,粮饷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再加上和清军几次‘交’锋都不顺手,眼看着善战的老兄弟越来越少,留下的孤儿寡母越来越多,张鼐、田见绣几个人实在看不到希望,竟要带上人马去降清廷。

    好在勒克德浑手黑,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