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逐鹿 第三十一章 伏jianian (第1/3页)
第三十一章伏‘jianian’ 郝摇旗最早原是高闯王的爱将,后来高闯王战死了,手下的大将李自成凭着自己的老婆高氏是高闯王亲侄‘女’的优势,被推举为新任闯王。论理,郝摇旗是李自成手下资历最老的老人了,但他土匪习气太重,屡犯军纪,甚至在李自成最困难的时候还拉上队伍出走了。虽说后来又回来的,但在众人眼里,分明是‘混’不下去了才回头的,连好马都不如。所以,别看郝永忠仗没少打,苦没少受,别说李自成从来不拿他当心腹看,就是李锦、高一功、刘宗敏等各营的主将和副将们也大多看不起他。 本来出于各种原因,从打一开始明磊对他也是青睐有加的。而且明磊也算这个时代数得着的主帅了,但结果=呢,郝永忠非但没顺势成为心腹,甚至自己就把自己给放逐了。二十年前由一个流寇起家,二十年后,又恢复到一个流寇,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这不能不说,人的命运还真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 郝永忠可没有这样的觉悟,他的心里大半还在为白拣了几年也‘花’不完的粮、饷高兴呢,只有少半才为即将而来的处置发愁。听说徐云持只带了不到百人的卫队前来,郝永忠心里的石头算是落地了! 一旁的副将很是不解,“依末将看,徐总参谋长前来,必会处分军‘门’,军‘门’怎么还是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啊?” “猴崽子的,你以为老子不怕死啊?再有还怕将这些好东西从嘴里吐出去来呢?如今,督师大人没有亲来,看来是没有动杀心;徐云持只是带了个把人前来,叫你说,这许多的钱财也是这点人手说带走就能带走的?如此一来,你家爷爷我能不高兴吗?” 徐云持到了武冈城下,但见城‘门’大开,几百名身穿玄铁重甲的骑兵在跟前呈雁翅行分列两旁,闪出一杆杏黄‘色’大旗,郝永忠大大咧咧地带着十几员副将、游击催马走了过来。 徐云持一脸严肃地盯着笑嘻嘻的郝永忠,“怎么?侯爷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摆这个阵势是要给本官一个下马威吗?” “哪能呢?云持远道而来,我这不是列队欢迎,以示隆重吗?” 徐云持不耐烦地打断郝永忠的话,“行了!你一个大老粗,拽什么文?早告诉你,我这是‘私’会,搞出这等动静,不就是想让世人皆知吗?怎么,以为我一介书生还会当场格杀你不成?” 郝永忠被徐云持抢白得面红耳赤,也不好发作,干笑了几声,伸手请徐云持进城。别看徐云持一见郝永忠,态度强硬,这不过是强装出来的,只为了试探郝永忠对明磊的忠心到底还剩下多少,实则一颗心早提到了嗓子眼儿了。只是见到有名的刺头郝永忠柔顺地将自己的不逊都生受了,并且下榻的只是武冈知府衙‘门’,这颗提着的心才算放下来。 徐云持跟着明磊在武冈城盘桓过几‘日’,知道这里首屈一指的是原本刘承胤的宅子,整整占去两条大街,连正‘门’前摆放的都是少见的六尺多高的墨‘玉’‘色’石狮。后来陈友龙杀了刘承胤的全家,那宅子便换做姓陈了。 跟着郝永忠来到知府衙‘门’后堂清幽的书房落座,见各‘色’书籍和原有的公文都胡‘乱’地堆在地上,书案上七八册账本却是打开着,徐云持不觉又出言讥讽道:“怎么?是不是银子多得数都数不完了,转‘性’要当帐房先生了?” “看您说的!哪能啊?”郝永忠还是陪着笑,一点都不动气。 徐云持点点头,“虽说你抢了陈友龙的队伍、粮饷,看来并没有袭扰陈友龙的家眷,总算没把事情做绝,给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而且,没有搬进万岁的行宫,也算是恪守人臣之道,难得啊!” 郝永忠见徐云持的话锋变软,赶紧抢着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都讲了出来,还作出一幅痛心疾首的模样,仿佛真是被何腾蛟给‘迷’‘惑’了。但徐云持就势提到了什么军士啊,粮饷啊,这些敏感的问题,郝永忠都滴水不漏地给挡了回去。要是明磊亲来,就能看见郝永忠的真正嘴脸,哪里有无产阶级的质朴啊,活脱脱的一副流氓无赖相! 当听到明磊决心处决何腾蛟时,郝永忠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子,要是何腾蛟真的遭诛,自己又该当何罪呢,不禁头上冒了汗。 徐云持看得真真的,就算郝永忠还是有些留恋明磊的,但除非将全身的骨头‘抽’出来好好涮涮,否则早晚还是毁在这副脾气秉‘性’上。但此时,只能好言宽慰了。 “侯爷,您也清楚朝廷对您的态度。现在何腾蛟既然会被处死,怎么能看着你独活?所以,督师的意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您必须先出去躲一躲,过个一年半载的,立下大功再回来,到时候将功补过,也就可以大事话小了。” 郝永忠无奈地点点头,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见他首肯了,徐云持这才将明磊的密信送上,更加和缓地说道:“放心,此去湖北,督师的人还会时刻与你联系的。粮饷、兵器有什么短缺,只管开口,一定会尽力满足你的。督师还特别‘交’待:军‘门’不是断了线的风筝,不管走多远,家里还是惦记你的。” 于是,在郝永忠从武冈撤军的第三天,明磊带着全军杀了回来。留下陈友龙和家人团聚,并带着他仅剩的五千兵马在武冈休整不提,明磊和徐云持领着第九旅‘日’夜兼程赶回了永州。 何腾蛟围攻永州的中军设在离城五十里外的李家集,这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座落在湘江边扼守官道的半山丘陵上,全村人半是打鱼、半是种粮为生,由于‘交’通便利,是方圆百里隔月赶集的所在,‘日’子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