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风云_第二十九章 无后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无后 (上) (第2/2页)

后的顺治才从新启用了洪承畴。)

    不要小看这个勒克德浑,清代传承下来的八大世袭罔替的********中,礼、郑、睿、豫、庄、肃六个是亲王,只有顺承、克勤两个是郡王。

    最早的顺承郡王是阿达礼,(是代善三子萨哈林的长子),而顺承郡王的受封世袭罔替,可跟多罗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不一样,绝非拜身为诸王之首的玛法(满语爷爷)代善所赐,相反,和代善却是反目成仇的!

    那是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然病死于宫中,由于,他在此前没有明确的指定继承人,满洲高层立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然而,很快就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权力中心。

    一个是由两白旗和镶红旗极力拥戴的睿亲王多尔衮,这个阵营中有多罗豫郡王多铎、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顺承郡王阿达礼、固山贝子硕托等。

    另一个是两黄旗和正蓝旗极力拥戴的肃亲王豪格,这个阵营中有额亦都家族(图尔格、遏必隆兄弟)、费英东家族(图赖、鳌拜)、扬古利家族(谭泰)、索尼、拜音图、何洛会、塔瞻等人。

    两边的实力几乎不相上下,而关键的是能否争取到最大的中间利益派礼亲王代善(两红旗,实际只管正红旗)、郑亲王济尔哈朗(镶蓝旗)。

    而代善实际上是要支持豪格的,但支持多尔衮的固山贝子硕托的两个哥哥岳托和萨哈璘已经过世,在两红旗中,硕托的威信仅次于代善,既然硕托表了态,年老的代善自然不好轻举妄动地公开唱反调了。

    福临即立,多尔衮确实是从满洲大局出发,成功避免了一场内讧。可是忠心耿耿的硕托伯侄却对多尔衮的谦让大为不满,准备发动兵谏。应该大书特书的是,他们竟是被身为父亲、爷爷的代善告发,这件事后来史家一直争论不休,成为清初又一大疑案。结局当然是硕托、阿达礼被处死,家产罚没。

    多尔衮当时杀掉这两个人实在是身不由己,并对此负疚终生。于是,将硕托的幼子接入宫内由他亲自抚养。而阿达礼无子,多尔衮做主让阿达礼的弟弟勒克德浑承接爵位,并在世袭的后面重重地加上了罔替二字!

    多尔衮刚刚打发走了勒克德浑,还没有喘过起来,谭泰又窜出来请战了。多尔衮原本是想等济尔哈朗去湖南有个一年半载地再派谭泰领兵的,但江西意外的谋反了,既然谭泰象一个巴图鲁似的愿意挑起独当一面的重任,那,是福是祸就全是他自己的造化了。但为了谨慎起见,多尔衮还是给他多多加派了帮手。

    三月十五日,摄政王多尔衮下明诏,派遣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何洛会、降将刘良佐带领满、汉、蒙兵马从北京赶赴江西,剿杀金声桓、王得仁。同时,命固山额真朱马喇、江南提督马国柱领兵由江宁(南京)溯江而上,在安庆府同谭泰军会合。

    早在顺治四年二月,济尔哈朗就因为府第逾制,被罚银二千,罢免了辅政之权。今年正月一过,贝子屯齐、尚善、屯齐喀等又向朝廷递本章,告发济尔哈朗等人在太宗初丧之时,不举发两黄旗大臣谋立肃亲王豪格的谋逆。

    “这话说出来都让人笑话,都是经过此事的,怎么能睁眼说胡话呢?不行!我要去好好教训一顿这几个臭小子!”济尔哈朗的次子济度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黑黑的一张长满络腮胡子的方脸,浓眉大眼,很是威武。如今听到这个消息,拧着眉头高声大叫,甚是吓人。

    “你个畜生!”端然稳坐的济尔哈朗一拍身边的几案,茶碗从桌上跳了起来又落下,哗啦一声,摔成了三瓣。

    济度一见父亲发火了,赶紧规规矩矩地跪在他的面前,任凭从案几上流下来的茶水打湿了衣襟,一动都不敢动。

    “可惜你哥哥死的早,怎么就留下你这么个不长进的畜生!和你讲过多少次了,这朝局之事,怎能象你上马抡刀那样意气用事呢?

    长脑子也不好好想想!用你说,明眼人谁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放心,为父死不了,顶多降爵,只可惜你那表哥豪格,多英武的一个人啊!怎么就碰上比他更是英雄的多尔衮了?”

    留下毛躁的济度闭门思过,济尔哈朗稳稳当当地来到宗仁府议事大厅,和亲贵、大臣们当堂对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