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定边 (上) (第2/2页)
无策了。这几个人里,以赵印选官最大,张天佑便派人将赵印选、胡一青请过来。看到缺胳膊、少腿的清军也拿着大刀、长矛和自己怒目而视,赵印选笑了。“督师还在前方血战,张老弟还是和老胡各领人马前去攻打耿仲明的后军吧!这里不就几千残废吗?本镇自会料理的!” “可!军门,督师有严令,要善待俘虏的!您可别……” 赵印选不耐烦地抬手打断了张天佑的话,“知道了!军情紧急,在这等小事上还扯什么?速去吧!” 于是,张天佑只得领命,和胡一青各领四千五百军士去掩杀耿仲明的后军,留下赵印选带着一千士卒救助伤员,清理战场。 胡一青毕竟戎马十几年来,还算有些经验。半道上,胡一青犹豫了半天,还是对张天佑说:“论理,我是罪臣,原不当讲,但还是斗胆想请将军示下!” 张天佑也不是傻子,赶紧客气道:“看老哥说的,千万别这么说,您是存心要折杀死小弟了。有什么,就直讲,没有小弟不从命的!” 张天佑的话,让胡一青心里暖烘烘的,胆气也就壮了,“我寻思,孔有德虽退走,必使人知会耿仲明。料想耿仲明必会撤军,他手里还应该最少有几千铁骑,而咱们清一色的步兵。如此赶过去,弄不好会迎面碰上。 那些鞑子,决不会给咱们就地结阵的功夫,单是放马一冲,咱们多半就会溃败的。”说着说着,胡一青偷眼一看,张天佑满脸的不以为然,赶紧改口道:“当然了!全是因为老哥我的队伍平日疏于训练,才会如此不济!便以己度人了。凭张将军少年英武,手下骁勇善战,定能击退清军。在下实在有些杞人忧天,让老弟见笑了!”
张天佑想了想,越琢磨越觉得胡一青说得在理,就算自己赌气硬冲,伤亡也会很大的。明磊就常说,能智取千万别力擒!于是,连忙躬身道:“还是老哥哥知兵啊!我年纪轻,但是个直肠子,还请老哥有什么就说什么吧!” 胡一青很高兴,难得明磊的心腹如此的知情达意,也罢,谁叫自己怕了明磊呢?一来将来传到明磊耳朵里,也算间接讨好了;二来,现在卖个人情给这个小子,总有收利息的时候不是?要是换作平日,老子还乐得看着你送死去呢! “依我之见,咱们也不必远去,就在附近要道寻个地形好的山头把守住。只要能阻挡住清军一阵子,就是大功一件了。” 张天佑听着觉得有理,于是两个人就领军在离松山四里远的官道旁边的山坡上摆好圆阵,便就地休息了。 此时夕阳西下,在明磊大军队压迫下,耿仲明和金励已经厮杀得盔歪甲斜,节节败退,眼巴巴地正等着孔有德的大军回援。突然间,孔择恩带来的竟是如此噩浩,两个人面面相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没什么可说的了,耿仲明扭脸看着金励道:“固山的兵马所剩不多了,请先走一步。本王掩护。”于是,传令趁着明磊的大军还没有办法合围他们,仗着骑兵的凶猛,再冲杀一次。 金励是正经八百的旗人,多尔衮派他来,多少带有点监视孔有德等汉人的意思,所以,金励在军中一直觉得高人一等,见耿仲明如此安排,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危难关头,当然要先紧着满人呗,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于是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就整顿队伍,趁着天黑率先向兴安撤退了。 耿仲明身边的孔择恩很是有些看不过去,“王爷,他一个小小的固山额真,怎么就如此不通礼数。他也就是个十五爷(指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镶白旗旗主多铎)的包衣,王爷替他殿后,怎么也要谦让一下啊!” 耿仲明摆摆手,特意大声说:“危难之际,提这些做什么?怎么也要对得起十五爷啊!” 孔择恩哪里晓得耿仲明的心思,孔有德多精明的一个人啊,尚中了周明磊的埋伏,现在想突围,前面怎么会没有埋伏呢?安排金励走前面,耿仲明根本就是找个趟道的,但表面文章却万万马虎不得,这个金励算是交待了,孔有德好说,可自己回北京是要见多尔衮和多铎的,怎么也要将损将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的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