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血战 (上) (第2/2页)
兵和骑兵两股,步兵只是远远地配合骑兵的出动和明军对射弓箭;而骑兵则是专向小股的敌人冲杀,忽东忽西,忽分忽合。这时,明军战术生疏,(因为平时一年也训练不了二十回),弱点顿时暴露无疑,在快速骑兵面前速手无策!尚可喜采用这样的战术,竟把战场上的主动权稳稳地抓在手里,不断地杀伤和疲劳敌人,打乱敌人的队伍,而不再想着杀敌擒王这类的梦想了。 孔有德早已到达松山的西南角,他不慌不忙地先将炮车、辎重和伤员隐蔽在一处靠近灵渠的山洼,并留下三千步兵结成圆阵,守卫在那里。自己带着一千步兵,五千骑兵则冲上官道,来到尚可喜身后不足半里的地方。 孔有德坐在马上,象一块磐石般静静地矗立在局外,观察着战场的细微变化。这时,从南边七、八里以外的地方已经隐隐传来密集的炮声和喊杀声、战鼓声。早有斥候禀告他,亲眼看见了那个周明磊的帅旗。孔有德知道,这个后生竟带着近两万的骑兵,超过三万的步兵恶狠狠地扑了过来。要不是耿仲明据险死守,根本拖不到现在,自己这爬行一般的中军早被明军截下来了。 真想亲自会会这个后生啊!但孔有德不能!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杀,大军形势危及,一切都等着自己定夺呢! 孔有德想想都觉得好笑,还指望在这里设伏,让松山成为明军的葬身之地呢!到头来,让这个小后生周明磊棋先一招了!但孔有德也没什么好畏惧的,只要王牌在手,战场的主动权当然还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现在自己手中的王牌不是红衣大炮了,而是这过万的骑兵。这些骑兵不是当年的关宁铁骑,就是女真的精锐,在江南可以说傲视群雄,无人能敌!
孔有德现在的苦恼,是选择的苦恼!他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金励的四千骑兵已经增援耿仲明了,现在,自己的这五千骑兵如果增援尚可喜,尚可喜必胜;而增援耿仲明,耿仲明也完全有把握顶住明军的进攻。但到底增援谁更好一些呢?孔有德犹豫了。 孔有德侧起耳朵听了一阵,后面明军的火炮声和火枪声越发密集了,就算将眼前的明军围歼,后面的明军还会阴魂不散地跟上来,前面是开阔的丘陵地带,这些明军不仅从正面,还会从侧翼袭击自己,实在太危险了。 而眼前这支明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指挥不够灵活,部队也不齐心(原因是这股人马有一半原是赵印选的、还有一半是胡一青的)。眼下尚可喜就已经牢牢抓住了主动权,再说,还有自己的四千步兵呢!相信凭着尚可喜和自己的力量把他们击溃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于是,孔有德下定决心,将手下的这五千决定命运的骑兵迅速投向后方了。但胜负也就在这个时候决定了! 如果孔有德先将当面的胡一青他们打垮,在反手回援耿仲明,就是两万五千对五万的局面,也许双方旗鼓相当,会各自收兵的,最少明磊也会是惨胜的。 但经过桂林城下一战,在已经见识了这支明军的战斗力以后,你不能说孔有德担心万一前面没有解决,后面就打败,是杞人忧天!一句话,只要有实力,就会被对手尊重,使得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当孔有德的骑兵离开时,这个老头突然有些心绪不宁。老头子很迷信的,觉得还是早点结束战斗的为好,一点手,就将本部的一千步兵也投入了战斗,并下令道:“传令步兵刘统领,不必再照管伤兵了,将三千步兵带上来,听本王调遣!” 战斗打到这个胶着的程度,任何一点力量的投入都会改变胜负的天平。随着清军一千生力军的加入,胡一青的部队开始呈现败相了。明军人数虽然占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士气慢慢萎靡下来,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老老实实龟缩防守结成圆阵,再无力进攻了! 此时。尚可喜终于发现,明军的一面最不起眼的丈二红旗赫然位于圆阵的正中,上面三个大字“胡一青”;周围无论丈六、还是丈四的旗子都众星捧月般环绕着它,听它的调遣。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卑鄙小人!怪不得找不见呢,竟耍如此不堪的手段!直气得尚可喜咬碎了钢牙,立刻传令:“集中全部骑兵,给我冲!” 很快就凑出了一千三百多的人马,并由尚可喜的中军官亲自率领,悄悄地绕到明军圆阵的左侧,突然高速冲过官道,象一把利剑一样从左翼撕开一个口子,立时就要直取圆阵中间的那面红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