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临兵 (上) (第2/2页)
,通过清军密探的能量,骗明磊相信李成栋和佟养甲也已经闹得水火不容了,所以,进攻潮州的只有李成栋一支人马。 而且,密探们还传回消息,粤军斥候的监视范围不超过百里,这样,只要佟养甲军离李成栋军保持百里以上的距离,李成栋再故意于设伏地点百里外的饶平耽搁几日,就可以确保佟养甲带人马大大方方地潜入设伏。等着李成栋诈败将粤军引入伏击圈,就可以稳稳当当地聚而歼之了。 李成栋的大军由于要掩护佟养甲的秘密行军,出了分水关进入广东界以后走得很急,部队到达饶平以后,发现这只是一座空城,明磊的人早就组织全城的百姓撤到潮州城去了。虽然没有粮草寄养的补充,也没有屠城的可能,但李成栋还是盘恒了四天,才继续向韩江边杀来。 明磊早早领着大军就来到韩江的北岸扎营,决心仗着人多,一举吃掉李成栋的一万人马。十二月二十六日夜,明磊得到斥候的禀报,李成栋在五十里外扎营了。可看着不象只有一万多人。 明磊笑了,“李诃子狡诈,多半是疑兵之计,不用搭理他。”并传令,四更开饭,五更出发,在十里外的青云岗布阵迎敌。 永历元年(1646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清军和明军在潮州城终于在东北四十里外的青云岗展开了几万人规模的大会战。 时值干燥寒冷的冬季,再有几天就是新年了,在明磊大军的中央,是一座高坡,炮兵团的阵地就设在这里。而高地前所展现的是一片辽阔平坦的丘陵地带,从福建而来的官道就从这些丘陵中间斜插了过来。四周是浓密的矮灌木丛,由于天刚刚亮,还只是些模糊的墨绿色,看不大清楚。 太阳升起来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周围的景致仿佛涂了一层清油漆,都已能尽收眼底了。从脚底下望过去,高坡的两侧正川流不息地经过着明磊粤军的一股股部队。而远处的景致也清晰可辨了起来,甚至可以看见身后最远处的韩江上的船舶和孤岛,可以看见一片榕树林覆盖的陡峭的韩江南岸和那神秘远方的碧绿的山峰和蔚蓝色的隘口,可以看见突露在远处的敌军骑兵的侦察分队。
明磊借助天时地利,将左右两翼也分别布置在高坡之上。左边是陆军第一旅的第一团和第二团,第三团则埋伏在山坡后面东侧的一条被灌木丛遮盖了的河沟里,由于是冬季,河沟里并没有水,早就从陈课手下调过来的李子平团长领着手下就趴在里面,一动都不敢动。右面的形势和左翼一样,也是陆军第二旅的两个团在山坡上,一个团埋伏在山下。 明磊和刘六领着骑兵师的两个旅居中,身后就是炮兵团的高坡。再后面,是陈慎领着陆军第三旅和从两个骑兵旅各抽调的一个团组成的后备队在大军的背后策应。 可以说,明磊将自己最精锐的三万人全都带到了韩江北岸,摆出一副背水一战,一决雌雄的凶狠架势。 李成栋得知五十里外有三万明军的大营,也是天不亮就整队出发了。清晨时分,斥候来报,明军在一个叫青云岗的地方列阵了。李成栋抬起拿着象牙柄马鞭的右手一指,“就是下了这处荒草深的屹崂(陕西米脂方言:指山窝处),翻过那座小山屹梁(陕西米脂方言:指小的山脊)?” “正是,也就四五里的道路就到了。”跪在地上的斥候抬脸说道。 李成栋点点头,不再说话,传令大军加紧赶路。远远地就瞅见明军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李成栋的脸上有露出轻蔑的笑容,“有胆量。真是不知死活啊!” 随着一声令下,清军也迅速列阵了,还是对付明军屡试不爽的“螃蟹阵”。两翼各两千骑兵在前,其后是五千步兵,李成栋的中军只有四千骑兵,另有两千步兵押着粮草、辎重拖在后面。 看到李成栋所率清军的威势,明磊的内心很是震惊,自己的情报明显有误,这哪里是一万人马,竟然不下两万。但表面上明磊还努力保持着威严镇定,他立马阵前,对着左右的将士大声喊道:“将诸公牢记,过此一步,清军就要杀到我们家里来了。故今日一战,生死一搏,有胜无败!” 明磊接着传令,将最后两句话传谕全军将士知道。于是,明磊的士兵们也纷纷从地上站起来,准备开始作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