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大师的劝告 (第2/2页)
一看在家就是娇养的,爬个山要么抱怨,要不就是被汗水冲花了脸,要不就是家世差一些的,想嫁进钟家的,故作娇羞,一路偷看钟少斌。像永莲这样不仅不抱怨,还知道搀扶老人,并且还时而关照弟弟meimei的,还是第一个。 到了山上,永莲如瓷器般细腻的脸上遍是密密的小汗珠,以及鼻翼两边几粒小雀斑,竟然让钟少斌看得如此顺眼,冲钟大奶奶微微点点头,冲沈氏等众人告了罪,便先行进安排膳食了。 沈氏一开始对这钟少斌有几分不喜,觉得这孩子太倨傲了些,及至后来,见他对自己执礼甚恭,主动安排膳食,反倒一时糊涂了。 还是子晴反应快,对着沈氏耳语几句,说这是相中了永莲。这样的人,一旦得到了他的认可,应该是会以诚相待的吧 刘氏跟子晴心里想的差不多,刘氏把永莲拉到了一旁,悄声问永莲的意思,永莲只是低头,说了一句:“一切但凭娘做主。” 刘氏也就知道了永莲的意思,这样的家世和相貌,还真是鲜有相不中的。 傅氏也看出了点苗头,拉着子晴问道:“姐,大嫂是不是带着永莲来相看了我前些日子可是听说了好像永莲的亲事有了点眉目,是不是就是这钟家” “应该是,你觉得这后生怎样”子晴问道。 “人倒是不错,大嫂也真是,连我们都瞒着。”傅氏有些不高兴了。 “小点声,连二嫂也不知道,我不过是罗家托我从中说和,不然,大嫂哪里会往外说,这万一传了出,女孩子脸皮薄,你让大嫂怎么跟孩子交代”子晴解释了几句。
傅氏一听连陈氏也不知道,到底平衡了些,说道:“也是,罢了,回再找大嫂算账。” 这时,来上香的人不少了,陆陆续续地从大殿进出,进的有愁眉苦脸的,出来的似乎都一身轻松。 子晴一行在大殿上了香,拜了观音,捐了香火钱,原来这观音菩萨居然是千手千眼的,难怪大家都说这里的观音最灵。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也就是说,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信奉者众,故而香火才如此鼎盛。 佛身应该是镀金的,庄严肃穆,人往底下一跪,感觉不是一般的渺小,渀佛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只蝼蚁。 子晴带着嫣然虔诚地跪下了,不为别的,只为孩子的一生平安。 沈氏他们从大殿出来,秦夫人打听得旁边的偏殿有在佛前开过光的平安符,还有大师在讲经,想蘣秦大人请一个。傅家夏家自然没意见,家里的霉事多了,喝口凉水也会塞牙的,正要晦气的。 沈氏也没意见,正想着给两个小的请两个,于是呼啦啦一群人进了偏殿,刘氏是想抽签,问问永莲的婚事。 子晴原本也想给嫣然求一只平安符的,抱着嫣然捐了十两银子,正要伸手取一枚,谁知旁边正盘腿坐在蒲团上闭目诵经的大师突然说道:“这位小施主,你不需要这个,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子晴突然想起,嫣然的身上已经有了佛祖前诡的玉佩,自然是不需要这平安符了。可是,他怎么会知道子晴想起了慧光大师,难不成这也是什么神奇的预言大师吗 子晴放下嫣然,看向大师,屈膝行礼,问道:“不知小女子可否问大师几句话请大师给小女子解惑。” “施主心中早就知晓了答案,不过是不甘心而已,哪里还需要贫僧解惑不过,贫僧倒是有一句话送给施主,命里有时终须有,逃是逃不开的。聪明有慧根的人是顺势而为,只有愚笨者才会逆势强求,妄想改变命格,只会惹来更大的灾祸。” 大师说完不再看着子晴和嫣然,仍是左手拨拉念珠,右手敲木鱼,嘴里念念有词。 子晴不敢再打扰人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沈氏自然知道子晴想问的是什么,不过,这会,她看着几位夫人太太奶奶的好奇的神情,便笑道:“没别的,我女儿想问问女婿能不能平安归来,这不,都走了一年半了,怪让人惦记的。” “不对呀,大师说的是嫣然不需要平安符,为什么不需要难不成她是什么贵人,走到哪里都有佛祖保佑”罗大奶奶问道,她一向是个直性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