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说出实情 (第2/2页)
不让大娘说出他们偷偷把钱粮送给大姑家的事情。娘不跟他们住一起,而且,每次去也只是做事,从不过问家里的钱财米面。”禄说道。 “我倒是想过问,你阿婆不让我张口,说她活的好好的,再说,即便她老了,还有你大娘是长媳,理应由她掌管,我无权过问。”沈氏说道。 “爹,我大爹私扣的银两,加上他收受的好处费,恐怕手里也有不少银?你想,分家前,大家在一块起码过了十年,大爹这十年不算他捞的银,就有五十两,加上这二十年,一年五两也有一百多两了,所以,他只是叫穷,绝对不是真的没钱,连大姑那么哭穷,不是还给了三毛三十两银的分家费?我想,大姑手里也不可能一两银不留的。”晴说道。 “天哪,晴这一算账,还真吓了我一跳。孩她爹,你可一定要坚持住。我不是不舍得这点银,只是没他们这么欺负人的。”沈氏气道。 “好,我知道这事该怎么做了,你们放心。为了稳妥起见,我还是要去见一趟两位姨娘,到时说起话来,也有出处,必要时,恐怕还要请她们二位来一趟。我倒要看看,这次他怎么跟我张这个口。”曾瑞祥说道,眼神坚定,看来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 后来,沈氏说,曾瑞祥找过了田氏的姐妹,一开始时,两人还不愿说实话,还是曾瑞祥说了这些年的事情,加上曾瑞祥这些年一直对这姐俩看顾有加,何况,晴也听见了她们的谈话,也没有瞒着的必要了,便承认了此事,只是,两人谁也不肯出来作证,毕竟,这是曾家的家务事。
可是不管怎么样,这事有了一个明确的答复,实在不行,可以上门求证,她们总不会当面再反复。 “你爹说了,如果你大爹什么也不说,还是像以前那样奉养你阿公阿婆,你爹也不提往事,可如果真要把老人推过来,这些事情肯定是要拿出来当面讲清的,他都做了二十多年的傻了,总要一个说法的。他说,感觉你两个姨娘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没说,可是,看样,是问不出来了,这事还是你爹说,你都在外面听见了,前几年是不想让你爹伤心才没说的,如今见了你大爹的行事,不说也不行了。” “可不,那次大爹盖房的时候我就想说的,可是后来听说大爹同意了一直奉养阿公阿婆,我就不想节外生枝了,可是,两位老人到底还有什么事情没说呢?”晴也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谁知道,现在问也问不出来,也许,到时候了,自然有人会翻出来,就像你大姑爹的事情,谁能知道从他媳妇嘴里说出来?不然,我们可不一直蒙在鼓里,可见老话是没错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晴一想,也是这理,纠结下去也没个结果,该到自己知道的时候,总会知道的。 晴的孩满月后,晴搬回了正房,曾瑞祥给孩取名书彦,说彦是有文采的意思。 晴把暖香苑打扫出来,让禄白天过来,天冷了,陈氏也不能总带着孩出来,可孩在家,多多少少会影响到禄的。 冬天的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小岛上的梅花也含苞待放了,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禄还是有几分喜欢这环境的,欣然同意了。 林康平这段时间忙翻了,康庄那边又找了些乞丐来,还有两个年岁大的老人,是从破庙里捡回来的,大概有个五十来岁,无儿无女的,逃难过来的,身倒还硬朗,庄稼人,原本想这个冬天过不下去,就把自己卖了,谁知主家都嫌他们年纪大,看着木讷,谁也没要。 林康平买下了围着康庄的三座小荒山,康庄的居民闲了下来,都帮着收拾荒山,这边,王花匠开始预备桂花树苗,林康平说还是这边的气候适宜种桂花,北方那边,冬天的树根部都得用麦秸稻草围住。因而,林康平准备用一整座山来种桂花,等秋后收了做成干花送到京城去。 另两座山还没想好种什么,暂时就没动,反正一时也忙不过来。 曾瑞庆这边这一个多月都没什么动静,曾瑞祥倒也不着急,一动不如一静,听沈氏的意思,曾瑞祥猜曾瑞庆大概在等福,福开春就该派官了,没准会打福的主意,帮他在衙门说说话,或是帮他再找一份文书的工作。 这个沈氏和晴都不担心了,福不可能会同意帮这个忙的,他是长,曾瑞祥和沈氏遭的罪受的苦,他感同身受,从小就想着要努力念书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晴还记得那个总是抿着嘴暗自咬牙的少年,还有那个过继的事件,大概这一辈,他都不会忘记。 群书院.qunshuyua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