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 凯旋而归 (第2/2页)
因此,粮食是说什么也不会给的,就算给人以一种抠门的印象,也是如此。 杨峰很快就把寇封的话翻译了,顿时让刚才开口的老首领以及其余人目瞪口呆了起来。除了对于汉人的一些模糊了解以外。 他们还了解到,汉人是一个非常豪爽的种族。你们如果表示臣服,他们就会支持。不管什么金银珠宝,钱粮什么的。都有份。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暗示汉人是凯子。不过,现在这个谣言不攻自破了。真的只是纯谣言罢了。 汉人哪有这么客气。 只要一点粮食而已,而且还没有提出具体数目,就断然拒绝了。没准我只是想要求一口饭吃呢。 真是没有气度。 老首领心中即是咬牙切齿,但也无可奈何。面上更是没有露出半分来,反而小心的陪着不是,说道:是我唐突了,是我贪心了,还请楚君赎罪,赎罪啊。 一脸的诚惶诚恐。 当然,这句话也被杨峰给翻译了过来。 封点了点头,表示无所谓。 随即,这些首领们不敢再有什么要求。宴会也真正的进入了正轨,没有了桀骜不驯的眼神,没有了那些唧唧歪歪。 只有楚国的美酒,楚国的美事,以及楚国君王的绝对权威。 宴会很快就结束了,并且当散会的时候,十部的首领们更是齐齐告辞了。看表情就知道一刻也不想呆了。 估计有些人的背后还是湿的,以后都不想来楚国了。
寇封也不再惊吓他们了,派遣了人手齐齐把他们送走了。并且派遣了军队,把杀掉的五国六部的国主,首领的随从一个不剩的剿灭了。 孔明,幼宰,子敬留下,其余人都下去休息吧。估摸着明日就真的要出发回去成都了。做完这些后,寇封看了一眼大厅内的众人,说道。 人应诺了一声,都转身离开了。 只余下诸葛亮,董和,以及孟达了。 刚才孔明也听见了,孤打算封你为护南蛮使臣。职责大概就跟护羌族将军,护乌桓将军这些一样,但却没兵权。不过可以有幕僚。往来诸国之间,给刚才生还的十部首领出出主意,不至于让他们失败了。也可以游说他们开辟宽大的道路,与我们出国通商。我们可以向他们输出奢侈衣服,瓷器,茶叶等等土特产。输入他们的金子,玉石等等。等将来孤平定了北方后,也就有了一条直通南方的道路,供给孤率领大军征讨了。所以说,任务很重,孔明要用心。寇封用信任又仰仗的口气,神态对着诸葛亮说道。 君上放心,臣会尽心的。诸葛亮下拜道。 你们二人的职权没什么变化。不过,子敬你以后出兵,要多多听从孔明的意见。不要太过莽撞。随即,寇封转过头对着孟达说道。 达应诺道。 孤明天就走了,南州就交给你们几个了。最后,寇封说道。 必定不负君上所望。三人齐齐说道。 寇封满意一笑,南州有孟达,诸葛亮,董和,以及严颜,张任,对付那些南蛮,可以说是牛刀小用了,想不强盛都难啊。 随即,寇封也打发走了他们。 大厅内,寇封看着空荡荡的大厅。有一些归乡的舒畅。成都啊,前段时间成都还只是刚刚打下来呢。 现在却已经连南州都攻下,并且建立了。 汉中,南中的平定,也使得蜀中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固了起来,本是新得的地盘,现在却是腹地了。 练兵秣马,率兵北上与天下争衡。蜀中就是粮仓啊。 想到这里,寇封微微一笑,却是真正的轻松了下来了。南蛮一战结束了。 次日一早,寇封率领法正,张松,张飞,陈大,寇水,吴懿等六七万大军,以及同等数目的蛮族女人返回成都。 这年是建安十七年,冬。 大军讨伐南中,士卒虽然骁勇善战,但毕竟也是经历了生死,压力也是颇大的。归家途中,就轻松了。 士卒们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尤其是一想到向南一战后,楚君所赏赐的一名南蛮女人,都是热乎乎的。 他们更知道回去成都后,楚君还会有所赏赐。 虽然两军交战,性命堪忧。但是所获得的也是不菲。至少种田是不会获得这么多好处的而且还消灭了蜀中人一直忌惮的南蛮人。 所以说,士卒们除了轻松以外,还有一种凯旋而归,衣锦还乡的那种高昂士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