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疾行奔寿春(第二更) (第2/2页)
派遣大将镇守,而且大将要多。怎能做到进可攻,盘可守呢 太史慈,黄忠,甘宁等人。 就是寇封的人选。当天晚上,太史慈,黄忠等人分选精兵,攻略江淮诸郡县。其中太史慈领精兵五千,穿起了戚霸军留下的皮甲,旗帜。 装作败军,一路疾行往寿春而去。 虽然庐江被破,寿春几乎在手了。但是其中也并不是没有变故的。因为外边还有一个减霸也在逃走。 他收拾残兵以后,肯定也走向寿春进发的。 太史慈当然要快,更快。 不过,也幸好他们是新胜之兵,体力雄厚,士气更足。比盛霸的败军应该能更快一步到达寿春。 继续加快速度。只要先一步到达寿春,就算是耗尽体力,也能攻克寿春。深夜中,冷风袭人,太史慈不断催促士卒加快速度,加快速度。 士卒们也非常用命,硬是把速度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二十。一路疾行,奔寿春。 寿春。 历来都是扬州刺史的治所,只是后来吴侯孙策割据江东,扬州刺史也就名不副实了。但是受死的骆驼比马大。 论地理重要,寿春还是扬州首屈一指的。 尤其是今年来,寿春出了两个能力不俗的刺史。刘馥,温恢,使得江淮地区恢复了一点元气。 如今寿春城中,也算是人口丰足,颇为繁华。 太史慈率部奔走了一日有余,终于在次日的傍晚,来到了寿春贼外。 此刻,因为太史慈等人突兀出现,城池被关闭。但是太史慈看着紧闭的城门,仍然觉得澎湃不已。
当年太史慈就是从扬州刺史部走出去的,后来才投降了孙策。但是跟着孙策身边,太史慈也没能打回来。 没想到,如今跟着寇封,却反而有机会重新进入寿春。 一定要攻克他。太史慈的目光中,坚定一闪而逝。 去叩门。随即,太史慈一声令下,下令道。 边一个心腹将领应诺了一声,策马上前。 城下何人 城池上的守将呼喝道,神色一震紧张。 看起来,太史慈所部不过是一支残兵,支染满鲜血,甚至是残破不堪的别,字将旗,有气无力的垂着。 士卒们的气势也似乎是非常的低迷,都是有气无力的样子。 庐江丢了。这是守将的第一个想法。庐江丢了,那下一个就是寿春了。这是守将紧张的原因。 第二个想法,可能有诈。 因为镇守庐江的乃是曹军大将盛霸,就算是被攻破那也得需要一点时间啊。怎么这么快就被攻破了 显然是不太可能啊。 我们校尉大人乃减霸将军帐下,孙中郎将的部将。庐江城破,我跟随将军突围,但将军不幸被杀。我抢回将军的尸体,仓皇北上。 被太史慈派遣出来的心腹将领,朝着城头叹气道。 声音有些低,还有些沙哑,看起来非常的低迷。 什么尽管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是真的听到庐江丢了的消息后,这城门守将顿时失声道。 我们奔行一日一夜。米粒未进,还请将军能够打开城门,放我等进去饱餐一顿。也请将军能够垂怜我们将军战死沙场。收拢了将军的尸身。城下太史慈这心腹将领,哀求道。 说的可怜,再观看这一支残兵,真的是非常的士气低落。 城门守将的心中,顿时升起了一股子同情。但是他没权利放一支军队进来。 虽然同情,但是仍然咬牙道:劳烦你们先等上片刻,我已经命人去通知刺史大人了,大人很快就会赶来。 多谢将军。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城下这心腹将领抱拳拜谢道。 就看那温恢如何行事了,若是不行。只能等到大军汇集完毕,进行总攻了。太史慈见此,心中想着。 寿春城中,刺史府内。 温恢本来在书房看书。 温恢大约四十余岁,白白净净的,留着一撮小胡须。非常的儒雅。此刻看书中,非常的有雍容气度。 虽然前方军情紧急,但是作为后防的天总管。反而没什么大事,反正军粮调动,都有文书往来。 也不用cao心。 反正温恢这个扬州刺史非常的清闲。 但是今日,注定是温恢焦头烂额的时候。 报刺史大人,城南迎来了一支疑似曹军残兵的军队。有护卫进门禀报道。 什么 温恢失声道。 曹军残兵什么地方的残兵庐江被破了 一系列的猜测,让温恢浑身巨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