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我做主_第四百三十章 划时代(第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 划时代(第二更) (第1/2页)

    城池的主干道上,数十名护卫簇拥着训封的马车,缓慢的驶过。路上行人纷纷避让。

    避让的人,许多都露出了尊敬的神态。

    尊敬的是刘封,江夏之主,让江夏富足的人。

    马车上,刘封已经镇定了下来,跪姿自然。而旁边的张威,却是显得有些紧张。

    与刘封同乘一车,这是荣耀。

    张威现在的脑有一些乱乱的,与刘封同乘一车的人,能有几人庞统,徐庶,蒋琬,或者是甘宁,黄忠

    这些人在现在的汉南七郡,无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而现如今,他也享受到了这种荣耀。对于小人物出身的张威来说,这荣耀,让他无比的欣喜。

    直到,马车停下的一刻,张威才清醒了过来。

    走。刘封道了一声下了马车。清醒过来的张威,赶紧跟上。

    立在刘封眼前的院落看起来一般般,但是占地面积很大,门口还有四个全副武装的士卒守卫。

    明明白白的告诉任何不开眼的人这里是官府重地。

    刘封常在外走动,西陵境内也只有刘封一人能坐着马车的同时,前后数十名护卫相随的。

    守门的士卒很开眼对视了一眼后,立刻对着刘封一拜道:拜见主公。

    你等职责在身,无需多礼。刘封抬手示意了一下。

    这时,后边的张威跟上,对着刘封点了点头,带着刘封走了进去。

    刘封进门以后,四个士卒都忍不住说话了。

    我没看错吧主公居然亲至,里边的东西到底有多重要啊。,按理说不应该啊我只知道每天都有木匠在里边捣鼓什么的。,议论纷纷的同时,士卒们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能为刘封守卫重地,他们觉得浑身干劲十足。

    够了。领头的人喝了一声,道:既然主公亲至那么里边的东西定然是很重要。我等更应该打气精神守卫此地。

    诺。士卒们齐齐应了一声,随即一改刚才的摸样精神抖擞的张着虎目,神色戒备。

    经过二年整治,不知不觉刘封的威望已经深入了人心,方方面面不管是普通百姓或者是普通小吏,官员,守卫,士卒,都已经把刘封记在了心。

    江夏,九江,长沙三郡之地是铁板一块。其余武陵,零陵,桂阳,五溪以及不为外人所知的台湾。

    都慢慢的被刘封的影响力渗透。迟早也会如同三郡一样成为独立属于刘封的独立一国。

    不提外边几个士卒的转变,刘封进了宅院后,立刻被张威带到了一间大的房子内。

    房间内,拥有十余个工匠以及几台小机器,里边放着一张刻好了论语的木板。旁边还有刷子成山的纸张,以及墨水。

    印刷术在张威的督造下已经成熟了。

    督造,快些督造出来,我要立刻见到一整篇的论语。刘封见到印刷版的时候,立刻下令道。

    诺。屋子内的工匠到是不认得刘封不过见他们的头头张威还落后刘封一步,知道刘封是不得了的大人物。应诺一声,赶紧进行督造。

    在刘封的目光下,工匠们把墨水涂到木板上,随即一张张的纸张敷在上边,形成了一张张的纸张。

    刚出来的书页,墨水还是湿的。要在外边晒上一晒,等干了之后,才能印刷另一面。

    过程繁琐,枯燥。

    但是刘封还是看得的井井有味,几乎入神。

    印刷术,这就是印刷术啊。提拼了几百年出来的技术,它的出现,取代了昂贵的竹简,以及书的传播只能靠抄,这个低级的传播方式。让书籍融入到了方方面面。

    标志着读书再也不是士人,豪强的特权。

    只要家境殷实的人,就能看书。这样刘封就满足了他不会傻到让这个世道的纯农户,也去读什么书。

    一个下午,几乎是一个下午的时间,刘封哪里都没去,就等待着书籍出炉。

    当天色渐黑的时候。整篇的论语,才被赶制了出来。

    因为有四台机器,许多工人。所以,出了两篇,几乎是一摸一样的。

    当最后书籍被套上简易的封面,只印有论语二字,没有任何装饰,颜色的封面,继而被装订起来以后。

    刘封几乎颤抖的拿起了其薄薄的一本。

    这就是书啊。翻看着书籍,刘封心激动难以自制,这在后世的时候不算什么在隋唐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这种书籍,甚至比这个的质量更好。

    但是这是在汉代啊,这是在汉保刘封在徐庶门下,学了三年的学问,论语一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