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羡慕的人与眼红的人(第一更) (第2/2页)
司马广乃司马微次子今年三十五岁继承了其父的好相貌身材又高大挺拔。此刻坐在主位上,即有主人气度,也有名士风范。 司马微虽然客居襄阳,但名气很大,与庞德公,黄承彦等人很是相熟。可以说是交游广阔。 司马广也沾了其父之光,与荆楚许多名士都有交情。 廖立乃是荆楚高俊。面色白净,相貌风流。此刻坐在司马广左侧,神色矜持,隐隐有一丝自傲。 刘备曾经问诸葛亮,荆楚何人可用。 诸葛亮回答曰,庞统,廖立都是荆楚高俊。 足见其才不次于庞统,只可惜不修德行,最终被诸葛亮亲自废掉,郁郁而终。 刘巴这个人就比较怪异了,并不是说他长相怪异反而他长的高大威武,面相雄峻,很是有气度。 而是说他的行为怪异,此刻大厅内名士无数,但他却坐在角落处似乎与四周的人格格不入。 不说刘巴本身,其余荆楚士人也都隐隐的把刘巴隔离在外。 目前荆楚士人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派是以蔡氏,蒯氏为首的掌权者,这些人心向曹cao。另一派就是以庞德公,司马微,黄承彦为首,这些人或多或少对曹cao有憎厌之心导致许多他们的门生故吏。都对曹cao不满。 而且这一派又都是郁郁不得志的,都是在野,或是名士,或是隐士。 在座的,当然都是这一派的人。而刘巴却恰恰相反,这个人走出了名的降曹派。在历史上,许多荆州士人都依附刘备,只有他一个人向北,投奔曹cao。然后在荆南四郡起兵,抗击刘备。最后被打败,宁愿流落到交州也不愿意降刘。 不过这个人最后还是成为了刘备的大臣,继法正之后的,蜀汉第二代尚书令。与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等四人共造蜀科,也就是官员选拔系统,声名赫赫。
这个人政治意图,性格。本来应该不会与这一派的人有所交集。 但是刘巴这个人才学高超,德行又很高。司马广很佩服,有心结交之下,两人就成了朋友。 至于赵累,处在四周或耀眼或是风流的士人们之中,一点也不出挑。 他出身寒门才学不显,长相也很平常。衣服料子都是很普通。要说有什么出挑的就是他的眼睛很明亮,脸上有几分刚硬,果决。 但是司马广是司马徽次子,在荆楚名气也很大,赵累能列坐在此,就自有一定的道理。 在未来关羽统治江陵时期,他也是赫赫有名的。 他是关羽的前都督,料粮官。为人忠诚廉直,在关羽起兵攻打襄阳以前,赵累曾经在同僚的举荐下,有机会镇守江陵。 但可惜,最终关羽没有采纳。 带着赵累一起攻打襄阳,最后败北,赵累与关羽,关平等人一起被擒,最后随着关羽慷慨赴义。 这个人,曾经也是刘封招揽的对象。 但是具体出身在什么地方,刘封也搞不清楚,只得作罢。 以后,形成蜀汉赫赫有名的荆州政治势力,垄断了蜀国朝政实权的人物,大部分也都在这里了。 此刻,消息还没有传到。 这些人或高谈阔论,或是小声与身边人细语,使得大厅内的气氛很是热烈。 这话题嘛,当然是最近最火的。刘封大败曹仁于琉城这件事了。 想当初,多少人认为刘封不自量力,以数千人在琉城抵抗曹仁的中原强兵,结果没过几日,就传出消息,曹仁被打败了。 刘封进而娶宛城,挟持数十万百姓南下。势力大增。 让多少人跌破了眼镜。 再加上刘表新丧,刘琮无德才。使得荆州人心浮动,不少人都起了投奔刘封的念头。但又有不少人下不了决心。 要是下定决心,也不会坐在这里了。 哎,还是巨达兄有胆色,敢第一个去投奔刘江夏。有人感叹了一声,道。 是啊。巨达兄实在是有胆色,不像我们,都还在观望。又有人感叹道。 所谓观望,就是在刘封与刘备之间的选择,刘封是新锐,虽然强横。但刘备也是老字号,还是有那么点影响力的。 向朗也是荆楚名士,他第一牟投奔刘封,影再力不小。 前些日,不是传出刘封双双去了蔡府,黄府去下聘吗等正式传出消息后,恐怕就会有第二波人去了。蔡瑁先不谈他,黄先生可走出了名的眼光独到啊。另又人接口道。 是啊,败曹仁使得声望蒸蒸日上,再娶名门贵女,还是双娶,必定如日中天啊。又有人感叹道。 能引领时代的人,就是潮流。现在荆楚之地的潮流就是刘封。 在场的人都是在感叹,赞叹刘封。但有一个人眼中深深的冒着妒火,他就是才可比庞统但德比纸薄的廖立。 奉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