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雁声远过潇湘去(3) (第1/2页)
夙恒兀自点头,然后更有兴趣地问道:“就像你说的,兵來将挡水來土掩,这些我自有计较,你说说看第二步是什么?” 秦羽蹊想了想,一字一句道:“征军赋。” “嗯,很好。”夙恒负手立在窗前,院落中的落叶扬起又落下,他沉沉一笑:“其实军赋挣來并无甚用处,陛下下拨卫清的兵力就已足够,不过我从來不张扬,自然让朵甘族摸不着头脑,所以更加忌惮。征军赋,本意是想看清他们在我背后玩的什么把戏。” “所以,你从來沒有把盈婀的故意亲近当做一回事?” “是的,在陛下的密信中,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仅此一步,就能看出何人要防,何人可以亲近。” 秦羽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有两分道理,你这一征军赋,朵甘族长与世家大族之间的脉络,就很清晰地暴露出來,族长本意是用这一份势力恐吓你,却不料露出了自己的七寸。” “朵甘族长的第一步于我而言是威胁,与他们而言是死路。” “可惜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肆意妄为,揽财争权,三番五次挑战陛下的耐心。” 昭衍以退为进,看似放纵夙恒在卫清坐大,实则一切尽在他自己的掌握,宁王沒有兵权,则一无所有,这一点夙恒看的很清楚,也不会强求,只要陛下有心帮助他铲除道路上的荆棘,他就有胆在卫清大刀阔斧地改革。 夙恒知道,卵击石实在不是明智之人该做的事。 秦羽蹊想清楚这一切,求知心切,又连忙问道:“我不明白朵甘族长的第三步是什么?” “这一步,他们暂时还不会轻举妄动,不过该布置的人应该都布置的差不多了,粟城尽在朵甘族长掌握,卫清内忧外患,你说还剩什么?” “常址!”秦羽蹊心一沉:“常址是粮城,简直就是卫清与长安的命脉,布置人在常址活动,简直居心叵测,不得不防,朵甘族长究竟想干什么?” 夙恒慢慢走到她身前,神色轻松,并无担忧地说道:“真正的粮城,其实并未分布的十分集中,关于常址粮城的记载,仔细追溯,还在百年之前,那时先帝尚未登基,征战四方,扫平北方三地后,将常址的粮仓十座,打乱成二十个小粮仓,以地窖的形式分散在卫清城的四周,这就是民间传闻的‘夜粮运’。” 秦羽蹊恍然大悟:“至今,我仍以为‘夜粮运’是个传闻,沒料到先帝费了一番大功夫!” 夙恒点点头:“‘夜粮运’,就是民间所传,先帝用一个营的兵力,每逢月上中天,将士兵装作送粮的百姓,将粮草运往四方各处储藏,曾经还流传过粮仓图纸,只不过是假的,故之后也渐渐无人相信了。” “也就是说,常址不过是一座空粮城?” 夙恒摇摇头:“当然不是,朵甘族长又不傻,这几年的粮食都在里面,陈粮都在卫清城四周分布。” “虽然不能十分放心,却也有了底气。” 他拍拍她的肩膀:“这下,都清楚明白了吧?” “嗯!” 他们这边聊得痛快,那边淇璋不满地扁扁嘴,哼唧起來,秦羽蹊连忙跑过去,将淇璋抱在怀里哄,小孩子心细又单纯,“叭叭”地亲了亲秦羽蹊的脸颊,“咯咯”笑起來。看见女儿纯真稚嫩的面孔,秦羽蹊有一瞬的惶恐,随着卫清的形势越來越乱,淇璋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如果有一日她保护不了了淇璋……那么在夙恒与女儿之间,她该作何选择…… 昭衍,你是不是因为担心卫清形势不利,才要将淇璋接走? 她是不是……误解了你…… “羽蹊?”夙恒从她怀中接过淇璋,问道:“怎么突然心不在焉了?” “我……” 她看着淇璋,又看看夙恒,忐忑道:“我忽然想,也许将淇璋送回长安,是一个好主意。” “嗯。” 夙恒的沉静让她不安起來:“我沒有别的意思,也跟陛下无关,我只是……只是担心璋儿,不希望她跟着我们受苦,经历危险。” “我也不想你跟着我受苦。”他的眸色愈发深邃起來,仿佛早有计较,一手放在她的肩膀上紧紧握住:“如果真的有迫不得已的一日,你与淇璋,都不必留在卫清,我一直自诩,能够将你们母子安好保护,但自从铲除江北余孽之后,我……愈发不敢保证。” “夙恒!”她的眉头紧紧地拧起來,急迫地说道:“送走淇璋,让她安然无虞,是我所想,但我们夫妻同生死共患难,留你一个人面对卫清的蝇营狗苟、艰难危险,我秦羽蹊做不到!” 夙恒欣慰地微微笑起來,笑意虚浮,犹带隐隐的痛楚:“我知道,你是个甩不掉的小尾巴,是那种拼了命也要站在我身边的人。” “我不管你计划如何,你反正清楚我的性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纵使此刻千军万马踏进了宁王府,我也要随你杀出一条血路,你这一辈子,别想丢开我。” 夙恒单手抱着淇璋,伸出手臂又将她牢牢地圈了进來,他的手臂又暖又让她安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