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灵笔记_第二百四十八章 千米历史幕后的迷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千米历史幕后的迷局 (第2/2页)

上去了。

    陆渐鸿白了他一眼,然后说:“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好吗?HRC东京分部是七大家手中最锋利的‘刀’,每个家族都想要完全垄断这股强大的力量。”

    不过他也感觉到自己轻重缓急处理的不到位了,所以接着刚才的七大家的线路讲。

    七大家内部有矛盾,而且非常的巨大,有不同的小组织,错从复杂。其中主要是有两种分法。

    一种是分为“公家”和“武家”。

    公家就是指公卿,也就是贵族,主要是苏我、物部、藤原三氏。他们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出身有的出身于皇室,或者因为功勋而成为贵族然后和皇室联姻。这三氏都是累代公卿,“关白”、“太政”等等高位都大多落入这几个家族的囊中。从五世纪之后,一直到平源时代,公家一直把持朝政。

    武家就是指武士,主要是七大家中的源、北条、足利、德川四氏。RB学习中国的政治体制,“士”是四民之首,但是地位和权力要远远高于“农、工、商”。10世纪之后,公家没落,武士崛起,从此RB开始由武士接触控制国政。征夷大将军的幕府架空天皇,成为RB名义上的“国王”。元朝和明朝册封的“RB国王”都是征夷大将军,而不是RB天皇。由此可见,当时RB的武士已经强大到超过了“皇家”和“公家”。

    但是这七大家的亲密程度却不是以“公家”和“武家”来划分的,因为他们都曾经统治过RB,而后起之秀是通过踩在前一个家族的肩膀上崛起的,所以他们之间的仇恨和他们家族的历史一样长,只是近代以来,利益和外敌让这种仇恨变弱了而已。

    比如苏我家和物部家是死敌,而藤原氏在大化革新之后崛起,又抢了这两个家族的既得利益。

    在后面,平家和源家本来都是实力强大的家族,但是一场“源平合战”直接把平家给打没了,最终的结果是源赖朝被册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开启了RB700年的幕府时代,也是第一个幕府时代。

    但是好景不长,源氏的幕府的实力被外戚北条氏所控制,在几任源氏的将军之后,北条氏直接取而代之,成为了镰仓幕府的真正掌权者。

    在反对镰仓幕府的战争中足利氏力量得到发展,1336年足利家的当家足利尊氏占领京都,天皇成为傀儡,于是在京都建立幕府,成为征夷大将军,史称“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后期,进入RB的战国时代,各个地区的大名争相混战,“甲斐之虎”武田信玄、“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等等枭雄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打的不亦乐乎,足利氏的幕府已经名存实亡了。

    最后织田信长差不多在统一诸侯的时候,他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杀死。之后柴羽秀吉杀死明智光秀,继续织田信长的统一道路。

    在柴羽秀吉统一RB之后,被天皇赐姓“丰臣”,担任形同宰相的“关白”、“太政”。之后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朝鲜李氏向明朝求救,于是开始了1592至1598年的万历朝鲜抗倭之役。

    最后RB兵败,丰臣秀吉病死。

    因为丰臣秀吉出身平民,所以家族势力羸弱、后继无人,最终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兵马被大武士德川家康所控制,他被天皇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RB最后一个幕府——江户幕府。

    在大雪山上课的时候,他们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学到过RB的历史,但是那个时候,他们都是非常的朦胧,对这些家族都不太清楚。但是在RB呆了半年之后,他们对着写个家族有了很深的认识。现在经过陆渐鸿的梳理,七大家之间的矛盾关系直接跃然纸上。

    知识库已经把数据都吐露完了,接下来就是CPU高速运转的时候。

    范世安说:“七大家的大家长二十年一轮换,而HRC东京分部的校长是需要七大家推荐,然后由梵蒂冈批复同意之后,才能生效的。”

    冯诺点了点头:“二十年前苏我家的少家主苏我建吾,也就是夜落樱的父亲一举夺魁,成为七大家的共主。之后他推荐自己的弟弟,苏我桐吾担任HRC东京分部的校长。接着苏我家选择了和北条氏联姻,因此公家和武家能够兼顾。”

    冯诺接着说:“苏我氏和物部氏一直不和,但是这二十年来苏我氏气焰太盛,物部氏一直装孙子,所以今天他们主动找茬,这里面一定有文章。只是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