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晚辈辈出 (第1/2页)
秦王政十三年,秦国开始面对天下广纳客卿。。。 但凡有识之士,都可入秦来一展才华,谋求官爵。 称霸七国的秦王招贤,至使各国学士全都蜂拥而至。 偌大的咸阳城,一下子变得拥挤许多,越发热闹了。 冀阙大殿上,赵政冠冕加身,端坐于王位之上。 “近日是三年一度的狱官大考,寡人听闻,有人年仅十五便被破格录取,能有如此少年俊杰,实为我大秦之傲!” 闻言,殿中众臣皆面目含笑、颔首称赞,对于此事,他们也都早有耳闻。 “‘蒙’武。” ‘蒙’武起身出列,恭敬一礼。 “大王。” “那位少年可是你‘蒙’家后辈?” “回大王,正是小儿‘蒙’恬。” 话落,赵政面上难得浮现出一丝笑意。 “不愧为‘蒙’老将军的后人,果然能人辈出。” “大王谬赞了,小儿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赵政笑意又深了几分。 “‘蒙’卿无需谦虚。寡人早就听说你这儿子天资聪颖,不止善文、善乐、甚至还更善武。” 话到此处,‘蒙’武作为‘蒙’恬之父,终是忍不住‘露’出欣慰之‘色’。 “是,小儿生来便有一副绝佳的筋骨,极适于练武。先父早年也曾悉心嘱咐,绝不能‘浪’费了这孩子的天份。” 说到这,他又转而无奈一叹。 “只不过他不知何时起‘迷’上了研习狱法,竟背着臣……偷跑去参加了狱官考试……” 赵政轻笑。 “呵呵,听你如此说,寡人对他真是愈发有兴趣了。明日听事之时,你将他一同带来让寡人见见吧。” ‘蒙’武稍作迟疑,却也只得应了声“诺”。 儿子年仅舞勺便能得到大王的赏识,前途自然不可限量,光耀‘蒙’家亦是指日可待。 可自古祸福同出。 他这般惹眼,恐怕也会招致不少人的嫉恨,就如当年的神童甘罗…… 第二日一早,冀阙之中果然多了一位紫衣少年。 他‘玉’冠束发,品貌非凡,‘玉’树临风,丰采高雅。 第一次见到‘蒙’恬,梁儿没想到,他的形象竟全然是个文里文气的翩翩公子,与她心目中那个抗击匈奴的大秦名将形象相去甚远。 赵政兴致极好,叫人试探了他的武艺,他不蛮斗,很擅于取巧,会快速分析对手的弱点,选取捷径,集中攻之。 他满目英俊,天生神力,功法又漂亮,看他武斗竟很是养眼。 赵政又对他提出了诸多问题,无论是有关治国、为臣,还是为家,他都能一一作答,并且颇有建树。 梁儿不禁暗叹,‘蒙’恬不愧是后世人人皆赞的著名秦将,果然在少年时代,就已是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因为‘蒙’恬的琴艺在咸阳颇有名气,赵政还命他当众抚琴一曲。 给他那张琴甚是普通,他竟也能抚出气势如虹、扣人心弦的曲子,实属难得。 就连梁儿,也并无把握能将一张如此平凡的琴奏出那般张力,这与‘蒙’恬自身的武学之气也是分不开的。 曲毕,赵政大喜,一张口便令四下皆惊。 “‘蒙’恬,寡人对你很是欣赏。长公子如今已有五岁,就由你来做他的老师吧。” 此言一出,惊得最厉害的便是‘蒙’武。 “大王!这怎么使得?小儿才刚满十五岁,怎会有资格做长公子的老师?只怕会耽误了长公子了啊!” “大王,‘蒙’恬可以胜任!” 岂料‘蒙’武话音还为落,‘蒙’恬就决然应了下来。 气得‘蒙’武心中直骂这熊孩子年轻气盛、不分轻重。 “恬儿!休得胡闹!” 赵政挑眉,‘唇’角勾起。 他对这样既有胆有识又自信的‘蒙’恬很是满意。 “好!寡人拭目以待。” “大王……” ‘蒙’武见大王与‘蒙’恬二人一唱一和甚为合拍,便更加有些急。 而赵政却轻轻一笑,劝道: “‘蒙’武,你无需担忧。难道对于你儿子的能力脾‘性’,你还不够了解吗?至于此事是否合乎情理,寡人都不甚在意,你又有何在意的?” ‘蒙’武一叹。 大王做事,一向都是不问常理的,而恬儿文武全才,确有过人之处,做长公子的老师也并非全然不可。 于是,他敛头一礼。 “大王所言极是,臣定会勤加督促小儿,不会辜负大王的期望。” 昭阳殿中,赵政仍是意犹未尽,跟梁儿反复叨念着‘蒙’家之事。 “多年以前,寡人就曾见过这‘蒙’恬。那时他还是个小娃娃,他与他弟弟‘蒙’毅,皆是不同于寻常孩童。寡人当初就料定了他二人将来会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才,却未想到他竟这么早就展‘露’了头角,真是令寡人分外惊喜!” 梁儿见一向极少多话的赵政今日竟那般欣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夸赞‘蒙’恬的话,可知他有多么看重‘蒙’恬之才。 同时,他也一直对‘蒙’家心怀愧疚,打从心底盼着‘蒙’家可以人才辈出,永伴君侧,屹立不倒。 无论如何,赵政开心,梁儿便陪着他一同开心。 “若如大王所说,‘蒙’家兄弟皆才智过人,那岂不是在‘蒙’恬之后,‘蒙’毅迟早也会一鸣惊人?” 赵政笑意甚深。 “‘蒙’毅如今还小,往后会不会一鸣惊人寡人还说不准,但寡人将来定是会寻个机会将他引为近臣。‘蒙’家两代忠良,到这第三代,也绝不会差了。” 梁儿点头,在心中默默附和,赵政没有看错。 未来的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