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鼎革_第289章 排队枪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9章 排队枪毙 (第2/2页)

乱成一团,有的更是不顾主将呵斥,纷纷向四周躲窜。

    火炮声中,各个步兵营早已经整队完成,大家踏着整齐步伐向前面绿营兵丁逼近。

    看到义勇军逼近,绿营兵将纷纷放铳,由于距离太远,有的更达两百步开外,根本没有准星。

    枪声将耳膜震得发痛,烟雾呛得很多人咳嗽不已,但义勇军将士视死如归踏着步子逼近。

    为了鼓舞全军上下士气,把总常常走在最前面,任凭子弹从身侧飞过,显得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百步开外,绿营重箭根本够不着,轻箭虽然射程非常远,但准星太差,也没多少杀伤力。

    面对不断运动的兵丁,鸟铳百步开外命中率不到千分之五,被射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百步之内,步兵继续前行,常常是杀手局藤牌手举着藤牌走在最前面,利用宽大的藤牌阻挡弓弩飞弹。

    五十步开外弓弩杀伤力有限,难以对藤牌后面的兵丁造成实质伤害。

    百步之内,火铳虽然杀伤力较大,即便不考虑藤牌掩护,不考虑将士身上棉甲,命中率也不是太高。

    看到对方步步进逼,绿营兵丁乱成一团,有的感觉大事不妙琢磨着如何战场逃跑,那些还在拼命放箭放弩放铳的也感到一阵后怕。

    而在这时,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发出惊恐的呼唤,大家抬头望去,远远的看见对方阵中连续飞出一枚枚火箭,如放鞭炮一样,连续不断升起然后飞奔而来。

    胆小的赶到大事不妙拔腿就跑,胆大的也发现情势不对,纷纷琢磨着如何应对。

    而趁此机会,义勇军逼近到阵前六十余步嘎然停下,随着(哨官)一声声号令之下,对准惊慌失措的兵丁连续放铳齐射。

    枪炮声阵阵,火光不断燃起,铅弹冲破烟雾扑过来,由于双方距离甚近命中率大增,连续三轮齐射,绿营阵前倒下一片。

    看到周围同伴不断倒下,绿营兵丁失魂落魄,很多人不顾将领阻拦,纷纷后退。

    虽然少数人妄图利用装填空袭发动反击,但后面火枪局、杀手局迅速填补空隙。

    这是过去西欧火枪时代最为经典的排队枪毙战法,看似简单的一种阵形,非真正强兵劲旅不能完成。

    看到第1协稳定的快速前行,杨麟显得非常平静,好像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与明军不同,即便与一般义勇军也稍稍不同,第1协第3协常常作为中军使用,将领素质,军队装备远在一般义勇军之上。

    所部低级将官多受过正规军事培训,虽然培训时间不过半年,但战术素养远非绿营将领所可比拟的。

    经过这几个月训练,能够完成排队枪毙战法的,大概只有护卫协、第1协、第3协。

    排队枪毙战法看似简单,但缘何如此艰难,实在因为战法太过血腥,对所部将士要求又太高所致。

    能够排成军阵杀向对方,通过排队枪毙阵形击垮对方,离不开中下级军官牺牲精神。

    若将领畏缩的躲在后方通过暴力逼迫将士们冲锋,可能在训练之中还能完成,但若到战阵之上,就像明朝到民国年间军阀军队那样,大家多往往远远放枪放炮(一些回忆录记载,担心被偷袭整夜放枪),没有什么战斗力。

    除了中下级军官牺牲精神,至少还需要前排将士牺牲精神,面对对方炮火悍然不动,看到身边战友不断倒下浑然不顾,若没有前排将士牺牲精神,决然做不到。

    除了上述种种,更需要全军士气,需要连年训练。

    自义勇军组建之初,考虑到土暴子火炮弓弩甚少,当时就曾摆出方阵,杨麟也曾带队冲锋,如此大概是排队枪毙战法最初尝试。

    后来面对大西流寇,面对鞑子兵马,由于对方火炮弓弩甚多,再加上一时半刻之间各部训练还没有跟上,全军上下士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过去没有摆出排队枪毙阵形。

    现在情况则完全不一样,年初义勇军在顺庆城下大败格所部大军,全军上下士气提高甚快。

    在平原之上面对鞑子铁骑战力未知,但对以步兵为主的绿营兵马,大家则占据着心里优势。

    今年以来,各部再次训练排队枪毙战法,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鞑子以步骑取胜,战法多样,未来在平原上相遇,最好办法以极拙胜激巧,通过排队枪毙战法这种看似疯狂,看似愚笨的战法,战胜满蒙八旗。

    排队枪毙战法太过血腥,战场效果更是大出众人意料之外。

    近距离齐射,除了因为双方相距较近,杀伤力较大之外,更因为命中率(西方武器专家统计,战场上对运动目标百步开外火器命中率不过千分之五,随着距离接近,命中率急剧提升。

    在六十步左右,命中率可以达到3成。)

    面对义勇军近距离齐射,只是一轮,士气较弱的部队都已经溃退。

    如此近距离齐射,看到身边同伴纷纷中弹倒地,看着对面火光不断燃起,听枪声阵阵,想到下一刻自己就可能成为下一个倒霉鬼,战意较差的部队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大的煎熬。

    前面清军士气大泄,大家乱成一团,王志耀趁势率部趁机杀过去。

    前面绿营虽然有一些悍勇之徒,但毕竟人数较少,而义勇军自组建以来,在强调队列、训练等方面,也强调步兵厮杀。

    一个个穿着简易棉甲负重较轻,且护住身体紧要部位、

    火枪手也大量装备铳刺,在放铳的同时,有自卫能力,也有正面突破能力。

    大家士气如虹,大家追随军旗,在哨官、中队长小队长带领下,常常形成不同军阵,有攻有守,攻守兼备,与对方战在一起。

    绿营步兵不但装备笨重运动不灵活,过去欺负一下士气差的明军尚可,现在遇到硬茬子常常一触即溃,根本不能鏖战。

    第1协协统(副将)杨成率领第1标与前面的第11标(团)相互掩护,在王志耀率部击溃对方前面绿营兵马之际,杨秉义率领第1标绕过11标,向纵深杀去。

    看到第1协排队枪毙战法奏效,厮杀半天的第3协也纷纷反击,大家从车阵中杀出,形成一个个方阵,与第1协形成犄角,向前杀去。

    面对排队枪毙这种血腥战法,对面鞑子显然非常不适应,大家纷纷溃退,如此第1协、第3协如同两把尖刀,向前刺去声势之大,几乎不能阻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