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鼎革_第267章 白杆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 白杆兵 (第2/2页)

讯,下令为其发丧。

    大军在利州设坛祭奠,突然从北方传来消息,满清一下杀了十多名大明王爷。

    在隆武二年,蛮清精心策划了一个案件,借口北京人欲拥立潞王朱常淓为由,将崇祯帝遗留下来的太子,弘光帝朱由菘、多位王爷全部凌迟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印案。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悲愤不已,众人大骂蛮清残暴,一个个更是放言要血债血偿。

    现在人人心惶惶,为了振奋人心,杨麟下令处死被俘虏的满清将领多名,与被俘获的绿营总兵张德胜、刘进忠、柏永馥诸人,以为南明皇帝报仇雪恨。

    特别是张德胜、刘进忠、柏永馥等汉jianian更是拉到城外武庙斩杀,与满清不同,满清大封关羽诸人,而在明朝以前则以姜子牙为尊,在明朝以岳飞为尊。

    在斩杀俘获满清将领之后,杨麟下令为隆武帝发丧。

    将士左手上都套上白布,地方各个知府、知县要举办国丧,以对这个身先士卒,率军北上的皇帝表示最后敬意。

    龚完敬、欧阳直等人主持的更是连篇累牍发表文章,除了宣传义勇军大败鞑子之外,更是鼓励大家一起共同反击鞑子入侵,要蛮清血债血偿。

    考虑到民间对蛮清鞑子畏惧如虎,除了将俘虏鞑子将领押到各营斩首示众,普通俘虏区别对待。

    自从崇祯初年开始陕西连年天灾不断,地方存粮甚少,这次鞑子入川采取就地打粮,也就是派出兵丁到各个州县抢掠粮食以供军需,即便如此,从陕西等地强掳而来运输粮食的劳役也有1-2万,对这些本身就是受难者的普通劳役则采取自愿原则。

    愿意回家的,一律发放二十斤口粮,发放两钱银子,大家结伴同行返回家乡。

    古代民众最害怕的兵祸就是被征徭役,被征家庭基本上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虽然路途遥远,除了两三千人因为本身就是破落人家没有什么牵挂不愿回家之外,其他的拿到粮食,拿到铜钱之后纷纷跪在辕门外重重的叩了三个响头,千恩万谢的离开。

    至于留下的这三千民壮则暂时留在军中运输粮草辎重,待平定鞑子之乱后再进行安排,现在兵荒马乱各地荒地甚多,只要地方安宁,只要有力气,何愁没有温饱?

    被征徭役可以遣散,那些被俘虏的绿营兵丁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所有把总以上军官当作汉jianian被投入大牢之中,剩余的普通兵丁被教育之后,精壮挑选进入军中补充兵力,一般人马则以大队为单位送往各地进行屯耕。

    义勇军辖下各县都建立乡公所,这些被俘绿营兵丁在精壮被挑选出来后战力颇为有限,现在又被分割到各县各乡,在乡公所与当地壮丁监控下进行屯耕。

    这还算好,情况最差的就是那些满蒙鞑子,就是那些清军将领,一百多八旗将领,两百多绿营将领全都投入监狱中,在地方衙役看管下劳作。

    而被俘的一千满蒙八旗当作陪练,每个团分得几十人供各部将士训练。

    看着一个个鞑子被押过来,他们虽然身材高大,但是力气并不比这些中等身材的义勇军将士大多少。

    他们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特别是头后那一小撮老鼠尾巴,更是令人捧腹叫绝。

    这些俘虏与义勇军将士在营地比试,若是连续赢下三场则赏酒赏rou,若连续为义勇军所败,则进行出发。

    各营把总为了不失掉面子,最初纷纷派出几个练家子,这些真鞑子很少能连赢三场的。

    看着往日被传得三头六臂的八旗鞑子竟然不过如此,众人大笑不已。

    大笑之余,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俘虏可能遭受的损失。

    按照规则,若连战连捷接连赢得比赛胜利的,则砍掉大拇指,这样就没有力气挽大弓了,糠稀不是自诩满蒙八旗骑射第一吗?

    若不能力挽强弓,满蒙八旗勇士与普通废人无二,即便将来与清军混战,这些八旗勇士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这还是杨麟初衷,稍稍施行之后发现居然有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没有大拇指之后,这些八旗勇士根本拿不住兵器,根本不能近身厮杀。

    这是对连战连胜的八旗勇士,而对那些连败三场的八旗兵丁,既然是废物,那就废物利用,按照这个时代通用做法直接阉割,直接派往地方进行屯耕。

    与清朝,明朝在各地都有藩王,需要太监伺候王爷王妃等王府家眷,其阉割技术远在太平天国时期好。

    休整期间,各团各营将士都与八旗俘虏进行比赛,最初大家还颇为畏惧,毕竟过去大家传说满蒙八旗一个个三头六臂,现在比赛之后发现对方虽然身材高大但身体根本不灵活,手臂也没有多少力气之后,很多人踊跃参加。

    如此连续比赛多日,大家对满蒙八旗底子基本摸清了,虽然各团各营总结不同,但大体上不外乎如此几点而已:

    身材高大,比起川人基本上高出半个头。

    手长腿长。

    善于骑马射箭

    身体不够灵活,不像川人那样灵活,更不像川人那样在山沟、丘陵上来去如风。

    看起来非常威猛,但真正近身厮杀就是一个花架子。

    没有多少力气,或者与川人相比手臂根本没有多少力气

    ……

    到最后一些身手一般的兵将都敢上,看着这些真鞑子除了身材高大之外功夫不过如此,众人心中那份畏惧更是荡然无存。

    看着各军营不时上演着杀鞑子大戏,张烺劝说杨麟道:“将军,蛮清残暴,你令人杀了就可以,怎么戏弄之后有的砍断对方大拇指,有的直接阉割,你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仁义道德了。

    杨麟甩掉手中的毛笔,骂道:“张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蛮清是人,但他们干出的事情禽兽不如。

    你看看,他们连崇祯帝的太子就杀,连投降的弘光帝,投降的大明王爷都杀,他们可不是杀,他们是将这些人千刀万剐,难道他们讲了什么仁义道德吗?

    他们侵入中原,制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屠城这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件,他们讲了仁义道德吗?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将士们畏惧蛮清鞑子如虎,民众谈起蛮清鞑子色变啊,在一些人渲染下,大家不是说蛮清鞑子青面獠牙,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不吗?

    我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破除将士们心中对蛮清鞑子畏惧心理啊。张烺,你也看到了各部弟兄每日与鞑子你来我往的厮杀,前几日各部还在琢磨是否需要派练家子高手出战,两天后很多普通兵丁都干上了。

    你想想,这些普通兵丁在训练时候能够大败鞑子,那么在战场上大家就不用再畏头畏尾,再相信鞑子青面獠牙,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了。”

    旁边的殷承柞接过话题道:“张经历啊,大人将这些鞑子押往民间除了这个道理之外,更断绝了那些地方乡绅民众之心啊。

    大家想想,这些官绅若参与杀害鞑子俘虏,若异日满清大举压境,他们敢投降鞑子为虎作伥吗?”

    听这样一说,众人恍然大悟,有的更是拍案叫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