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 障眼法 (第1/2页)
皇帝金口已开,十二个新贵热辣出炉。 嘉靖不等旁人动手,亲自持刀拆开了封名,急急浏览过去,看到第一个人名,他便已是长舒了一口气,再看过后面两个,他脸上更是笑意盎然,口中喃喃念道:“果真如此……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啊。” 听到嘉靖的低语,黄锦已经有所猜测了,偷眼往桌案上一瞄,正见到了那三个耳熟能详的的名字,会元韩应龙,其次孙升,再次吴山,和预言中一般无二! 会试的名次不是最终排名,一锤定音的是殿试。不过,殿试上考官的作用会有所下降,皇帝才是起主导作用的,有没有机缘,得看皇帝的心情。 现在,嘉靖帝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显然这个排名很符合他的心意,他的心情又怎么会差? 黄锦一张之下,面‘露’恍然之‘色’,殿下群臣见状,也都猜到了结果。 一时间,尽皆骇然。 尽管因为刘同寿的搅局,使得评审过程中‘蒙’上了一层不寻常的‘色’彩,但参与的大臣们都是名动士林的大儒,受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评卷还是相当公正客观的。 如今,预言应验了,跟刘同寿作对之人都觉得颈后凉飕飕的,双股也是微微战栗。圣人教诲大家,要敬鬼神而远之,可现如今,鬼神自己撞上‘门’来了,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圣人就没说了。 是圣人的先见之明不足呢?还是某人太过妖孽,已经超出了圣人所能预估的范畴?谁也不知道答案。也没人认真思考,对考官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今后何去何从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嘉靖心中也有不少疑团未解,名次既定,他也不多说,抬手示意礼部张榜公布名单,然后便挥退了群臣。只留下了张孚敬这个知情人。 皇帝和首辅的谈话保密‘性’相当高,在场与闻者也只有一个黄锦,所以内容也不得而知。但大致的方向还是很容易猜的,无非是分享快乐和经验呗,说不定还要劳烦张首辅给皇上详细解释一番。 大部分人都已经察觉到。事情别有蹊跷,可到底蹊跷在什么地方,就没人说得清楚了,哪怕是已经看到梁萧之名的夏言,也有几个关键点没想清楚,遑论其他人? 出了承天‘门’,众臣直奔贡院而去,张榜,释疑本是一体,都是当务之急。 “找到了。上虞刘同寿,就是这张试卷!” 本科共取士三百二十五名,此外,嘉靖又特别加了一个名额。本来还有人怀疑,嘉靖此举是不是为刘同寿铺路。打算对最后一个名额详加审查,可随着某位翰林的一声惊呼,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了。 皇帝特意加的这个名额,不过是为了邀名罢了。他恩旨提拔了一个,同时也扩充了取士的范畴,算是个不偏不倚的意思。 “拿来我看。”夏言放下梁萧的卷子。急匆匆走到那翰林面前,用近乎抢夺的动作把刘同寿的卷子拿在手中,快速浏览。其他人也都心痒难挠,顾不得体统,一齐凑到夏言身后,争着抢着看那卷子。 “这份墨卷……”卜一打眼,张景华就觉得有些眼熟,仔细想想,心中忽地一动,脸‘色’霎时变得苍白无比。 “时美,莫非这份墨卷是你取中的?”王廷相注意到了同僚的异样,到底是言官出身的人,他念头转得快,嘴更快,一下就说中了事实真相。 不过,话一出口,他就知道坏事了。众人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在张景华身上,把这位铁面御史看得几乎无地自容。对付刘同寿的时候,张御史冲在最前面,结果最后又是他把刘同寿给取中了,这算是怎么回事? 苦‘rou’计?连环计?无间道? 张景华脸‘色’忽青忽白,似‘欲’辩解,却又无从措词,最后千言万语,尽数付诸了一声哀叹:“下官有眼无珠,羞惭至极,实无面目再见诸位同僚,这便回返家中,上疏求乞骸骨……” “荒谬!”夏言突然暴喝一声。 “夏部堂,下官……”张景华满嘴都是苦涩,会试搞成这样子,总要有个承担责任的才行,自己身兼搜检官和同考官二职,两次都出了岔子。看样子,夏言是打算拿自己开刀了。 “诸位,事有不谐,却非战之罪,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