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日本时局 (第2/2页)
法恩赏抗元官兵,导致御家人的贫困与御家人制度的解体。北条氏实行一族独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农民的联合武装团体到处进行反幕活动。 幕府表面上是由北条家族掌权,实际上还真有个挂名将军,那就是惟康亲王。惟康亲王今天二十二岁,他三岁就出任镰仓幕府,是镰仓幕府第七代征夷大将军。 这就又涉到了天皇家族的事情上,关系非常复杂。 因为幕府还干涉到天皇的继位与更替,权力过大。而此时的后宇多天皇年已十九,算是懂事了。在抗元时,他也曾对大宋帮助日本抗击元朝侵略深有好感。可随着年龄渐涨后,加上周边人的劝导,他逐渐明白了石见租界有辱国格,而且正好又看到幕府内外矛盾重重。后宇多天皇渐渐有了野心,企图想夺回自己的权力,削弱幕府。所以,在此时,他首先提出要求大宋归还石见租界。 1284年,三十四岁的北条时宗因内患外扰,忧虑成疾。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跑到圆觉寺找自己的老师祖元大师。祖元大师知道这位独断专行的弟子心思,就劝他放下杂念,一心向佛,从而远离尘世。可北条时宗还是有点舍不得放弃权力。直到四月时,他已经卧床不起了,才又打定主意到觉圆寺出家,跟随自己的老师祖元大师一心向佛,化解灾难。不想,这位三十四岁的政治家出家当天就去逝了。死后被葬在了觉圆寺,也算是了却了生前的夙愿。 北条时宗死后,十三岁的北条贞时继承父位登台亮相。此时,幕府内部的矛盾,幕府与皇室的矛盾更加激化。 北条家因自己内部的御家人反抗,灭绝一些有力的御家人,只剩下安达一族。安达一族数来亲近北条氏,御家人兼北条贞时的舅父安达泰盛在北条时宗死后,以弘安德政的口号,跟幕府要求幕政改革,因此与御内人平赖纲对立。 1285年11月,平赖纲向北条贞时进谗言,说安达泰盛想其子安达宗景改姓源氏是希望出任征夷大将军,于是北条贞时下令讨伐安达泰盛以及所属的少贰家,平赖纲率军在安达家的根据地上野、武藏地区将泰盛一门杀死500多人,很多被称为泰盛派的御家人被杀,此举亦也波及到朝廷,与安达家交好的龟山上皇被停止院政,此一事件更强化了内管领的专权,确立了得宗的****支配。因十一月又叫“霜月”,所以,此事件被历史上称之为“霜月sao动”。这一事件,更加加巨了幕府势力的衰弱。
而些时的各地御家人不论是转为领主或贫困下去,一时,为转嫁战争负担,都加强了对以“百姓名主”为主的农民的掠夺,致使农村荒废,饥谨频发,加剧了阶级矛盾,农民的处境更加恶化,只得以逃散的方式来抵抗,变成了“恶党”。 日本的政局本来离赵昺很远,但幕府的衰弱,势必对佐渡、石见两地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影响赵昺的长远规化。所以,为了大宋的利益,赵昺必须要扶持一下镰仓幕府,保证大宋在日本的利益。 而今正是蒙元北方大乱之时,给了赵昺反攻大陆的良机,赵昺正忙着手备战,不想日本又来添乱,他当然不高兴了,但为了金银,他又不能不去管。 赵昺苦思半晌,终于想到一条计策。 此次镰仓幕府势衰的根本原因是无法赏赐有功之臣造成的最初原因。而这些御家人对幕府的不满,也正是因为无法获得土地。他们获得土地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具有更多的粮食,从而养活他们的族人。现在,只需解决了粮食这一问题,也就不会再涉及到土地的问题。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可耕之田缺少,给这些人找土地,赵昺还没有这个义务,但支援一些粮食给他们,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个问题,赵昺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几年海南岛和台湾的粮食连年大丰收,再加上赵昺出于战备考虑,每年都要从安南和占城进口大量粮食。而且,江钲在南洋一带也建起了一些殖民地,专营单经济发展,那些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几乎全部都种的水稻等作物。南洋一带一年三季的收成,赵师早已成为地主。但对于这个财迷皇帝来说,白送粮食喂饱日本人,他可不干,这要有利益交换才行,赵昺可不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主儿。 赵昺现在缺少什么?原材料,战略物资,如铜,这个大宋从来都缺。而大宋的铜钱因制作精美,是外商们的硬通货,每天都大量流失国外,就更使得大宋更缺铜。海南岛石禄矿虽说也产铜,可那点铜真是杯水车薪,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将来武器升级后,再加上再在蒸汽机做动力,很快就能研制铜壳子弹了。那时,铜的缺口更大。赵昺都想到了要铸造硬币来代替铜钱,以强大的金银贮量来发行银元、金币、铜币等缓解对铜的需求量,但这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现在日本这个多铜的国家又一次进入赵昺的视线。 日本栃木县的足尾铜山,深入九州内部,赵昺早就想打它的主意,可是,无法下手,也没有借口下手。这足尾铜山还得近三百年后才能被发现,可赵昺现在就需要铜。看来,得提前让他面世了。这可是一个大铜矿呀,江户时代,足尾铜山鼎盛时期的产铜量达到一年1200吨左右。 赵昺可以用大宋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派往日本,和镰仓幕府合资开发这座铜山,让御家人的族人和镇压后抓捕的“恶党”开采铜矿。炼出铜来,一部分制造日本铜钱,满足御家人的经济需求,剩余的大量的铜可以用来购买大宋的粮食,用粮食换取那些无法得到土地赏赐的人们,安抚“恶党”,让他们都过上“安逸”的“幸福生活”。这样,既可以扶持镰仓幕府,抵消天皇的影响力,又可以填补大宋对铜的需求的缺口,一举两得。当然,日本缺铁,赵昺还要以良心大发,“支援”一些冷冰器和生铁,让镰仓幕府镇压反抗者,从而换取日本的木材和硫璜和硝石。 赵昺想好了计划,叫来杜浒,不免又得安顿他一下,让他速速去办好此事。 不想,杜浒一听赵昺的计划,急忙说道:“启禀陛下,何必要从台湾运粮呢?现在蒙元为了东北乃颜的叛乱和大都对粮食的需要,开辟了海运粮食之路。何不直接让刘师勇和苏刘义派船截其海路,夺其米粮,直接运到日本,还省了许多事情。” 赵昺一听,对呀,连夸杜浒好计谋。 不想,这反攻打陆的第一枪,反而是从海上抢夺蒙元的海运浪食而打响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