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海都 (第2/2页)
的女儿带走了。 当笃哇看到貎若天仙的也立亦黑迷失别吉,早就忘乎所以,马上安排人马开始撤军,其实他也是真的无法再打下去了。 火赤哈儿的斤看到笃哇人马撤离,知道他还会再来。城里早已没有了粮食,而且城墙残破不堪,许多人饿死,还得怕天气转暖后预防温疫。看来这哈剌火州再也无法守护了,只好安排人马撤向东边的哈密地区,在那里重新修建城池,用来防备笃哇的再次入侵。 其实这个时候,海都比笃哇还要着急。 当时海都早已派人联系乃颜,要在这一年的年末,马肥之后,就发动对忽必烈的叛乱。但乃颜派回去报信的人,半路上遇到了麻烦,误了期限,结果双方传信上误了许多的事,等乃颜得知海都要起事时,早已误了几个月了,等他再派人向海都解说,重新定好日期时,已是新年已过,春草待发之时。 说起海都,也是个人物。 他可是蒙古帝国窝阔台汗之孙,窝阔台第七子孛儿只斤合失之子,典型的黄金家族之后。他曾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汗位。他统辖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东南)一带原窝阔台和贵由的封地,于至元五年(1268年)发动叛乱,并建窝阔台汗国。是窝阔台汗国的实际创立者。 海都自以是成吉思汗的嫡孙,按成吉思汗的遗言,只要窝阔台有一个吃奶的后代,都比其他人优先继承汗位。 窝阔台即大汗位时,全体宗王曾立下“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子孙中出来的,哪怕是一块rou,我们仍要接受他为汗”的誓言,贵由汗即位的忽里台大会上,诸王也有类似的宣誓。因此,海都认定拖雷后人占据大汗之位是非法的,故而很早就萌生了反叛想法。蒙古大汗的位置应该是他的才对,无人可以夺取。所以,他时常想着如何能夺过权来一统天下。蒙哥时,窝阔台的兵权已大半被蒙哥所夺,他就更是不得志于世。而蒙古死后,忽必烈却同自己的兄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海都趁机发难,帮助阿里不哥,夺得了窝阔台的最终权力,正式成为窝阔台汗国的在汗。
等后来阿里不哥战败西逃后,海都仍占有着西北边疆之地,并不服忽必烈所管,阳奉阴违,拖延拒命,三年都没有去朝靓忽必烈。忽必烈也知道海都对自己做了蒙古大汗不服气,所以,对他也是容忍有加,示以亲厚,怕逼反了海都。 海都之为人,善于交结,权智过人,将兵勇敢,治民宽仁,多谋略,善用兵,术赤以后的各工爷,许多都和海都交往过密,关系非常的好。所以,窝阔台后代的封地,慢慢就都归在了海都的名下,让他建立了一个天山之阴,金山之阳,西到哈萨克斯坦的这么一个汗国。 至元六年(1268年),海都、八剌和钦察汗国君王在塔拉斯河会盟,公开反对忽必烈和伊儿汗国,并商议以海都为盟主,联结察合台汗国为盟。海都反忽必烈的一个最大理由,就是指忽必烈汗已经被汉族同化,言明要对忽必烈用兵以恢复蒙古人的游牧本性。从此,双方不断发生战争。元军虽始终占上风,却无法彻底击败海都。 虽说至元七年(1269年),忽必烈以那木罕为将,在别失八里击败海都。而后来在至元十二年(1274年),再遣安童辅佐那木罕西征。未料,那木罕部将昔里吉等于次年底发动兵变,将安童抓获后交予海都。不久,八剌死去,海都扶立笃哇任察合台汗国君王,两汗挥师东进蒙古本部。 当时,忽必烈正忙着南下灭宋战争,无法顾及海都,只能被动派兵在西北防护,避免海都东进。而海都实力也未成形,东进乏力,双方就这样胶着在一起,互有胜负,不能彼此制胜。 等元朝占领了全部宋朝的大陆陆地后,这才有了力量腾出手来收拾海都,忽必烈把自己的得力干将伯颜调派到和林坐镇,对海都进行讨伐。不想,赵昺横空出世,占据了海南岛,几次打败蒙元的水师,让忽必烈感觉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这讨伐海都的战争就更显无力了。 现在,海都也看到忽必烈把许多精力放在东南沿海的防预上,而且国内民困财泛,太子真金又刚刚去逝,正是绝好的机会。而且自己的力量现在也有了大涨,更何况还有个东北的乃颜也是不服气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准备联系东北的一些王爷起来反叛。这些形势都对海都有利,他决定和笃哇共同起兵,从西向东进发,呼应东北的乃颜,共同征伐忽必烈。只要东西两军能联合在一起,忽必烈的北方失去了蒙古人起家的地方,那忽必烈必定灭亡,到时,自己就能做真正的蒙古大汗了。 海都曾参加过远征波兰和匈牙利的战争,是个真正的军事指挥者,他采取的那些保护两河中地区城市和农民的英明措施,证明了他的眼光超越了游牧民通常采取的掠夺性袭击,说明在他身上具有君主的才能。 在整个亚洲,他是唯一能够左右忽必烈命运的人,忽必烈甚至在其权力的鼎盛时期也没有战胜他。况且他还具有窝阔台家族的血脉,是草原上蒙古人心底里认可的大汗继承者之一。所以,他对忽必烈的影响是最大的。海都不死,忽必烈是永远也睡不好觉的。不过,好在忽必烈现在是牢牢占据着中国的广大地区,人口众多,有无数的粮食财富做为支持,总体实力要远远强过于海都。但海都也有自己的本钱,那就是东北的乃颜。只要能和乃颜两军会合,就能让忽必烈的背后开花,到时,鹿死谁手,还是未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