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占城之战 (第2/2页)
来名舌头,交给江钲审问。 等江钲知道了元军的兵力和布署,那边的黑人雇佣军也埋伏好队伍,就等着发动全面进攻时,来个突然袭击。 些时正是中午时分,元军正要准备午饭,江钲一声令下,全军开始发动进攻。黑人雇佣军团也从埋伏之地突然出击,蒙格拉恩德亲领军队向前猛冲。元军一时大乱,腹背受敌,仓皇迎战。装备陆军的小型佛朗机火炮先开始轰响起来,而大力型掷弹器也开始往人群里投掷手雷和手榴弹,一时,元军整个营地烟火腾空,弹片横飞。靠近营寨处的元军更是被枪弹打得纷纷倒地。 江钲领着大部队快速跟进,也都向前冲来。那些台湾土族人,快步如飞,在树林草丛间腾跃跳跑,又履平地。而那些疍人身形瘦小,却是格外灵活。他们排成成排的队伍,跑动中队形都不会混乱。只要跑到射程内,这些个疍人就是一排子枪打过去,根本不问战果如何,就开始原地装弹。而后排的瞬时越过前一排,立马就是一排子枪打过去。 现在的后装枪,子弹都是现成的,方便将士以任何动作下都能快速装填。不等第三排排枪打出去,第一排的人早已装好了子弹,又冲上去接代刚放完枪的第三排。这样,逐次递进,中间几乎没有间隔地排抢射击,一下就放倒了对面几百人。 那些黑人也冲到了元军的跟前,他们虽说也经过严格训练,但他们不习惯排枪打击,还是按自己的喜好和本事,各自为战,不停放枪。打住打不住人先不管,就图得个放枪听声音。就这也把个元军打得够呛,留下一地的尸体,早就开始往后退去。 要说元军作战的勇猛和战斗经验,那也是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凶猛而顽强,远射近砍,一时,双方隔着几十步的距离互相对射。但蒙古人的射术再厉害,也不能和快枪比较。那些箭矢射来,要末挂在宋军的盔甲上,要么被弹落在地上。而宋军的盾手,手持镍钢合金的大盾牌,掩护着枪手慢慢往前推行,而这些枪手只管躲在盾牌后不停的放枪。 铅弹和后世的子弹不同之处,就在于子弹快速旋转着可以穿过人体,那铅弹经加热后发软,又是圆形,打在身上就如同重锤砸了一下,穿透了盔甲直接就砸入rou体里,然后四面分裂,伤筋动骨,把个组织搅动成一团糟,如果是打在肚子上,那肠子什么的就成了一团糊糊了。就是钻不透盔甲,也是重重打在盔甲上,骨头不断两根,也要被打倒在地。
台湾土族人自小就和周边部落互相攻伐,那都是族中的勇士,个人战力很强,现在又把石刀竹剑换成了从日本买来的倭刀,更是如虎添翼,冲入人群混战起来,专门挥刀砍削脑袋。 唆都在福建吃过宋军的亏,可不想来到这里,又见识了枪炮,一时惊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了。他赶紧下令向外突围,好容易领着败兵逃离了枪炮的射程,却又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脱欢已经战败身死。 唆都知道自己独军难撑,急忙领着兵马向顺化海岸撤退,打算从海上撤回,结果跑到海边一看,南海舰队的舰炮正对着自己。万炮齐发,只一轮炮击,就把元军打成一片混乱,毫无抵抗之力。试想,离得那么远,只能自己挨打,自己想打击对方,连对方的人影都看不到,这仗还有法打吗?身后又是死命追来的敌军,手里拿着个会冒烟的筒子,一声爆响,看都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一颗小小的铅丸就要了小命。 元军哪里能抗得住这样一边倒的杀戮,且战且退,前面却是一条大江。 这条江叫乾满江,正是满潮时分,上游又降大雨,一时江水暴满,江面上却是逆流而上的小型炮船,船上架着佛郎机,对着江堤上的人群不停地轰击。 而江的对面,分明又看到来了大量的部队,那正是谢有奎和李实领着琼崖山地旅攻打过来,后面还跟着陈兴道的安南军。 前有大江战船堵着,后有大宋军不要命的追赶,元军已是插翅也难飞了。饶是蒙古兵悍勇无敌,碰到枪炮打击,这一回终难逃全军被歼的下场。 唆都此时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反而有了死战之决心,下令蒙古兵不计代价冲锋,企图打开一个缺口。无奈蒙古兵勇猛是勇猛,和子弹相碰,结果都是一样的个死法。更可怜那些个跟随来的新附军和广西征调来的黎兵壮兵等土族将士,哪里见过这样的战争?早就吓破了胆,不是就地跪下等着受降,就是四下乱跑,反而冲乱了蒙古人的队形。 唆都组织人杀了一些乱跑的逃兵,也无法阻挡乱军四下逃跑,兵败如山倒,元军再也没有了战意,唆都也在乱军中被炮炸死。可惜一代名将,死在安南小国之地,连个尸体都没落个全。 原历史上,蒙古人三征安南失败后,忽必烈英雄一世,听闻败报,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他停下了三征日本的计划,调动人力财力,又对安南进行了第四次征战,还是由他的儿子脱欢领十万兵马南征,结果依然是最终失败。这也造就了陈兴道被神话,成为和后世胡志明一样的英雄人物,被后来的越南人民供俸起来,成为民族英雄的象征。可惜现在脱欢已死,因大宋军队介入,忽必烈也不会再来个四征安南了。 但这次赵昺只是搞了个不伦不类的“安南志愿军”,主动参与战事,凭着先进的武器和知道战事的整个进展,轻易就把南征安南、占城的元军打败,从而冲淡了陈兴道的名望,也让安南和占城真正知道了大宋军队的强盛,一时,这两个小国再也不敢不听从大宋的指令,老老实实地听从大宋的调解,结束了两国连年不断的战争。从此,这两国成为大宋实实在在的粮食供应基地。赵昺再也不用担扰蒙元会从自己的西边围困自己,自己可以安心发展经济,稳稳当当地积蓄力量,准备北伐了。 当然,战后的俘虏问题,依然是老套子,受伤的蒙古人都交由陈兴道处理,完好的蒙古战俘拉回海南和台湾矿坑里做苦力,等待十年期满后由家属赎回,而那些个新附军,受伤的全部用船拉到广东,每人塞点中统宝钞,释放回家,没受伤的,当然要作三年的苦力了。谁让你们助纣为虐了。那个些少数民族的俘虏,江钲全部笑纳,变成了他的大宋拓展军团中的一员。 这次支援安南、占城的战役,虽说没有象以往那样获得大量的金钱,可是,却拉回了安南许多造船的木材。安南深山中高大的树木很多,但他们造的船实在太小,那些早已干燥的木料堆在那里也是可惜,江钲和王道夫商议后,就以木料做为这次出征的军费,半强半软地就拉了回来,而且还定下了以后还要大量收购木材。这对安南和占城这些穷国,突然有了除卖大米以外的另外创外汇的机会,当然高兴得很。而这样的结果却是赵昺没有想到的,乐得他偷笑了好几天:这帮小子,终于学得了我的真经,知道打仗就是为了往回捞钱捞好东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