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南宋雄起_第110章 进军安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进军安南 (第2/2页)

方去独当一面。

    这时,时近五月,天气也越来越热。试想一下,后世的老美多厉害?那越南的热带丛林里都吃不消,被游击队干得没有一点脾气。现在,那可是从北方草原来的蒙古人,跑到这潮湿闷热的地方作战,那就更是一点优势也发挥不起来。而到了五月,雨季来临,元军苦不堪言,疫病乱生,元军早已没了斗志,士兵心生厌战之心,早已蒙生回归之意,士气下降。而大宋军队又趁你病,要你命,正是生力之军,对元军的打击是绝不留情。这些以黎人组成的山地旅,又惯于在丛山密林间作战,那元军又能有好果子吃?

    陈兴道虽说是智勇双全的大将,可安南国小兵微,其实对阵元军也还吃力,如今得到了大宋的精兵,那还不是如虎添翼?他和谢有奎与李实一商量,谢有奎就把赵昺的作战计划拿了出来。

    看着赵昺制定的作战计划,陈兴道心下暗叹:听说大宋的官家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不想,这用兵如神,什么都考虑到了。如果他知道这只不过是赵昺把他本来历史上的用兵之策搬过来,不知他心中如何感想。

    按两军商定的计划,陈兴道利用熟悉地形,对元军的进攻路线步步阻击,让南北两军不能快速合兵一处。而琼崖山地两个旅重点围歼疲惫之敌。

    元军习惯了以战养战,到这个大雨泥淋之地,人不见个人,粮不见个粮,早就被搞得一点办法也没有。脱欢这时,蒙生了退兵的想法,决定先撤回去再说。

    谢有奎和李实也看到了敌人退意强烈,决定与敌决战,给敌以毁灭性的打击。

    五月二十日,元军开始撤退,在如月江上伐木搭建浮桥。陈兴道按照计划,预先埋伏在河岸边上,对撤退的元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下打乱了元军渡河的阵型。元军慌忙撤退,不想,退路却被谢有奎和李实领兵堵得死死。而河上又出现了南海舰队的一些小型炮船,对撤退的敌人随意的炮击,并打断了浮桥。

    脱欢一看,河是过不去了,只能回过头来突围,但谢有奎和李实已经整队严阵等待。

    蒙古军看到前面被围,也是破釜沉舟,前面战马踏着泥淋向前冲锋,后面紧跟着步兵,企图冲破琼崖山地两个旅的堵截。

    谢有奎和李实现在最不怕的就是敌人的冲锋,自从装备了后发枪后,更是全天候可以作战,风雨无阻。而元军的弓弦却因为天气潮湿而无法远射,只能凭借勇气冲击rou搏。

    这种不平等的战斗没有一点悬念,三段射击,将士们每人还没有打够三轮,那阵前已是堆满了尸体,死马死人堆积得老高,严重滞缓了后方兵马的冲锋。那骑兵本来踏着泥淋跑不快,再加上北方的马,长期浸泡在南方热带的泥水中,那马蹄早已泡烂,本来就跑不快,现在被尸体一阻,冲锋的速度更慢了,分明是给大宋将士们练手的靶子。

    元军里还有许多的新附军。这些新附军的战斗力更差了一在截,看到身边的同伴,在一阵消烟和枪声中,就纷纷被打倒在地,没死地更是惨叫连连。那种铅弹,被火药烧软后,直接打在身上,穿过盔甲,进入人体,猛击一下,顿时中弹者就是骨断筋折,死状极惨,看得让人心胆俱裂。还没等冲锋的蒙古人反应过来,新附军先喊一声,向后跑去。一时,队形大乱,相互践踏,无数人倒毙在泥水中。

    陈兴道一看元军兵败,更是大喊一声,身先将士,从侧面奋起冲锋。元军纷纷败退,退向河边,被河水一阻,后面的人又推挤过来,一时,许多人被挤下河中。

    那些元军身上都有铁甲,沉重的铁甲正好让元军掉入河中后,马上沉入河底,一时落水淹死者不计其数。

    脱欢被卫士拥着,脱了盔甲,抓住马尾,拚命向岸游去。而河中的大宋炮船又开始四面发射佛郎机,霰弹如扫帚一般沿着河面四面扫荡,一时,河水都被献血染红。

    脱欢眼看着就要爬上对岸,但炮船上的宋军看见一帮子人拚命护着一人往岸边游,知道那里面一定有个大人物。于是,几条船都把炮对着那群水面上的人群发射。顿时,铅子铁丸,在烟火中密集地打了过去。那河水顿时如沸腾的开水一样翻滚。等河面静下来,那一堆人早已被打成碎rou,脱欢就这样连个完整的尸体都没有,沉在了河底喂鱼去了。

    在原历史上,脱欢逃回去后,在第三次征打安南时,又被忽必烈派往领军,不想依然大败,被气极的忽必烈发配到了扬州,终身不准入觐。不过,这次因为有了宋军的火炮,终被打成筛子喂了鱼,做了异国的游魂鬼。

    元军行省右丞阿八赤本来是在岸边组织人手,掩护脱欢渡河逃走的。可是,看到宋军一顿炮火,就把个快要爬上岸的脱欢打得不见踪影,心中怒火顿生,大喊一声,领了一队蒙古骑兵顺河猛跑,企图冲破重围。好一个阿八赤,两眼发红,如厉一般,高声叫喊着率先冲锋。可惜这目标也太大了,早被李实看得真切,领一队人手,也不去堵截,只是从侧面朝着这群疯狂冲锋的人群拚命射击。一阵乱枪打去,那阿八赤连人带马已是满身献血,直接摔在地上,又被后面冲来的战马乱蹄踩踏,已成了一堆rou泥。这侧面打击的效果要比正面打击的效果更明显,等那些蒙古骑兵冲出火力,早已死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不多人也是四散逃命,因为路途不熟,又没有吃的,没几天就被陈兴道的小股部队给杀得一干二净,无一漏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