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安南志愿军 (第2/2页)
岸南下去攻打占城。 这个消息后来还是被赵昺获得,但那时自己的三大舰队全部远离海南岛,自己手上只有一些近海护卫舰,再说,听闻元军水师所派战船并不太多,当时也是精力不足,所以,只是派出快船远远监督。而且赵昺回忆历史,也觉得元军攻打占城似乎不是今年的事,而且就是历史上也是以失败告终,当时也就没有过多放在心上,只是希望等南海舰队回来后,再进一步决定以后的行动。但他忘记了自己已经部分改变了历史,这蝴蝶的翅膀已扇起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元军攻打占城提前了,而且攻打安南更是提前了三年。 于是,在这年快年底时,忽必烈派唆都再次增兵攻打占城,从广西雷州出发,沿海岸线向西再折向南,乘船进攻占城。 果然不久,占城那边传来消息,战城与元军相持日久,元军数次谕降,占城补的态度强硬,根本不理元使,还派人把其中一个使者捆起来送回元军阵里,而且还捎了一封信,表示占城为了包围祖国,征调全国大军,要与元军“刻期请战”。 唆都大怒,领兵大举进攻占城,击败占城象军,杀掉数千占城兵将。占城国王弃宫殿而逃,临行烧毁仓库,并杀掉一直扣留的元朝使臣数人。不久,出于缓兵之计,占城国王派其舅宝脱秃花一行三十余人,携金银布帛往元营请罪,表示国王病重不能亲自来营,世子补的三日后会亲自向元将道歉。一连数日,宝脱秃花均派人来借口拖延,元将不知是计,呆在原地傻等,丧失了一举歼灭占城王室的大好机会。后来,长期居于占城的南宋人曾延等人来报,说占城国王正在鸦侯山一带招兵买马,修整残兵,准备与元军再战。元将这才醒过味来,派兵追剿时,占城国王已经聚拢了两万多军马严阵以待。 唆都派元军万户张颙统兵进攻,占城山寨险峻,丛林密布,虽是旱季,但占城城寨易守难攻。元军撤退时,又在密林中遇伏兵,死伤不少。元军主将唆都见情势如此,只得率军退兵,想着先回国再说。 元朝江南行省不知情,仍旧派军队来助攻,由万户忽都虎率领。这只军队到达占城野眉莲港,见元军营舍在撤退前已自己放火一把烧尽,方知唆都已经撤军。 占城王国见好就收,派人持书献与忽都虎表示向元朝附降。忽都虎让占城国王父子亲自入朝谢罪并入贡,这位南蛮王爷表示国穷无物贡献,并声称“来年当备礼物,令嫡子入朝”,狠狠地忽悠了元朝一把。 这些事本来赵昺都知道,但由于两大舰队刚刚作战回来,正在进行休整,而且自己也不愿意过渡参与此事,但到了年底时,元军想借道安南再伐占城,这个时候赵昺就不愿意了。虽说占城和元军激战不断,但占城和安南的粮食运往海南岛并没有多少影响,但现在忽必烈要占据安南和占城,断其粮道,这就影响到赵昺长远的战略目的,这是赵昺所不希望的。
果然,元军开始大规模在安南边界上集结军队,向安南借道要去攻打占城。 早在1257年,蒙古皇弟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与大将兀良哈台南征大理,攻下大理后,兀良哈就派儿子阿术大败安南,这是第一次征讨安南。 后来陈兴道凭着自己的军事智慧和治国手段,安南慢慢从元军的打击上逐渐恢复过来,国力逐渐强大。虽然安南二十多年前便臣服蒙古,但他一直对元朝阳奉阴违,这让忽必烈很没有面子。正好元军在占城遭到持续抵抗,元世祖便命令镇守云南的皇子镇南王脱欢率军出师,声言要假道安南,支援占城的元军。所以,这次借着攻打占城,也想兵进安南,趁机拿下安南,实现自己包围海南岛,断其粮道的战略意图。 但陈兴道哪里不知元朝的企图,很干脆就拒绝了元朝的提议。于是,忽必烈就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对安南的第二次入侵。 祥兴五年二月,也就是至元十九年二月,忽必烈命令镇实云南的皇子镇南王脱欢率军,对外号称五十万,分兵六路向安南大举进攻。陈兴道在敌军直逼升龙城下的紧急关头,写下壮怀激烈的名篇《檄将士文》,激励将士的士气,并领兵在各处险隘设守抵抗,消磨元军锐气。 安南十万大军在红河布守,虽说士气高昂,谨慎严备,但蒙古人的战力还是远胜安南军。安南军红河一役大败,元军趁势渡河挺进首都升龙,也就是河内。安南君臣只好放弃升龙,向南部清化撤退。但各地还是各自为战,积极打击元军,利用各种地形与元军死战。 元军总帅镇南王脱欢对安南坚决抵抗的态度大为恼怒,一把火把升龙的王宫焚毁,又把俘虏统统处死,他下令军队南进穷追安南君臣,同时要求占城的元军北上夹攻。面对元军的强大攻势,陈朝王弟陈益稷等少数贵族大臣害怕了,向元军投降。 形势一下变得非常危险,安南失,那占城也会失。这样,对赵昺来说,是一种很难受的境遇。如果一旦元军占据了这两地,布置好防线,以后赵昺再想攻打元军,势必会很难。而要想北击蒙元,就势必要预防此两地的元军从侧后对自己不利,还要分兵防守,也势必给北伐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所以,赵昺现在必须在安南和占城还在抵抗时,就要派兵赶走元军,以维持现状,或控制占城和安南两地,这样,以后北伐时,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但出兵就得有借口吧,要不怎么叫师出有名? 于是,朝会上,在赵昺的提议下,大家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安南占城两地被元军占领,从此海南岛的粮食问题将会困扰大宋的北伐大计,所以,一至通过了对安南的军事支援。但以何种方式出兵,大家都争论成一团。还好赵昺最后拍板,发表檄文,以安南曾为大宋藩属国,现被蒙元侵入,宗主国当然要出兵抗击外族侵略,可安南并没有邀请大宋出兵,大宋也不能以国家的名义发兵。 赵昺临机一动,说了一句:“我大宋国军民因蒙元侵入安南,而怒火中烧,于是,自发成立志愿军,就叫‘安南志愿军’吧。以民间的形式进入安南,帮助安南人民抗元。大家以为如何?” 于是,在满朝大臣个个额头布满黑线的情况下,此项建议被默认。 第二天,《大宋时报》开始连篇累牍撰文宣传,赵昺还组织琼崖学府学子搞个游行示威活动,把个舆论搞得风风火火的。暗地里,赵昺已传令南海舰队备战。 这次他决定调派还在台湾的江钲率部支援安南,并给这支部队起了个以后让世界许多国家闻名丧胆的名字:大宋海外拓展军团。 同时,赵昺下令让谢有奎和李实做好远征安南的战前动员准备工作,投入训练。到时,由江钲与琼崖山地旅这两支部队进入安南,抗击元军。 而且,这段时间,大宋军科院加班加夜生产枪炮,随时技援“安南志愿军”出海作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