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后装枪 (第2/2页)
,拉擦下点火率接近九成。”林大虎拿着一个小本本,看着上面的内容说道。因为这东西是他现在主持试验。 “看来还行,如果装配在枪上,瞎火率也不是不能接受的。”赵昺略一沉思,点头肯定道。 “只是这东西用药过小,点火率就低,而且锤击时的力量要求过高。现有的材料无法做到这样的打击力度。”林大虎进一步汇报。 “撞针形式上可以做的尖锐一下,以增加力度。”赵昺提示。 “试过了,这样,药量过小,可能击打不准或直接击碎药片,药量过大,又不符合陛下对底火要求。”林大虎皱起了眉。这个小伙子自从被赵昺收为徒弟后,勤奋好学,干起事来,格外认真。 “多试试吧。你拿些底火,大家看看,想想解决的办法。” 一群人围在工作台上,后面是一大帮子助手,都盯着林大虎用一个有尖的小锤子敲打那个叫“底火”的小东西,用力敲下时,就会发出“啪”的一声,并闪出一股火光和青烟。 玄明子看了半天,小声问道:“陛下,这东西就是那火柴药头吗?陛下是想敲击让他着火吗?” 赵昺没好气地说:“是呀,要不能让你研究这火柴有什么用。” 玄明子一听,想说又不敢说,吭斥了半天才又小声说道:“陛下,其实,这敲打发火,臣却是知道如何搞法。” 赵昺奇怪地看着玄明子:“你会?” 玄明子看着赵昺的眼光,弱弱地说:“臣炼丹时,磷很容易自燃,臣就把它放入密闭器中,不想加热后,就得到了红磷。臣后来又把红磷和雄黄、木炭等物混合,不想,轻轻一撞击就爆炸了。陛下请看,臣这脸上的烧疤就是那时留下的。” 赵昺可不想看他的烧疤,一下激动地上前拉住了玄明子的手:“啊呀,玄大师呀,你可算是为我大宋立了一大功。朕要好好谢谢你呢。”
赵昺突然眼前就变得通亮了起来。过去每次想到后装枪,就要想到雷贡,一时就断路了,没有了雷贡,就想着火柴枪的发火原理。现在被玄明子一提醒,却回忆起了那种运动会上用的发令枪,过去都是用发令纸来打响的。而那发令纸不正是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炸药片吗?多简单的东西,竟然让一个特种兵绕了这么大的圈子。不过,还好,火柴这种东西民用也是嫌钱的商品,还不算赔。况且还能用来手榴弹的拉火装置,接林大虎的试验数据,应该问题不大。 赵昺马上把这些人都集中起来,讲解炸药片的制法,不外乎是红磷和雄黄、木炭等物混合,再四火汤或糨糊。雄黄可以用琉璜来代替。只不过,这东西危险系数过高,稍有不慎,就炸了。他可不想,士兵们身上装着一碰一挤一摔就炸的东西。看来得研究一下配方,让炸药片变得灵敏度下降一点。 想到这里,他马上就又想到了******。这东西一旦搞出来,那炸弹的性能何至提高几倍?到时,**都快要淘汰了。不过,电解生产******是空想,**法制作******,这个学化学时搞过实验,慢慢来吧。 赵昺在军科院住了两天,专心和这些个工匠攻关。先解决子弹的问题,金属弹壳他就压根没想过,在锻压机出来前,这个事先不提。采用半金属弹壳,底火部分采用铜质,盛装******的弹壳主体采用特制的纸筒,那么就可以解决发射时漏气和弹仓频繁发射火药腐蚀产生的严重磨损,这样既可以部分解决闭锁的问题,也能大幅度的降低制造成本。 赵昺觉得采用中央发火要使用单独的底火,装在弹壳底部的中心位置,既能承受高膛压,也可以复装,底火过薄,枪也受不了。边缘发火装置,那边缘过薄,又怕弹壳挤压或摔打容易自爆。最后,他还是决定中央发火,只要底火造得厚一下,装药处搞成活塞式洞坑,底火冒造得厚一些,如活塞一般镶嵌在发火药的上面,当撞针撞击进,活塞底火冒前推挤压发火药引燃,但底火冒又因受到撞针固定套的大力支撑而不能后退,就可以避免火药燃烧后向后喷出。当然,这工艺就要高了许多。好在李梏那边铸压技术还算过关,控制一定的成品率,应该能满足军队的供应吧。 一系列的问题都从理伦上解决后,大家疲惫地站了起来,看着林大虎拿着他的那把改造后的**,把两发试验子弹装入,紧紧绑在试枪架上,远远拉动绳索,板机扣下,一声轻脆的撞击声,却没有枪点发射的响声。 检查一下,原来为保险,刚才子弹与撞针之间,林大虎塞了个小钢片。这让赵昺想起来,这枪还应该再添加个保险装置才算合格。 再一次拉动绳索,一声爆响,枪响了,再拉,第二发子弹也射了出去。 “成功啦!”大家喊一声,都跑过去看结果。 结果是喜人的,枪还是好好的,前方三十步远的大厚木板上两个小洞。林大虎按住止脱钩,用力一折枪筒,枪筒和枪把成九十度,止脱钩上的勾齿顺势一拉子弹的底火座沿,把两发子弹拉出一大半。林大虎顺手把还发点烫的子弹壳抽出来,准备重换子筒和复装火药。 以后再试,就要看火药装量的多少和枪管对子弹火药爆炸的承受能力了。而现在的镍钢合金试炼成功,那强度要比现在的精铁枪管更坚实,这样的试验就不用赵昺cao心了。他赶紧拿笔开始绘制最简单的后装枪各部件,标注好数据,交给宫勇和林熙彤去研制,自己抽身往宫中返回,一边走一边还在想:我那把**终于可以发挥作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