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鏖战 (第1/2页)
大明自打戚少保死了之后,军力便变得软弱起来。当年李成梁镇守辽东,所领的兵马也算是强军了,但是他一死之后,下边的那些所谓家丁亲兵,面对辽镇曾经在他们眼中唤作土蛮的女真人,便立刻显出了原型。当然这其中也有到朝鲜帮着高丽棒子们打倭国武士的原因,但战力是明显的下滑了。也因此,女真人才能在北地,在这白山黑水间迅速的崛起。这其中有老奴酋努尔哈赤的英明果敢,也有辽镇兵马的积弱已久。 天下间辽镇算是强军了,都是如此模样,其他各处兵马,又能好到哪里去。大明自打土木堡之变后,就是重文轻武,当年永乐皇帝五征蒙古的赫赫战功都已经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淡。在民间,平头百姓更向往着自家的儿郎能够考上状元,或是获取功名。对于武事,稍微有点头脑的都认为那是好钱财不讨好的事情,抑或是没有出息的事情。这种风气是从上到下的,就连皇帝也是如此。好容易出了个正德皇帝,结果却被文官说成是什么武夫。 华夏从汉唐时代所崇尚的文治武功,到了宋明之后,却仅仅留下文治了,武功却是渐渐的废弛。自废武功的结果可想而知,赵宋之后华夏差一点就被蒙元灭了种,好在有一个淮右布衣,崛起于江表,这才把华夏的元气缓了过来。可惜,他死了之后,却是没想到他活着的时候规定的那些东西都被人改变了,武事废弛就是其中最大的改变。到了这崇祯朝,武将们已经要看文官和太监们的眼色来行事了。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能出强军,那都是神话了。 此时,在山海关下,华夏现有的两只较强的军队正在对峙着。没有什么斗智斗勇,就是直直的撞上去,两下里互相厮杀,最后看谁能坚持住。吴三桂靠的是自己的家丁亲兵们奋不顾死的拼杀,李自成则是靠着刚刚夺了这大明天下的锐气。 此刻若是华夏那些曾将的名将们在这里,大概不知道有多少要感叹汉人武功的衰弱了。从战国时代就有阵法流传下来,就有各种兵书流传下来,可是这些所谓的精华,竟然丝毫没有体现在此时双方的这场大战之上。若是用下棋来比较的话,就如同两个臭棋篓子在这里对局一般。偏偏这两个臭棋篓子的祖上却都是对弈高手,而且不单单是高手,还有棋谱留下来,还有诸多的经验留下来,怎奈这两个不笑子孙却是完全的不看这些,也不去学习那些经验,而仅仅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对弈。 若是秦将白起看到此时辽镇兵马如此的苦战,他倒是要惋惜自己早生了两千年。当年正是因为畏惧这些燕赵之士,他才在长平坑杀了四十万赵卒。可现下再看看这些北地兵马吧,也就是靠着那些家丁亲兵的奋力厮杀才堪堪顶得住大顺军的强攻。 即便是本朝的戚少保在这里,他也会感叹,自己苦练的戚家军怎么就没能保留下来呢,最起码这双方对阵要有个阵势啊。他领着下边兵卒苦练的鸳鸯阵怎么现下在这大明的军马中就没有用的了呢? 可惜,对战的双方完全没有这种感慨。吴三桂带着手下的人拼死血战,实际上是存了隐藏在暗中的满清兵马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帮他一把的打算。早在几天前,确切的应该说是十九日那天,吴三桂就已经和满清鞑子的摄政王多尔衮接上线了,可惜,人家并没有答应他的什么划地而治的说法,却是直接的开出了底线,投降。吴三桂在怎么贪婪,他也知道若真是剃发易服,那可是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的,闹不好就是死了后,后人都要骂他。可是在现实的情况面前,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的情况下,他又想是不是可以先糊弄一下这些鞑子。先借你们的兵马,等老子进了中原,到时候再把都发一剃,这回老子剃他个干净,当和尚了,怎么着,我到时候在跟你们这些鞑子算账。只要我最后成功了,那这史书如何写,就是我说了算。 吴三桂这种想法很正常,华夏历史上又有多少史书上记得东西都是真的呢,又有多少真实的事情不被人所知呢。 而李自成骑着马,站在战场远处一个高高的土坡上,遥望着整个战场。像这样的场面,他从起兵开始,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了。有的时候他笑到了最后,有的时候则是被人家打的屁滚尿流。可是好在他都坚持住了,最后他终于进了紫禁城。 现下忽然多出这么一个吴三桂来,还真是让他心里有种不好的感觉。这感觉就像前些日子刚刚进了那北京城的时候,下边的人让他往那承天门上射箭,而他竟然一射之后没有中的一般。虽然当时马上有人过来打了圆场,但是这件事始终萦绕在他心中,让他觉着不舒服。而今天,面对着这吴三桂,他不知道怎么的也是有了这种不愉快的感觉。 摇了摇头,把这种不好的感觉忘掉,又再度拿起缴获而来的单筒西洋千里眼,向战场上看去。 此时大顺军马倒是斗志正盛。双方都是步卒在作战,作为关宁军的主力骑兵,此时却是没有出现。李自成看了一下,就知道这是吴三桂留得后手。关宁军的骑兵一共也就两万来人吧,再多了他吴三桂也是养不起。想当年李成梁镇守辽东的时候,军势最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