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仅一位_第四百四十五章 各有表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各有表现 (第2/4页)

的能人,其中英勇善战之人不乏少数,而且最让人顾忌的还是神机营。”

    说到这里,范衷眉头皱了起来

    朱高煦同样一脸的愁色,作为军方的人物,他自然知道神机营到底是什么,同样也知道神机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支队伍。

    “王钰”

    朱高煦这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

    这神机营先前可没有这么厉害的,但是自从王钰把那种可以连发的火枪弄出来,神机营一下子变得实实力大增,虽说由于价格昂贵,神机营到现在也没有扩张,但是他们的武器基部都更换过了,虽说只有区区的两千人的规模,但是这两千人要是占据了有利地形的话,足足可以阻挡千军万马的进攻

    先前在面对敌人的时候,神机营是大明手里的的一把利刃,但是现在,在自己面对的时候,朱高煦这才发现自己同样面对的一把利刃

    而造就这一切的人不是别人,就是王钰

    所以心在的朱高煦是在有些疼恨王钰

    范衷也叹气道:“神机营是最大的问题,有这些人在,对于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危险“

    岂止是很大威胁,简直就是非常大的威胁

    对于这一点,朱高煦的心里何尝不知道,而且京城也传来了消息,还是暗中非常不利的消息,王钰的兵工厂这段时间突然间还是加班加点起来,如此一来,他们一定是在为神机营准备弹药之类的,而他们每多生产一颗子弹出来,这可能让己方的一名士兵阵亡。

    但是最可恶的就是,这工厂在京城,除非攻破了京城,那么才有可能占据工厂,而在这之前,自己等人首要面对的就是装备精良的神机营。

    想到这些,朱高煦就感觉异常的烦躁。

    “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办法”

    范衷突然如此说道~

    朱高煦顿时一震,道:“什么办法”

    范衷道:“神机营是朝廷的精锐,自然会被留着守卫皇城,所以在前面的战斗中我们应该不会面对他们,而且他们的人手并不是很多,数量上是个很大的问题,要是我们这一路高歌猛进的话,朱瞻基说不定会派神机营出来阻拦我们,到时候我们只需要派出一支队伍牵制他们的话,神机营也并不是很可怕”

    朱高煦的眼睛一亮,作为一个当初跟着朱棣南征北战的将领而言,他顿时就明白范衷话中的意思,不是硬拼,是牵制,一旦己方的攻击够快,那么朱瞻基一路败北的话,朝廷的那些大人一定会恐慌,到时候军心不稳,为了稳定军心,他就会出送神机营来挽回败局,而己方只要假装败北,把他们神机营调开,然后困住他们,到时候即便是神机营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不过如此一来,己方同样会损失一部分战斗力用来牵制,不过在朱高煦的眼里,这怎么都是非常划算的事情,毕竟要是面对神机营的话,说不定这损失可就是好几倍。

    只要牵制住了神机营,那么这京城又还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己称帝的,到时候朱瞻基,王钰,还有当初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们,自己一个个都要他们好看

    想到这里,朱高煦的哈哈大笑起来,拍拍范衷的肩膀,道:“不错,不错,这个计划好,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

    “谢王爷”

    范衷连忙谢道,心里则不由的有些得意,如此一来的话,自己岂不是更加得到了朱高煦的信任,一旦他登基了,自己的功劳可不小,到时候封侯加爵也不是没有可能,相反非常的有可能

    眼睛一转,这也再次建议道:“王爷,小的认为在你的奏折里面一方面说我们这边大旱,这粮食吃紧之外,另外一方面,你也不如在信中恭贺一下朱瞻基称帝”

    朱高煦双眼一瞪,道:“恭贺他?为什么要恭贺他,他现在那个王位本来就应该是我的,要不是当初他们用计,这皇位岂能他朱高炽坐,哼”

    显然,对于这个事情朱高煦现在依旧耿耿于怀,这要是不耿耿于怀的话,他也不用千辛万苦的去造反夺取王位了。

    其实朱高煦多去王位,并非现在开始,早就蓄谋已久

    自被成祖强令到乐安后,心中怨恨日盛,预谋夺取皇位的心理十分急迫。永乐二十一年八月,成祖御驾北征,死于回师途中,朱高炽即位。朱高煦便加紧了谋取皇位的行动。一方面由其子朱瞻圻在北京窥探朝廷的一举一动,派信使迅速向父亲报告。一方面派遣自己的心腹潜到北京,伺机叛乱。仁宗知道后,反而更加厚待他,写信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每年的俸禄,赏赐宝物数以万计,仍命其返回乐安。封其长子蟾坦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即便这次朱瞻基回京,是王钰提前告诉朱瞻基,所以朱瞻基并没有按照历史上面一样在得到朝廷的消息之后回京奔丧,不过也有巧合,朱瞻基同样面对了朱高煦派出的杀手,但是都没有成功

    范衷连连点头,道:“是,是,不过王爷,这事情毕竟不小,不如这样,王爷趁着这段时间也不如试探一下皇上,同时,我们现在最缺的还是人才要是这以后王爷登基了,这没有人来主持岂不是不行?“

    朱高煦一想,道:“你说得也对,现在开始便也可以笼络人才,你这事情也就安排下去,对了,这有个人我知道,叫李浚的,此人正在乐安,你派人去他找来你看找谁去为好?”

    范衷想了想,这才道“那么就叫王斌去吧,这两人平时素有交情,应该可以非常顺利的1”

    朱高煦点点头,道:“那好,就叫他去,告诉王斌,本王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把这李浚给本王弄来,这就是大功一件”

    范衷立即答应

    李浚,乐安州遂家村人。祖籍南京,因其曾祖官居渤海,举家北迁,后来全家为避元末之乱,隐居于乐安州西南的遂家村。永乐二十二年,时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因父丧返家丁忧。

    因为父亲亡故的原因,所以他也就呆在了家里,至于这朝廷的一些事情,现在他则没有多为过问

    在朱棣驾崩仅仅十个月之后,他又得到了一个消息,仁宗驾崩

    这消息让他不由一惊,当下也只有感叹一下,多事之秋

    这天,正在家里,突然听到下人来报告说有人来访

    这乐安本事朱高煦的逢低,朱高煦身边的人至少不少,而自己现在又是朝廷的四川道监察御史,所以有时候来访的人还是挺多的的

    不过接着自己有孝在身不变见客,李浚也推了不少,所以这次也和往常一样,挥挥手,道:”就给他说我有孝在身,不方便见客,让他回去“

    可是下人却道:“此人说是你的故友”

    “故友?”

    李浚心里嘀咕了一下,问道:“来人叫什么名字”

    “王斌”

    下人立即回答道

    “是他”

    李浚略微有些吃惊,这王斌的确是自己故友,两人以前相识,可是后来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见面,不过这没有想到他居然来这里找自己,实在有些意外

    不过既然是故友来了,而且还是特意的找上门来,要是自己不见面的话,这的确有些说不过去的,沉吟了一下,这才道:“那好,请他进来”

    说完,自己也就去书房等他,之所以安排在书房,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守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