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仅一位_第三百六十四章 喜事丧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四章 喜事丧事 (第4/4页)

自己不知道

    朱高煦点点头,道:“按照朱高炽说的,父皇在榆木川的时候就驾崩了,当时父皇的身体不是很好,我也过问过,可是当天晚上被王忠给挡在了门外,说父皇休息,要我第二天去见,当时我也没有在意,现在细细想来,就在那天晚上他们应该找人假扮了父皇,而且为了不让我认出是假的,他们仅仅允许我在隔着帘子,里面不是很亮,所以也没有认出来是人假扮,如此一来就彻底让我放松了警惕”

    “他们找人假扮父皇那可是大罪,这……”

    朱高燧连忙说道

    “大罪”

    朱高煦一笑,这摇摇头,道:“看到那个假扮父皇的人只有我,即便我说出来,他们一口否认,我们又如何能奈何得了他们?而且父皇留下了遗诏,让朱高炽登基称帝,现在他登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便我说出来,这谁又会相信,反而会让朱高炽警觉对于我们而言,那对于我们而言更加的不利”

    朱高燧一听,也清楚这一点,这当下一叹气,这才道:“那现在我们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朱高炽登基?”

    “对,我们就看着”

    朱高煦狠狠的说道

    朱高燧沉默了一下,然后这转眼一想,心里却也有了自己的心思,这朱高炽登基,对于自己而言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如此一来别的也就不说了,只要自己平安回去之后,这也就安心的当个王爷罢了

    两人这酒多少也喝得有些沉闷,不过现在这个局面又有什么办法?任何的轻举妄动只能找来朱高炽下定决心铲除自己、

    这酒自然也喝得有些不欢而散

    第二天,朱高炽便也立即投身道了安排朱棣丧事,即便没有机会登上这帝位,可是朱高煦并没有就这样放弃,现在至少得在那些大臣还有朱高炽的面前表现自己的伪装的心意来,所谓的从长计议那也得等自己回到自己的封地才行

    另外一方面,朱高炽的登基仪式同样也在筹划之中,当然,这自然优先于朱棣的丧事,所谓国事为大

    朱棣驾崩的事情则很快传遍了京城,对于百姓而言,更多的是震撼很多人都想到皇帝居然在出征的时候驾崩,其实这京城的老百姓,对于朱棣的感情还是比较深一些,毕竟这里当初就是朱棣当燕王时候的封地,现在朱棣驾崩,对于这里的大多数的老百姓而言,就如失去一个亲人一般。、

    而在朝廷里面,朱高炽登基的喜事显然没有让皇宫的那些人高兴起来,特别是一些嫔妃,朱棣的驾崩对于那些无所出的嫔妃那都是要殉葬的,这皇帝身前三宫六院的,这死后自然不能一个人孤单寂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宫女和太监同样如此。

    朱棣的驾崩,同时也就宣告她们生命的结束,这也是她们的一种悲哀很多人都是朱棣年迈的时候被选进了皇宫,自然不可能有所出,而现在她们不少人其实也还没有三十,的其实也才只有二十多而已,可是作为皇帝的妃子,这也是她们必须要做的觉悟而已

    不过现在她们暂时还不会,她们会被安排在朱棣葬礼那天,现在是新皇登基的日子,当然不能出这种事情

    在朱高炽返京的第三天,朱高炽举行了登基大典,即便有些匆忙,不过这登基的一套礼仪那也都是很早就定下来的旧制,所以几天的时间同样可以准备完成,至于朱高炽的龙袍在这段时间也就准备好

    时辰一到,这皇宫内外钟声大作,文武百官则已经早就恭候在了大殿之中,朱高炽则按照这礼仪一步一步的完成,最后坐在了朱棣曾经做过的龙椅上面,正式成为了大明朝的第四代皇帝

    即便朱高煦等人在不服气,这时自然也要跪在地上参拜

    在登基的当天,朱高炽就布了两条圣旨,第一就是让朱高煦全面主持朱棣的丧事先前那是以太子的身份让他做的,而现在则是以皇帝的身份,这其中的含义这不少人也能体会出来。

    第二条,那就是立朱瞻基为太子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次的事情之中,朱高炽能顺利登基,一方面,有王钰等人的帮助,顺利瞒过了朱高煦等人,所以这朱棣的死讯才能隐瞒,一行人顺利的返回了京城,第二就是朱瞻基做好了准备,控制了京城的整个局面,这才让朱高煦等人无可奈何,没有半点的想法,同时朱瞻基也是朱棣身前最喜欢的孙子之这是满朝文武皆知的事情,这个时候立朱瞻基为太子,那也是顺应了朱棣的意思

    同时,对于这皇位的争夺的残酷也让朱高炽非常的反感,在加他也有好几个儿子,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儿子间的争夺,干脆早就把这太子给立了

    而在九个月之后,朱高炽的突然暴毙,也证明了他这个做法完全是对的,要是他不立朱瞻基为太子,那么那时候的情况则又会不一样

    至于其他的大臣,这个时候朱高炽倒并没有立即做出什么表态来,现在要立即完成的一件事情就是朱棣的丧事

    在这登基大典之后,整个皇宫到处也都挂上了白绫,所有的宫女太监以及大臣等等都披麻戴孝。

    如果算头七的话,其实朱棣早就过了,可是这是非常时期,所以这丧事还是按照一般步骤来举行

    朱棣的遗体已经从新被安置了一口新的棺木里面,不过由于朱棣已经去死一个多月,这尸体其实多多少少有些腐烂,因此原来的棺木也并没有开启,而是放在一口新的棺木里面

    而在外面,在是数以百计的僧人在那里念经作法。

    这事情持续了七天之后,在第七天的晚上,那些被列为殉葬名单的嫔妃都勒令呆在了自己的寝宫里面,这时间倒的话,便由这太监带着两个侍卫端着一个盘子走到她们的寝宫之内,在这盘子上面则放着两样东西,一条白绫,一杯毒酒

    这殉葬是不用活人的,不然的话那种哭哭啼啼的局面那可不好,所以也都让她们先自尽,谈后装入这棺木之中连夜送到长陵去,在朱棣的灵柩放入之前先安放在里面,从她们喝下毒酒道最后的遗体被送入棺材,这都有监督

    用活人殉葬,是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秦汉以后就很少有人殉葬了。但根据有关野史记载,到明代,人殉之风死灰复燃,明太祖开先例,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后清代皇太极、顺治时都存在殉葬,后康熙时才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殉葬制度。朱元璋死后曾有很多妃嫔殉葬,葬在哪里却是未解之谜。1435年,明宣宗病死,以4o多名妃嫔殉葬,这些妃嫔当中,有不少还为朱瞻基生育过子女,明代的殉葬制比秦汉以前的殉葬多了一层欺骗色彩。对于被殉葬的妃嫔宫女,朝廷从精神物质上给予褒奖。明孝陵的殉葬妃嫔,都得到了在孝陵殿内设置的一个“龛”,供后人祭祀。

    在正史中,这种是不会被记载的,因为他事关皇帝的颜面,所以这些嫔妃被毒死之后,都会被立即装入棺椁之中送到墓地至于这些嫔妃的家人朝廷也会给他们适当的一点好处,有句话说得好,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其中还包括这种丢掉性命的事情,其实很多嫔妃进了这宫门,这一辈子都没有任何的机会和自己家人见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