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N日不见 如隔M秋 (第2/2页)
开车送我,更后悔没有提前预定火车票,一个人背着硕大个行李箱,像个逃难的一样随着人流足足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买到一张下午四点十分的票,天哪,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去长途汽车站。两个多小时的火车路程,光排队买票就用了两个多小时,还要再等差不多六个小时,到了市里再倒汽车回县城,这不吃饱了撑的吗? 唉,等着吧,谁让自己逞强不让人家送呢?现在返回去再求叶军长派车送我,那不是我的性格!百无聊赖的我坐在候车厅,忽然想起小月的信,于是打开行李箱按时间顺序排了一下,认真地看起来…… 前面五封热情似火,言语“霸道”如昔,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相思,每封信的背后都抄写了一首诗词,第1封背后是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2封背后是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3封的背后是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4封的背后元稹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5封的背后是《诗经》中的《青青子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从第6封开始,一直到第22封,内容和语气就发生了明显变化,信中只是述说她如何帮助卢师傅等人筹备“中日韩民间武术擂台赛”,和外国客人到了登峰后的攻擂情况,每天的赛事,擂主是谁,一直到擂台赛结束,描述得全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措辞也非常客观,一改前几封的“霸道”,反倒是有些“客气”,而信的背后,再也寻不到一首情诗。 看了看第六封信邮戳上的日期,我想了想,那天正好是叶璐追拨电话的第二天,小月肯定是误会叶璐的话了,其实,也谈不上误会,虽然是为了救叶璐,可自己也确实做了许多对不起小月的事情。在内心深处,对于小月,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知音,说句长远一点儿又“厚颜无耻”的话,是把她当做自己未来恋人看待的…… 可是现在,小月算什么,叶璐算什么,而我又算什么?现代版的陈世美?纠结啊…… 更让人纠结的是,自己居然把天赐之力“丢”了,一点儿不剩地全都丢了!想想自己当时对小月的承诺,后年暑假我如何面对她,如何面对对我寄予厚望的卢师傅? 我好糊涂,到现在才打开信,放开卢师傅不说,小月会怎么认为?她后面的16封看似流水账一般的信,里面蕴含着多少相思、无奈和委屈?倘若再不回信,小月定会恨我一辈子,没准儿现在已经恨得咬牙切齿了……,恨我倒不怕,因为是应该的,心里最担心的还是小月会不会连气带急生出病来。 等不及了,必须马上回信,早寄出去一天,小月和卢师傅就少担心一天。于是从行李箱摸出一支笔,没有纸,就把小月寄过来的信封小心地撕开,用内瓤当信纸,开始给小月写信…… 有太多的话要跟小月讲,运笔如飞,不一会儿,洋洋洒洒写满了三个信封内瓤,我望了望窗外还在淅沥的小雨,也为了表达自己说不出来的愧疚与无奈,附上了一首伤感的词,李煜的《浪淘沙》,只是把原词中的“春意阑珊”改成了“秋意阑珊”: “帘外雨潺潺,秋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