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绝色小公子 (第2/2页)
家的三公子啊,都说段公子文曲星下凡呢,今天刚好露上一手,也算是迎得上春风,应得了景啊。” 乔良行略显歉意地看了一眼段翰,讪讪地道:“各位兄台,在下绝非有意叫段公子解围,今日在这落凤亭也算是巧遇。段公子乃诗道奇才,昨日舍父收到段家老太爷委人送来的手抄一首词,一看之下,太过惊艳,落款便是段翰段公子。” 乔任治于诗词一道,在天门县较有名气,段焚老爷子更是先帝帝师,关于开心话离别这一题,段老太爷与乔任治也聊过。大年三十那日,得了段翰抄的那首《卜算子》,自是欢喜的不行。大年初一便亲自抄了委人给乔任治送去。 在这天门县,能被段老太爷与乔亭长推崇的诗句,值得去欣赏。 乔良行说到这,那位叫高寒的小公子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注意到高寒的表情,文宇熙赶忙说到:“请良行兄速速道来,与我等共享。” 乔良行面露愧色,正声应到:“诗词一道,本就非在下所长,今日一来,主要是赏诗的,前面诸位兄台佳句频出,到我这,实在是惭愧。本犹豫着是否借段公子的佳作来与诸位分享,恰巧段公子也在这落凤坡,便邀其前来,自行吟出,供诸兄欣赏。” 说吧,对着段翰一拱手说到:“段贤弟,为兄招你前来,就为此事,还烦请贤弟将此词当诸位兄台之面吟诵出来。” “乔世兄谬赞了,该词实为小弟与祖父探讨中偶有所得,也算不得什么佳作,当时作出,也只为博祖父与夫子一笑而已。”段翰谦逊地答到。
坐在石凳上那位漂亮公子显然是个极度爱词之人,听乔良行说有上等佳品,心中便如那猫爪似的渴望,看到段翰仍在推辞,便开口说道:“段公子就莫要谦逊了,我等皆是读书之人,奇文共欣赏,若偶得佳句,更是不可藏拙。今日天门县一众才子均在此处,段公子不仿吟来与我等分享。若果真如你所说词句平常,天门县的诸位才子共同推敲,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段翰本打算不想在此吟诵的,但观这诗筵的主人绝色小公子高寒,没来由的升起一股好感,更听他说得如此中肯,便打算让乔良行将王观的这首《卜算子》吟上一回。于是正色说到:“既然如此,那恭敬不如从命了,还烦请乔世兄帮忙吟诵,词中若有不妥之处,还往诸位多多指教。” 见到段翰如是说,乔良行松了口气。在见到段翰之前,一直思忖,未得到作者允许之前将词吟诵出来是否唐突。现得到段翰的首肯,自是开心的不行。就像一个收藏家得了一绝世珍品,最想做的事情是自己欣赏后,让圈内同行知晓,我得了一绝世珍品。 因此,段翰话音一落,乔良行便往高寒身边一移,张口背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词一吟诵出来,当场鸦雀无声,只剩那白衣女子执笔的纤纤素手落在宣纸上的沙沙声响。 在座的都是天门县的知名文人,能得到县令公子的邀请作为陪同贵宾的人物,在当地肯定都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都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在安静了片刻后,纷纷地鼓起掌来,这种送别的词,立意如此的新颖,完全就颠覆了离别的诗词在大家脑中的印象。没有半点的戚戚痛苦,更多的反而是一种欢快。 片刻后,白衣女子将此词誊写完毕,交于文宇熙手中,文宇熙,看了片刻,道声好词,便又交到高寒手里。高寒将词稿再仔细看了一遍,缓缓地点头,用他那还未发育的小男生声音尖尖柔柔地说道,“段公子,果然好词。以为的诗词中,说送别必先有风有雨,有雷鸣有闪电,然后要有血有泪,有生有死,你这诗,轻快明眼,立意鲜明,欢乐俏皮,于歌声中快乐地将友人送走,给看词者也带来一种欢快的感觉,哪有那种痛苦。此词开了词界的先河,流传于世后定会为万千人所临摹。我回去后,定要将此诗交于大理国国学院,作为范本以供参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