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八十二节 (第1/2页)
北疆军突破雍门之后,守军在西城方向全线溃败,西城东、西两端的上西门和广阳门随即失守,北疆军从三道城门呼啸而入,转眼杀到了皇宫。 守军撤进皇宫,死守南、北两宫。 北疆军在文丑的指挥下,强行突破了南、北两宫之间的中东门大道,把南、北两宫的叛军完全分割,并迅速攻占了东城的中东门。东城战场上的后将军玉石、中垒将军于毒随即率军杀进城内,和西城战场上的北疆军一起,从东、西方向包围了南、北两宫。 北疆军担心叛军孤注一掷,临死反噬烧毁南、北两宫,所以完成包围后并没有发动强攻。双方形成对峙。 黄昏,南宫嘉德殿内,洛阳文武大吏激烈争执。 袁微、袁忠、王肱、吕旷、眭展、高翔等人要求突围。 袁忠说,目前北疆军虽然突破了东、西两城,但南、北两城的城门还控制在我们手上,连接南、北两宫的复道也还完好无损,两宫内的军队随时可以集结到一起。如果即刻突围,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如果犹豫不决,让北疆军连夜攻克了南、北两城的所有城门,我们就插翅难飞了。 袁忠建议,立即让坚守在北城夏门、谷门上的军队和已经退守北宫的军队一起撤到南宫。到了半夜时分,大军竭尽全力,从南城的平城门方向突围。袁忠认为,北疆军的主力都已从西城和东城方向杀进了城内,此刻留在南、北城方向的兵力肯定不多。大军冲出平城门之后,即刻渡过洛水河,向大谷关方向撤离。 辛评、荀谌两人坚决反对。 北疆军没有乘势杀进南、北两宫,主要是担心我们焚烧了皇宫。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们至今还没有占据南、北两城的城门,还没有截断我们从南、北两城突围的道路,其目的就是想让我们产生错觉,认为自己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我们强行突围,必定会被北疆军围歼在城外。 “北疆军攻占了中东门大道,从地面上切断了我们和北宫的联系,但他们为什么没有摧毁中东门大道上方的复道?为什么还要留一条连通南、北两宫的复道给我们?”辛评激动地说道,“很明显,就是想诱使我们突围。” “平城门外就是太学和三雍,北疆军会屯驻重兵保护。过了三雍宫,就是洛水河,北疆军看到我们突破了三雍宫,马上便会让对岸的北疆士卒焚毁浮桥。没有桥,我们怎么过河?大军会在洛水河边全军覆没。” “退一步说,就算北疆军猝不及防,让我们冲过了洛水,突破了大谷关,但广成关如何突破?颖川战场上的北疆军会全力堵截,我们寸步难行。就算我们突破了广成关,鲁阳城是否还在刘表手上?如果鲁阳在北疆军手上,我们最后还是要被围歼在霍阳山下。” 辛评气急败坏,大手连连重击案几上的地图,“突围,突围,现在哪里还有突围的机会?你们想死,就自己去死,不要让数万将士白白给你们陪葬。” “诸位大人,请务必冷静。事到如今,生机已绝,没有突围的可能了。”荀谌苦劝道,“不管刘表、袁谭的中路牵制打得如何,也不管曹cao和刘备在东、西两路战场上的攻击是否顺利,洛阳失陷已经是事实。北疆军这么早打下洛阳,等于掌握了整个战局的主动,李弘可以马上分兵支援关中、颖川和兖州三地,刘表、刘备、曹cao很快便会败北后撤。我们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突围必定是死路一条。” 然而,辛评、荀谌的劝说没有任何效果。 袁微在洛阳大吏中有很高的威信,很多文武大吏都是他的门生故吏,他坚决要突围,誓死不降,其他人自然俯首听命。即使有些人明知突围是死路,但此时此刻,留下来就是投降,就是背叛。没有人愿意在此刻背叛故主。 袁尚本已彻底绝望,但听说突围还有一线生机,他就象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突围,“带上父亲的遗体,我们突围,即刻突围。” 辛评、荀谌只有认命。但袁微已不再信任他们,“你们带五千人留下,在皇宫里拖住北疆军。”袁微望着他们,摇头苦笑,“我们兄弟一场,同生共死几十年,不管你们做出什么选择,我都不会责怪你们,但看在本初的面子上,请你们务必坚守三天。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坚守三天。三天后,如果我们还没有杀出重围……”袁微两眼微红,仰天长叹,转身就走。 *夜色*迅速笼罩了洛阳城。 叛军撤出了夏门、谷门。北城战场上的司马懿、魏延随即率军杀进。 中东门大道上,大将军李弘、左卫将军麴义、右卫将军张燕、护军将军贾诩等人簇拥着小天子,赶到了距离复道大约两百多步的地方。 复道横跨南、北两宫,就象一条“空中走廊”,此刻复道内外***通明,看上去极为壮丽。贾诩急忙给小天子介绍。小天子神情兴奋,不停地叫着喊着,也不知道他是否听进去了。刚才小天子在城门处看到堆积如山的尸体,吓得脸色苍白,这一下又全部忘记了。 “大将军,北宫的叛军正在向南宫撤离。”后将军玉石打马而来,指着复道里隐约可见的密密麻麻的人影说道,“要不要截断复道,阻止两宫叛军会合?” “让他们会合。”李弘摇手道,“如果能保住北宫,那也算是万幸了。” “不知道敌人会不会突围?”麴义笑道,“如果袁绍在城里,我估计叛军马上就要突围。以袁绍的性格,他宁愿战死,也不会投降。这点骨气他还是有的。” “逢纪和审配在洛阳的地位非常高,两人同时战死雍门后,叛军还能继续退到皇宫坚持,没有全部崩溃,说明袁绍肯定在这里。”张燕有些激动地挥了挥手中的马鞭,“此仗如能击杀袁绍,则天下平定之期指日可待。”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李弘笑道,“袁绍是我们最强的对手,也是叛逆们的支柱。袁绍倒下了,还有几个叛逆能和我们正面抗衡?” 深夜,袁尚、袁微集结了两万多人,突然冲出南宫,沿着平城门大道向平城门急速奔行。 北疆军突破了东、西两城后,从西城广阳门杀进的北疆军被挡在了小苑门大道和广阳门大道的交汇处,而从东城中东门大道杀进的北疆军同样被挡在了开阳门大道和耗门大道的交汇处。位于南城中间的平城门大道此刻还在叛军的控制之中。袁尚和袁微带着大军畅通无阻地赶到了平城门。 平城门是洛阳城的正门,防守极其坚固。北疆军在攻城之初,就放弃了对平城门的强攻,转而在南城四道城门中选择了最东端的开阳门作为攻击对象。骁骑将军王当现在正指挥大军在开阳门外持续攻击。 驻守平城门的马延打开了城门,并指挥将士们以最快的速度在瓮城外的护城壕上架上了壕桥,然后把早已准备妥当的木筏浮桥推进了护城河。 这种木筏浮桥长约十五丈,和护城河的宽度一样,表面上看是一个巨型木筏,但其下每隔两丈便有一个船形底座以加强浮力,木筏两侧各装有五个车轮。把木筏浮桥推进护城河后,只要在两端用粗索固定,上面便可以行走。守军当初制造这种木筏浮桥是为了在护城河上临时添加更多的通道,以便节约运送物资的时间,谁知现在成了他们逃亡的工具。 平城门外的北疆军数量并不多,主要是战车营的将士和民夫。此刻战场上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城墙上下,城外阵地上的石炮还向城楼上断断续续地进行轰击。 北疆军将士忽然看到城内敌军杀了出来,顿时高兴地连声欢呼,鼓声冲天而起,土台上的弩炮也疯狂咆哮起来。 正在开阳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王当接到消息后,立即命令武猛将军吴雄急赴平城战场指挥,“命令平城战场上的军队立即撤下来,向开阳门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