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九节 (第3/4页)
无存。小雨心痛地搂住她的娇躯,望着李弘问道:“是去打仗吗?” “不是。”李弘站起来抱住风雪,在她脸上温柔地亲了一下,“我要和柯比熊好好谈谈。他长大了,是大漠之王了。” “真的不打吗?”风雪的声音无助而悲伤。 “真的不打,我向你发誓。” 天亮了。 李弘喊醒了李玮,两人坐上马车,匆匆赶往晋阳宫。 “看到两位夫人和孩子了?” 李弘点点头,无奈地摇摇头,“孩子们都长大了,看到她们,我很歉疚,我……” “等你做了丞相,你就很难有时间东征西伐了。”李玮笑道,“然后你就可以好好陪两个孩子了。” 李弘看看他,皱眉问道:“你这么希望我做丞相?” 李玮眼里露出一丝诧异。 “仲渊,你脑子里到底想什么?过去在西疆的时候,你一心要诛杀jianian侫重振大汉,现在……” “过去的事不要提了。”李玮连连摇手打断了李弘的话,“这个丞相你必须做。” “为什么?” “因为我得到一个消息,长公主一直在考虑修改官制的事。但她所考虑的官制修改,不是把相权还给外朝,而是打算把相权更多的集中到中朝,然后逐渐把外朝纳入中朝,让外朝和中朝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将来皇权凌驾于相权之上,所谓皇权和相权的制衡,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你夫人了说的?”李弘想到筱岚一直陪侍在长公主身边,马上取笑李玮道,“仲渊,你竟敢泄漏朝廷的机密大事,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大将军,我上有老下有小,最近又添了一个小儿子,你就饶了我吧。”李玮连连拱手,愁眉苦脸地说道。 李弘大笑,“筱岚可说了长公主的目的?” “据说,这是张温张大人临死前的一个心愿。”李玮正色说道,“皇权和相权的争夺在本朝延续了几百年,至今依旧没有一个结果。但从光武皇帝中兴大汉开始,皇权已经开始逐渐凌驾于相权之上。张大人认为,只要是皇帝,都想总揽大权主掌权柄。这个皇帝如果雄才大略,那么皇权凌驾于相权之上,有助于社稷的兴盛;相反,如果皇帝昏庸jianian侫祸国,那么社稷就会象现在一样摇摇欲坠,甚至迅速败亡。所以,张大人告诉长公主,皇权凌驾于相权之上是迟早的事,官制必须要改,免得君臣之间总是为了相权而争斗不休。不过,为了防止昏君滥权祸乱社稷,相权还是必需拥有它的独立地位,这样即使昏君误国,朝廷还能继续保持良好地运转,维持社稷的生存。” 李弘陷入了沉思。 “仲渊,你觉得张温大人的建议……” “这是张大人的一个心愿,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心愿而已。”李玮嗤之以鼻,“本朝自高祖皇帝以来,已历四百年,多少先辈曾为完善官制而呕心血,甚至不惜献出生命,但结果如何?孝武皇帝伟大吧?不过权重尚书台而已?光武皇帝伟大吧?不过把丞相之权一分为三而已。长公主就是一个小孩,好奇心重,偏偏手上又有权力,所以她为所欲为,什么东西新鲜玩什么。我看这样下去,迟早要把社稷玩完。天才和白痴,其实不过一线之隔。” 李弘惊讶地看着李玮,脱口骂道:“你小子到底是何居心?” 朝堂上,天子的位置是空的。天子宝座的左边是长公主。 长公主坐在那里神态冷峻,仪态万方,自始至终,没有给大将军一个笑脸。 大将军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先是奏明冀州大战的始末,然后推测中原局势并提出了远交近攻之策,继而分析了辽东叛乱和北疆形势,建议剿抚并用。 “殿下,待吕布将军率领北军返回晋阳后,臣将率长水营铁骑北上大漠安抚诸胡。明年春天,臣将由大漠直接赶到幽州,率军攻击辽东。” 大殿上的众臣目瞪口呆。这位大将军一年四季征伐在外,根本就不在晋阳待。难道晋阳的事他撒手不管了? 长公主脸显怒色,望着大将军的眼睛似乎要喷出火来。 太傅蔡邕很失望。他本来认为大将军至少要在晋阳待到明年春天,谁知道他竟然要抢在下雪前翻越阴山赶到大漠去。按时间推算,他在晋阳最多只能待到五到十天。这么短的时间能解决什么问题?
“大将军,那你大概什么时候回来?”蔡邕试探着问道。 “辽东平叛如果顺利,一年后,我大概可以回到晋阳。” 众臣晕倒。 长公主怒哼一声,丢下一脸愁容的大臣们,拂袖而去。 长公主走了,朝议在太傅蔡邕的主持下,继续进行。 大臣们知道大将军今天要回来,所以都准备了奏章,但主要奏议内容几乎全部集中在田制、赋税制和官制的修改上,修改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无可辩驳,修改的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听得李弘头晕脑胀,差点倒在大殿上。 好不容易散朝了,李弘又被太傅蔡邕等人请到了尚书台,和三公九卿、诸卿以及尚书台的尚书们继续议事。大将军既然马上要走,很多大事当然要立即议定。大将军是朝中四位辅弼大臣之一,他的意见非常重要。不过李弘秉承自己一贯的原则,除了兵事决策,其它事一般不发表意见。 黄昏时分,李弘告辞公卿大臣,匆匆赶到了前太傅赵岐府上。赵岐致仕回家后,安心静养,身体好了很多。看到李弘,赵岐很高兴。老少两人相携漫步于花园,谈笑甚欢。 “你马上就要离开?”赵岐略显吃惊。“晋阳的事怎么办?” “我和朝廷曾有十年之约。”李弘笑道,“虽然十年未到。但河北经冀州一仗后,已经稳固,我应该实践当年的诺言,把权力还给朝廷。” “十年之约?”赵岐哑然失笑,“这么多年了,你的官职和职权一改再改,哪里还有什么十年之约?” 李弘笑而不语。 “交了权力之后呢?”赵岐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