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七章 风雷激荡 第三节 (第2/2页)
长安那样的兵变,威胁尽除,他会不会再次图谋簒汉?袁绍一旦篡汉,我们就很麻烦。 他和李弘打起来了,我们帮谁?如果帮袁绍,我们就是大汉叛逆,我们三个显然都不会干。帮李弘呢?李弘在晋阳诛杀大臣,有弑杀君主之嫌,根本就是比董卓更坏的叛逆。而且我们即使帮了他,谁能保证他将来不会篡夺社稷?不会杀我们?如果我们既不帮袁绍,也不帮李弘,作壁上观,那么一旦两人决出胜负,我们的祸事就来了。 目前我们三个人的实力加在一起,可以抗衡河北,也可以和袁绍一较长短,但河北有皇帝,有朝廷,这无形当中成倍增加了河北的实力。袁绍拥有袁阀的力量和易守难攻的关中。反观我们,处在四战之地的中原,手中又没有倚仗之物。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我们是三家结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虽然有和他们抗衡的实力,却没有和他们抗衡的本钱。也就是说,我们想和河北的李弘,和洛阳的袁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目前还不行,三家结盟还没有达到这种实力。 刘备心情沉重,仰天长叹,“我们怎样才能拯救大汉?大汉真的要倾覆了?” “不……”曹cao捋须笑道,“玄德,不要丧气,我们还有时间,也还有办法。” “什么办法?”刘备垂头丧气地问道。 “重建皇统,立即重建皇统。”曹cao用力一挥手,意气风发地说道,“只要皇统重建,汉祚就不会断绝,我们就能象光武皇帝一样,再次中兴大汉。” “重建皇统?”刘备立即明白了曹cao的意图,非常惊喜地问道,“曹大人已经决定了?” “对,曹大人的虎豹骑正在陈留郡和陈国交界处迎接陈国王刘宠。”田楷伸手拍拍刘备的肩膀,笑着说道,“只要陈国王一到,我们马上重建皇统,重建朝廷。” 刘备微微皱眉,“陈国王刘宠?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如果……” “他有一个七岁的孙子叫刘茂,非常聪颖,对历法、算学尤其感兴趣,听说他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是个奇才。”曹cao说道,“事关重大,所以我们事先没有告诉你,请玄德不要责怪。” “哪里……哪里……”刘备连连摇手,“只是,我们重建皇统,河北会有什么反应?北疆军会不会乘势一泄而下?另外,我们率先重建皇统等于抢占了先机,对袁绍来说是个沉重打击,他会不会因此和我们反目成仇?”
“北疆军会不会渡河南下,关键就要看袁绍。”曹cao说道。 现在袁绍暗藏篡立之心,迟迟不愿重建皇统,我们如果不能当机立断,集结天下之力量共抗李弘,则汉祚灭绝必成定局。 我们迅速重建皇统后,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可以集结所有讨伐李弘的武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却是剥夺了袁绍手中那个所谓的“承制”诏书,剥夺了他指挥各地州郡的资格。袁绍因此变得非常被动。他的簒立之心也只能埋在心里了,否则他必定要遭到天下人的唾弃,要遭到我们和李弘的前后夹击,这样他很快就会众叛亲离,败亡而死。 如果没有今天这个传得沸沸扬扬的谶纬之言,我们即使率先重建了皇统,袁绍还是可以利用他的力量独揽权柄。可惜,他作茧自缚,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导致天下无人相信他对大汉的忠诚。失去了威信,又没有我们的支持,袁绍无法控制权柄。但为了拉拢袁绍,联合袁绍的力量,我们又必须要让一部分权柄给袁绍。袁绍为了避免败亡之祸,也只有忍气吞声了。 从目前天下格局来看,河北李弘是绝对的敌人。洛阳袁绍是可以结盟的力量。李弘实力最大,他可以击败袁绍,也可以击败我们。袁绍和我们要想生存,只有一个办法,联手对抗李弘。如此一来,则三足鼎立之势可成。 要想中兴大汉,首先就要灭掉李弘,要想灭掉李弘,现在就是机会。这几年李弘南征北战,无论是兵力还是财赋,都到了极限,如果再等下去,李弘就更难打了。 以袁绍的实力,他肯定是击败李弘的最大功臣,这时候他如果要簒立,我们就一起打他。如果他愿意放弃篡立,和我们齐心协力中兴大汉,那他就是大汉的一代中兴大臣。 刘备听完曹cao的分析,沉思了很久。 “曹大人,以袁绍的才能和他现在所拥有的实力,他完全可以全力经营关东,静待时机夺取天下。”刘备忧心忡忡地说道,“他未必会像你所说,就此一直被动下去,任由我们驱使他攻击河北。” “对,你说的对。”曹cao赞赏地点头道,“这正是我刚才说的三足鼎立之势,袁绍必定想成为三足鼎中的其中一支脚,以摆脱自己的被动局面,把大汉彻底拖进败亡的深渊。但问题是,李弘怎么想?他是愿意拥有这只鼎,还是愿意成为这只鼎的一支脚?很显然,李弘和我们一样,想拥有这只鼎。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么袁绍自己想成为这只鼎的一支脚,其后果是什么?自取败亡而已。他如果用这种愚蠢办法对付我们,他就不是力图摆脱被动局面,而是想让被动局面变得更加恶劣。袁绍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大利益。” 刘备觉得曹cao说得很有道理,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语言,但他心中隐隐约约非常不安。事情真的象曹cao说得那样吗? “重建皇统依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做不到,我需要两位大人鼎力相助。”曹cao言辞恳切地说道。 三个人进入瑕丘城后,稍加休息,然后立即召集三州亲信掾属共同商议重建皇统和朝廷的事情。 皇统由陈国王刘宠的孙子刘茂继承,这个没有异议。 都城定在兖州山阳郡的昌邑城。 官制如何设置,三方有一定的争执,但曹cao、荀彧等人极力主张采取以“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为首的三公九卿制,把尚书台的权力彻底剥夺,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分配权力。按照曹cao的设想,他自己出任丞相,田楷出任太尉,刘备出任御史大夫,让袁绍出任大将军,刘表出任骠骑将军。 但他这个方案马上遭到了关靖的质疑。袁绍不会答应这个权力分配的办法,他更不会同意把都城放在兖州的昌邑城。洛阳就在他手上,他只要强烈要求把天子迁到洛阳,三家联盟就一无所有了。 曹cao大笑。第一,天子不敢去洛阳,袁绍都要篡汉自立了,天子还敢去洛阳找死。第二,袁绍的确不会同意这个办法,但我们也没指望他答应,我们只要重新恢复五等爵位制就能满足袁绍的需要。 曹cao的话让众人又惊又喜。恢复五等爵位制,那岂不意味着要封土地建诸侯了? 刘备看看喜笑颜开的田楷,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一直隐约不安了。曹cao居心叵测,他不是要重建皇统,更不是要中兴大汉,而是要和大家一起瓜分大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