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 (第2/2页)
后,不得不改变朝廷原定的振兴之策,转而先保护天子,稳定社稷。 由于此策尚需征求骠骑大将军李弘的意见,所以要求徐荣进兵关中的命令暂时搁置了下来,然而,徐荣的急书随后就送到了晋阳。考虑到牛辅等西凉诸将数万大军对长安的威胁,张温等大臣断然决定,不再等李弘的回复,而是先让徐荣率军迅速渡河。考虑到关东和洛阳的安全,朝廷没有命令朱俊率军攻击牛辅,而是命令朱俊把主要兵力放到关东。 徐荣接到圣旨后,不敢耽搁,带着亲卫骑渡过黄河,连夜飞驰蒲坂津大营会合张白骑。 此时张白骑、谢明、河东太守王邑已接到朝廷圣旨,几百艘临时征调的槽船也已赶到蒲坂津待命。 徐荣到了蒲坂津,立即下令渡河。原来驻扎在蒲坂津对岸的段煨和鲍鸿大军如今都在潼关下和牛辅激战,那座大营其实就是一座空营。北疆军将士不费吹灰之力,安然渡河。 张白骑率领五千前锋营将士,飞速赶到临晋城下。 王允大惊,立即命令吕布带着扶风郡的郡国兵赶到洛水河,挡住北疆军。 王允认为,如果让北疆军进驻长安,天子和朝廷势必要被李弘控制。王允和朝中的大臣都不信任李弘,今日大汉之所以出现倾覆之局,有很大一部分原困都是因为李弘的不作为造成的,甚至有大臣认为李弘早在先帝驾崩之后,就有篡逆之心,此人比董卓更加血腥残忍。 吕布带着天子的圣旨沿着谓水河一路狂奔。 冯翊郡太守宋翼带着郡国兵飞速东上,在下邽县附近挡住了张白骑。此时,北疆军只要渡过渭水河,距离长安城也只有两百里了。 徐荣看到吕布,神情很冷淡。董卓的死对徐荣来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凉和同情,他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尤其是李傕的话,对他的刺激非常大。如果李弘将来象董卓一样被杀了,自己马上就会和田仪、李傕的下场一样,生机尽绝。无论自己过去的战功多么显赫,也是死路一条。相反,像吕布这种人,马上就会从一文不名的普通官吏变成声名显赫的权臣。 董卓四十多年的累累战功在吕布的挥刀一击下,化为齑粉,同时也成就了吕布今日的辉煌。 这世间根本没有公平可言,谁胜利了,谁就拥有了正义和功名。
徐荣望着站在自己面前春风得意的吕布,从心里慢慢升起了一股强烈的厌恶和鄙夷。过去的吕布是条汉子,但自从他跟着王允这些士人阴谋诛杀董卓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一条汉子,而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在徐荣看来,杀董卓,要堂堂正正的杀,在战场上杀,他极其憎恨这种卑劣的小人行径。 是武人,就应该坦坦荡荡,应该凭着一腔浩然正气,血里来,刀里去,即使死了,败了,那也是轰轰烈烈,也是一条好汉。 吕布感觉到了徐荣对他态度的转变,但吕布错误的理解了徐荣,他以为徐荣对自己的冷淡,是因为自己现在的身份。 现在吕布的官职虽然没有徐荣高,但吕布参隶尚书事,和骠骑大将军一样主掌国事,在面对徐荣这样的重镇将军的时候,自己无须行礼,拱拱手就算客气了。 吕布宣完圣旨后,徐荣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这是天子的意思,还是司徒大人和吕大人的意思?”徐荣气愤之下,连对吕布的称呼都改了。 吕布这一段时间经常和太尉杨彪、司徒王允、司空淳于嘉、太常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尚书令士孙瑞等大臣在一起商讨国事,对李弘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李弘的看法也渐渐改变了。李弘拥有大汉最强悍的军队,但他一直以北疆危机为借口,坚决拒绝讨董勤王,致使大汉一步步被董卓推进了倾覆的深渊。李弘为什么拒绝讨董勤王?当真是为了北疆?大汉都要倾覆了,李弘还守着一个贫瘠的北疆干什么?显然,李弘居心叵测,不但有割据称霸之心,更有篡夺社稷之意。 吕布依旧满脸笑容,极力解释朝廷拒绝北疆军进入关中的种种原因。 徐荣非常耐心地听完了吕布的话,然后给了他两个大字:狗屁。 吕布脸上的笑容一僵,尴尬至极。 “吕大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徐荣冷笑道,“我北疆军杀完叛逆,然后转身返回塞外?” 吕布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司徒大人的意思,还要请大将军让出冀州……” “是吗?”徐荣怒极而笑,“好,好,好啊。” 吕布急报长安,徐荣以遵从长公主之名为借口,拒绝退出关中,坚决要求到长安觐见天子。 王允大怒,命令皇甫鸿率军急赴下邽县支援吕布。 皇甫鸿的军队还没有离开长安,段煨的急报就到了。华阴城失陷,虎贲中郎将李肃战死。 王允无奈之下,转而命令皇甫鸿支援段煨,挡住叛军。 皇甫嵩再次上奏,恳求天子立即下旨赦免西凉诸将,招抚叛军。王允一口拒绝。 太尉杨彪建议让徐荣率军去迎战叛军,王允更不答应了。徐荣要进长安,牛辅也要进长安,而徐荣和牛辅等西凉诸将又是多年的好友,一旦两支大军合而为一,长安就完了。 关西。 朱俊接到天子圣旨。 这圣旨本来是长安朝廷送给徐荣的,但阴差阳错,信使路上耽搁了。这位信使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秘密赶到了陕城大营,但这时徐荣已经率军进入关中了。 天子命令北疆军立即向牛辅发起攻击,铲除叛逆,保卫长安。 朱俊接下圣旨,立即命令颜良、玉石两位将军率军攻打弘农城。天子危在旦夕,大军急速西进勤王。 朱俊担心兵力不够,又下令征调驻守洛阳的周华、函谷关的高览率军来援。 张济措手不及,弘农城丢失。北疆军街尾猛追,直杀桃林要塞。 河内郡,怀城。 袁绍接到淳于琼急报。朱俊统率大军猛攻桃林要塞,洛阳空虚。 袁绍丝毫没有犹豫,立即下令集结大军,急赴孟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