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十七节 (第3/3页)
为骠骑大将军的权势。你算那根葱啊?“给我打……”许玚怒不可遏,带着大军就杀到了阳翠城下。田畴当然不会和他打,田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这事拖到长公主和朝廷进京,到时朝廷派一个信得过的大臣来做豫州牧。如果豫州现在让人占据了,将来朝廷就很难控制豫州了。
阳翟城内现在是田畴,城外是陈国相许玚,还有袁术的手下桥蕤以及帮助袁术抢豫州的幽州公孙越,袁绍指派的豫州刺史周昂正在路上,很快就要到了。现在如果孙坚再去,那就是五方势力争夺豫州了。豫州不但要打仗,而是还是一场越打越大的仗。 项澄最后说:“大人如果要去豫州借钱粮,现在时机不好,只怕……” 孙坚长叹:“大家都是为了讨董勤王而举兵,都想拯救社稷,为何要自相残杀?如今董卓败亡在即,勤王即将成功,我们不同心同力,却为了一己之私而兵戈相见,社稷如何不亡?”他拍拍项澄的肩膀,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你告诉我这番话,是不是想我立即率兵南下帮助你们田大人?” 项澄老脸一红,非常尴尬地傻笑了几声。他确有此意,所以才不厌其烦地说了一大堆。其实,项澄如果知道孙坚也是为了豫州而来,恐怕打死他,他也不会说了。 孙坚笑道:“大将军有你们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何愁社稷不兴,天下不平?好,我这就南下阳翟。” “走,兄弟们,走,回家去……” 从四月中开始,北疆军在潼关下架起了二十台抛石机,天天向关隘上投掷石块。大军将士扎营于关下按兵不动,没有展开夺关大战。 同一时间,蒲坂津方向的北疆军停止了渡河攻击。徐荣率部陈兵黄河岸边,麴义则率军返回了临汾行辕。 在四月下的时候,董卓想试探一下李弘的心思,于是指派光禄大夫盖勋携带圣旨到了潼关,假天子命把李弘臭骂了一顿,然后叫他退兵回北疆,老老实实戍守边塞去。李弘接了圣旨,然后回书天子,臣不惜粉身碎骨,也要拯救天子。再回书董卓,此次我再无退路,无论如何都要打下关中。如果你早日退回西疆,我将感激之致。 他派人把奏疏和书信送进潼关,留下了盖勋,“大人瘦了许多,身体看上去非常不好,还是留下吧?” 盖勋苍老了许多,鬓发皆已花白,很难想象几年前,他还是一个须发皆黑,精神矍铄的长者。盖勋叹道:“谢谢大将军的好意,我还是回去吧。我的家人都在长安,如果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我会更难受。如今大汉社稷已经凋零败落,家也残破不堪,我活着,其实和死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李弘想起死去的傅燮,看着眼前黯然神伤的盖勋,想起许许多多死在西疆战场上的兄弟,心里不禁一阵抽搐,“大人,留下来,一定留下来。” 李弘再给董卓写了一份书信。盖大人已经老了,身体也不好,我想把他留在北疆安度晚年。恳请大人想想我们当年在西疆战场上同生共死的往事,想想灵武谷一战我们并肩杀敌的冲天豪气。大人是一个英雄,是英雄就不会让自己的袍泽遭受家破人亡的痛苦,恳请大人把盖大人的家眷送到北疆,我将不胜感激。 董卓二话不说,当即派人把盖勋家眷送到了潼关,并送了一份重礼。董卓回书李弘,洛阳一战,我有三位兄弟死于北疆军之手,此仇不报,我死不瞑目,期待和你决战于于长安城下。 李弘接到书信后,立即命令张燕和杨凤两人率部渡河,返回临汾行辕。张燕问道,此时撤军,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李弘摇头长叹,“人算不如天算,冀州有变啊。”他把李玮的书信递给了张燕和杨凤两人,“根据我们的设想,韩馥和袁绍内讧之后,必定要走掉一个。另外一个迫于黄巾军的压力,肯定要向我们求援,这样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冀州了,谁知道……” “公孙瓒南下进入冀州。”张燕惊讶地说道,“韩馥手上有两万到三万的兵力,按道理他完全可以击贩袁绍,他怎么反而向太傅大人求援?难道他的部下背叛了他,投靠了袁绍?” “韩馥真是窝囊。”杨凤忿忿不平地说道,“我们给了他四个郡国,而且他又有粮食又有军队,这么强的实力,竟然还斗不过袁绍,真是奇闻。这个人看上去很老实吗?” “不是韩馥老实忠厚,而是袁阀的势力太庞大了,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李弘摇手道,“冀州的形势我们完全估计错了。” “现在我们首要问题是大军的粮饷面临随时断绝的危险。由于韩馥的问题,冀州军无法抵御黄巾军的攻击,黄巾军可能提前进入冀州。这样一来,冀州南部郡县马上就要遭到黄巾军的洗劫,流民会蜂拥北上。正因为如此,韩馥向太傅大人紧急求援了,而公孙瓒也于本月上率三万大军南下。公孙瓒的三万大军有一万是幽州铁骑,再加上两万步卒,冀州供应给他的粮饷要比我们多,也就是说,韩馥肯定支撑不了几天。两下权衡,他当然要切断给我们的粮饷供应。其次,公孙瓒南下了,我们就没有借口进入冀州了,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冀州如果断绝了给我们的粮饷,我们就是部分撤军也解决不了问题。弘农郡这里必须要留军队驻防,要留军队就要有粮饷。”张燕问道,“不知道豫州、荆州那边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买到粮食?” “那边的情况更糟糕。”李弘苦笑道,“钱我们有,听李玮说,最近铸了不少,但粮食就不一定了,因为那边打起来了。” 李弘把荆州、豫州发生的事简要说了一下,“当务之急先保北疆。你们三支大军急速北上。栖之立即封锁进入北疆的所有关隘,一个流民都不允许放进来。这是关系北疆存亡的大事,栖之你千万不可意气用事。” 杨凤神情凝重地点点头。 “飞燕你立即进驻常山,让云天立即进驻邯郸,把四个屯田郡国给我抢回来。韩馥保不住,我们只好自己来了。” “大将军,如果我们和幽州的军队发生冲突……”张燕看看李弘,问道,“我们怎么办?” “你一个,云天一个,栖之一个,这种安排你还不理解吗?”李弘十分不满地说道,“太傅大人太过分了,这么大的事,他竟然不禀奏朝廷就私自作主。还有公孙瓒,三万大军南下冀州,他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更可气的是韩馥,他主掌朝廷的权柄,一点规矩都不懂,向幽州求援这么大的事,他竟然都不上奏朝廷。他们眼里除了自己,除了自己的州郡,哪里还有长公主?还有朝廷?还有我这个骠骑大将军?” 李弘一掌拍在案几上,杀气腾腾地说道:“我只要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快拿下冀州。只要拿下冀州,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要顾虑太多。出了事,我们背后还有长公主,还有朝廷,还有十万大军,怕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