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_三国人物介绍-魏(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人物介绍-魏(上) (第10/15页)

张琰和高干作乱,钟繇出兵讨伐,平息叛乱。

    钟繇将关中居民迁入洛阳,招降叛逆,收留难民。几年后,关中一代人口充实。曹cao因钟繇治理用功表其为前军师。

    公元二一三年(建安十八年)十一月,钟繇任大理。曹cao提议恢复rou刑。朝臣多有反对,唯有钟繇、陈群同意。

    公元二一六年(建安二十一年)八月,钟繇被任为相国。

    公元二一九年(建安二十四年)魏讽谋反。钟繇因举荐魏讽被免官。

    公元二二零年(黄初元年),曹丕建魏国,复用钟繇为太尉。

    公元二二六年(黄初七年)十二月,钟繇被任为太傅。

    公元二三零年(太和四年)四月,钟繇去世。

    历史评价:

    曹丕:①太傅学优才高,留心政事,又於刑理深远。②太傅功高德茂,位为师保,论行赐谥,常先依此,兼叙廷尉于、张之德耳。

    陈寿:①钟繇开达理干,一时盛伟。②钟繇明察当法,以治狱见称。

    《魏书》:繇为廷尉,辨理刑狱,决嫌明疑,民无怨者。

    人物之程昱

    字:仲德

    时间:141——220(寿80)

    籍贯: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

    容貌: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官职:卫尉

    谥号:肃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子:程武

    人物传记:

    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cao于兖州,封寿张令。曹cao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cao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

    历史评价:

    陈寿:①程昱,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②昱性刚戾,与人多迕

    曹cao: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人物之董昭

    字:公仁

    时间:152——232(寿81)

    籍贯:兖州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

    官职:司徒

    谥号:定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子:董胄,弟:董访

    历史年表:

    192年,袁绍于公孙瓒在界桥交战,公孙瓒兵强,于是钜鹿太守李邵等人叛离了袁绍去投奔公孙瓒。袁绍派董昭去任巨鹿太守,董昭到任后,假传袁绍的檄文,斩杀了图谋不轨的郡中大姓孙伉等人,一郡皆惊。董昭随即安抚了巨鹿郡,这种做法得到了袁绍的称赞。这时,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杀害,袁绍又让董昭去任魏郡太守。当时魏郡郡中大乱,人数上万名敌军,派使者前来要求做买卖。董昭表面上答应,暗地里使用离间计,并趁机征讨,两天内三传捷报。

    194年,因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而张邈与袁绍有矛盾,袁绍听信谗言想要治董昭的罪。于是,董昭要求去晋见汉献帝,借机脱离袁绍,半路上却被张杨留在了河内。这时,曹cao统领兖州,想借道去朝见汉献帝,张杨起初不肯,但在董昭的劝说下最终答应。董昭还为曹cao写信联络李傕、郭汜等人。

    195年,汉献帝东归,到达安邑。董昭随张杨前往迎接,被拜为议郎。

    196年,汉献帝到达洛阳,韩暹、杨奉、董承等人不和,相互争权。董昭假做了一封曹cao的书信拉拢杨奉,杨奉非常高兴,劝诸将共同上表封曹cao为镇东将军,董昭升为符节令。不久,曹cao来朝见汉献帝,向董昭问计,董昭建议曹cao迁走汉献帝,曹cao依计将汉献帝迎往许昌。杨奉等人不满,出兵阻拦,但被击败,投靠于袁术。

    198年,董昭升任河南尹。这时张杨被部下所杀,曹cao派董昭去拉拢张杨的残部,董昭顺利完成任务,升为冀州牧。

    199年,曹cao派刘备去征讨袁术,董昭暗地里出言劝阻,认为刘备不可信任,曹cao并没有改变主意,不久刘备果然占据徐州造反。曹cao亲自征讨击败了刘备,调董昭作徐州牧。

    200年,袁绍将颜良进攻东郡,董昭改任魏郡太守,随曹cao征讨颜良。

    204年,曹cao平定冀州,围攻邺城,董昭写信劝降邺城守将春卿。邺城平定后,董昭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207年,曹cao远征乌桓,运粮困难,在董昭的建议下开凿了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解决了运粮问题。曹cao上表封董昭为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董昭建议恢复五等爵位,并游说群臣,建议给曹cao加九锡。后来曹cao接受的魏公、魏王的称号,都是董昭所创制的。

    219年,关羽包围樊城,孙权秘密联系曹cao,群臣认为应该保密,唯独董昭认为应该把消息泄漏给关羽,使关羽、孙权相互猜忌,促成内讧。曹cao依计行事,关羽果然犹豫不决,不久因东吴的偷袭而失败。

    220年,曹丕继承王位,董昭被任命为将作大匠。同年,曹丕称帝,董昭升为大鸿胪,位列九卿,进封右乡侯。

    221年,董昭升任侍中,并分出封邑赐其弟董访为关内侯。

    222年,曹休出兵伐吴,曹丕担心,欲下诏制止,董昭劝阻,后来曹休果然获胜。曹丕亲征,在董昭的建议下避免了部队被水淹没,曹丕称赞董昭有张良、陈平那样的见识。

    224年,董昭改封成都乡侯,拜太常。同年,董昭改任光禄大夫、给事中,随皇帝东征。

    226年,董昭回朝,拜太仆。

    227年,曹睿继位,董昭进封乐平侯,食邑1000户,转任卫尉。

    230年,董昭开始代理司徒的工作。

    232年,董昭被正式任命为司徒,他上表陈述不良风气的弊端。魏明帝曹睿下诏,斥免了诸葛诞、邓飏等人。不久董昭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董昭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丕:君论此事,何其审也!正使张、陈当之,何以复加。

    人物之刘晔

    字:子扬

    籍贯:淮南成德

    官职:大鸿胪

    谥号:景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父:刘普,母:修,兄:刘涣,子:刘陶

    历史年表:

    晔七岁,而母病困。

    晔年十三,谓兄涣曰:“亡母之言,可以行矣。”涣曰:“那可尔!”晔即入室杀侍者,径出拜墓。

    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而未有缘。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破敌至则克策,如晔所度。太祖还,辟晔为司空仓曹掾。

    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晔策鲁可克,加粮道不继,虽出,军犹不能皆全,驰白太祖:“不如致攻。”遂进兵,多出弩以射其营。鲁奔走,汉中遂平。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