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_Ttyang书友对长安兵变的分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tyang书友对长安兵变的分析 (第4/7页)

一直建立在你忠诚的前提之下?这绝对不可能!‘蔡老先生当然不可能相信豹子这样一个血腥的武人,这连长公主都动摇了。赶紧交了兵权,你也就可以休息了,仗打得差不多了,武人到了退居幕后的时候了,该是士人掌握权力治国的时候了。

    “大将军的选择实在是太短视,太异想天开了!天子的信任是个什么东西?如果这样走下去肯定落得个身死的下场。”小李同志也坐不住了,这位同志大概一直认为随着岁月的流逝豹子铁定能够走到他这一边来,但凡豹子有私心出现这两人就能走到一起去,然而事实出乎意料。看来不下狠手是不行了,他也作了决断。

    凭心而论,李玮他绝不是想要害豹子,相反,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在为整个北疆集团的利益奋斗,他的一切未雨绸缪都是在为挽救豹子作努力。大将军把一切都压在天子的信任上,这是在找死啊!这信念如此深刻,他毫不怀疑,他要救大将军,就要用尽一切力量让豹子放弃对天子的幻想,他很清楚,只要彻底切断长公主对大将军的信任,这事就成功一半,而这也并不难办,信任这东西建立起来千难万难但摧毁起来简直易如反掌。事实证明,这的确很简单,他干得非常漂亮。报有这种念头的李玮,对豹子的杀伤力是惊人的。只要想一下,如果小李同志喊一句“鸟尽弓藏,大将军危矣!”就朝廷目前这个态度,北疆得有多少热血男儿就敢立刻和朝廷翻脸,豹子辛辛苦苦建立的信任顷刻间荡然无存。

    这一条大汉中兴的道路,要以大将军的忠诚为前提,要以天子的信任为基石,还要用长公主的信任加以推动。

    就这话搁谁谁相信?可能也就北疆一系最最单纯的武人对此深信不疑。但凡对改制有一定认识的士人都要感叹一句“大将军毕竟是个武人啊,他想的太简单了。”

    豹子对自己的选择其实也没有信心。“我忠于天子,忠于朝廷,至于我自己,本来一无所有,站在权力的顶峰并不能让我感到快乐和安宁,我只要这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我要大汉中兴,所以,我一定没有做错。”在这条改革的道路上,每次十字路口豹子都这样一次次思量,然后这样来坚定自己的信念,于是他每一次都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抉择。

    治国比打仗更麻烦,国策的制定,制度的修改,这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不断探讨,你一个武人读过几本经书?你有多少时间用在治理国家上了?善意的劝告恶意的讽刺,只换来大将军的沉默和微笑。

    事情复杂到极点的时候往往就变得简单了,这绝对是句名言,也实在太具有喜剧效果了。相较于一干士人绞尽脑汁得来的完美改制,让所有人痛心疾首的白痴选择却恰恰是最符合社会潮流的。如果豹子恢复了记忆,他就可以自己的选择而喝彩了。

    大将军一介武人,全凭自己的忠诚,摸着自己本心选择的道路居然是正确的?只要天子和长公主信任大将军的忠诚,大汉就能中兴?这有可能吗?有这么简单吗?

    是的,答案让人叹息,就是这样简单。

    ===

    大人笔下的情景让人多少次拍案欢呼“他爷爷的啥叫侠骨柔情,这才是!”虽然英雄大多死于背叛,但豹子绝对不会是其中之一。因为在充满了阴谋与背叛的乱世,豹子的手上居然从来没有沾染过自己兄弟的血,大将军的人格魅力就是这样强大,跟随他的人根本不会背叛他,北疆绝对是最后一片净土!

    但到了现在,大人动摇了这个信念。

    李玮与大将军的理念原则上是对立的,完全无法调和。目前对于豹子来说,以小李同志为首的北疆士人经成为他最可怕的敌人,已经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无以伦比的破坏力。小李同志发自内心的高喊“大将军,我一定要救你”,他翻掌之间就破坏了长公主对大将军的信任,这位同志专门找大将军最信重的和最亲近的人下手,他清楚知道越是崇拜大将军的人就越容易被他挑动向长公主发难,而这反过来又可以最大程度打击长公主对大将军信任,这事他要做起来也很简单,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

    他只需要诚恳的指出长公主作了什么,分析两句,然后把自己如何担心大将军的将来说清楚,剩下的就是等着水到渠成。狂信者小李同志直接把自己推到了豹子的钢刀之下,这人绝对够决心,大将军你除非杀了我,要不我就要把这破坏干到底,我绝对会挑动更多的兄弟一起站出来,因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走上死路。怎么办?豹子会改了他的理念他也就不再是咱心中的大将军了,那他还能怎么办?难道必得杀了这位誓死要拯救他的兄弟以绝后患?大爱本无情,大义可灭亲。到了这个地步,眼看着小李同志死不回头,而且可以预期还会有更多兄弟被他牵扯进来,豹子逼不得已只能挥起屠刀。这一刀只要砍下去,虽然成全了豹子的忠诚,但也砍断了兄弟间的信义。大将军忠义两全的神话被打碎了,他会失去北疆士人的心“大将军背弃了我们北疆人!”而且杀戮一旦开始,北疆武人也会兔死狐悲,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终会蔓延,沾上了自己兄弟的血,这个大将军了已经变了。

    杀了李玮,北疆必乱,不杀李玮,就要舍弃忠诚。到了这一步,豹子已经是陷入了僵局,小李同志这个狠人果然棋高一着,他谋算人心,玩弄权术,实在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然而,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在布局谋篇的时候,这个东西是个变数,没有哪个谋士敢拍着胸脯说这个咱保证百分之百。

    好了,大家应该可以看到唯一的生路在哪里,没错,这破局的关键就在于长公主!

    ===

    说到长公主了。

    可以看到,现在所有的冲突矛盾都集中到了长公主的身上,这位殿下已经成为了破局的关键。试想,如果长公主恢复了对大将军的信任,那么首先小李同志的口号“拯救大将军!”将变得毫无意义,他就不能再轻易挑动军方将领对长公主的不满,再进一步,如果他不能完全控制长公主,那么他要推到皇权的这个理想也就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了。长公主的信任,能够让豹子走出这局死棋,让小李同志的天才谋划成为笑谈

    长公主是统治阶级,她的出身让她不可能和坚决支持改制的士人走到一起去,但这绝对是个悲天悯人的好姑娘,她深切体会到皇帝失道会带来什么样惨重的后果,百姓陷于血火,连她这个皇族公主也难免家破人亡的下场。这位殿下十三岁就到了北疆,师从老一辈士人,她虽然不能接受相权制约皇权,但她意识到皇帝的确不能无法无天,皇权要加以制约,但怎么制约呢?这位天才的殿下居然完全抛开了大汉建国四百年来的治国学说,提出“以法治国”,她拥护法治,而不是道家或者儒家所说的人治。

    就这超级先进的观点能有几个士人赞同?

    秦二世而亡,青史留书逃不过个“暴”字。以法家学说治国的后果是什么?前朝旧例,抬眼可见。高祖皇帝以仁义得天下,自汉初的黄老无为到武帝独尊儒术,大家都在强调要顺乎天理人情,要仁爱,要守义,皇帝通过任用贤明的大臣才能治理好国家,这是常识,这是真理!

    长公主她不是儒生,黄老学说的年代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