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闲聊:文人和武人 (第3/3页)
总体上是安全的。而且现在的“主流政权”所面临的外部压力正处于一个非常适中的时刻“不算致命,也不算轻松”。以现在武人集团表现出来的觉悟力与执行力来看,如果有斗争需求,要想和一部分主流士人集团达成幕后交易简直是易如反掌。
同理,武人也不是粗人,现在的北疆集团主流的武人力量基本上都得到了“黄巾时代”、“董卓时代”、“晋阳时代”的多重洗礼,从飞燕处理北军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天下已经不再有士人独占权柄的机会了,起码豹子这一代已经通过血火与阴谋的考验,走向执政之路已然确立,对此我持非常乐观的态度。 士人的利益和武人的利益并不是像一些情节里面表述的那样“泾渭分明”,特别是通过最近“兵变”这件事,更会加速了武人与士人利益集团的相互渗透与捆绑,而不会出现所谓的矛盾激化。 连我们这种水平的人都知道襄阳集团的阴谋所指,承载着大时代历史使命的角色们难道真的会傻到这种程度? 《大汉》的历史已经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情节背后悄悄地改变了。。。 豹子是傻子?不是,改朝换代需要社会的革命情绪与总体矛盾积聚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呼唤改朝换代的推动力量必须超过一定的阀值,我记得我曾经发过一个帖子当中说过:现在的《大汉》还没有达到“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种程度,现在天下的政治大义是恢复汉家皇权。而恢复皇权需要历经很多个阶段,而现在正是“武功”将要成功,但并没有终结的历史阶段,因此,武人抓住这个机会进入朝堂是明智而且成功的。大家不要混淆一个概念“武人入政”不是“武人主政”,有政治素养能治理国家的将逐渐进入决策层,而想获得这张通行证的代价就是从直接管理军队转向间接管理军队,再由间接管理军队转向协助管理军队。后面的事情就是儿孙辈自己cao心了。 其实说白了,豹子现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1、保证平叛战争的彻底胜利,从政治与rou体上摧毁敌武装集团,确保新兴政权的稳固。 2、保证胜利的果实不被篡夺,也就是保持晋阳共识的政治方向不被任何集团恶意破坏或篡改。 3、保证武人集团的整体安全性并确保集团的主体能享受到浴血奋战的成果,尽量提高未来汉政权执政集团抹杀武人集团的难度。 因此将部分有分量有能力的武人推进执政集团是必由之路,同时团结一部分士人力量维持相对平衡,增强对皇帝的隐性控制,同时将集团利益与部分士人集团及皇帝相互进行利益渗透。 这样的cao作,以现在武人集团的综合素质来看,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武人的“士族化”需求是相当有力度的,士人集团在《大汉》当前的历史时期及其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分享权柄的最安全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是参与其中,积极推进“武人士族化”的进程。能进入决策体系的武人毕竟是少数,好几十个郡国,武人集团也无法找到这么多的武人来充数,豹子也不会傻到干“李选”官这么荒谬的举措。 武人士族化一批,退役进入政坛的一批,军队骨干保留一批,当寓公的一批,发动对外战争战死一批,这种方式是宣泄暴力革命后积压的暴力情绪的有效办法。 综上所述,钱犯了以点概全的错误。“武人集团”不是一个单独的人,有优秀的,也有粗俗的,有能治国的,也有只能当寓公的。豹子现在做的是“生涯规划”的人力资源工作,而不是“拉郎配”的包分配干活。政策和进程是可以保持相当灵活性的。武人进入朝堂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武人了,执政工作不是用“文工”和“武工”来划分的,而是按照执政工作所需的官位及官制衍生的执政流程来分配的。 同时,我觉得骑士的书生气太重,老是不自觉的用现代历史观与价值观来套定《大汉》的虚空断代历史。在《大汉》这个局里面,谁也离不开谁,部分文人集团表面上令人发指的投降主义,实质还是在为后洛阳时代的多方政治博弈增加交换的筹码而已。 一孔之见,贻笑方家。。。 joetrige2书友的回应: 军队是特殊的团体,这个团体拥有其他政治力量所不能企及的暴力和毁灭性,所以,一旦军队的主体参与了政治,不管这些军队的高层如何谋划,都不可能放弃军队这一强大的暴力特点,这点上,大家可以看看罗马帝国的发展史,一旦暴力被用在政治上,就只剩下血腥,一旦军队有了思想,就是亡国的先兆,所以,在任何时候,军队都是应该被彻底的挡在政治之外的。 我之前说过,李这样强大的军事首领必然的下场就是死亡或者做皇帝就是原因于此。 中国的军人不能不懂政治,官越大约要懂政治,想要保证军人本色独善其身,就不能完全参与政治,历史上的著名武人将领不是死在战场而死于政治的比比皆是。 大将军已经完全陷入政治纠纷当中,一旦大将军的政治斗争走向势弱,毫无疑问的就会利用手中的军队反戈一击,兵祸一起,国无宁日。 李大将军再上一节中就希图通过军队的暴力解决政治斗争,幸好傅干积极制止,否则,大将军就能自己做皇 中国历史上历代开国的名将不是自己隐退就是被屠戮一空,原因就在于军队本体的暴力性所导致,在政治结构不完善,没有任何政治道德共识的古中国,军队只有完全掌握在君主手里,才能保证帝国的统一和生命。 袁隗对于武人无法祸国的谬论差点让我笑岔气,皇帝把国家交在这么一个书呆子手上,难怪会这样!! 现在均面很显然,攻陷洛阳,夺取关中,天下已有2/3,统一全国应该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政治问题,第一,统一以后,采取的国策,第二,统一以后,各个派别势力在新帝国中的地盘,第三,皇帝谁来做? 历史上,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和官僚士族达成政治妥协,司马篡夺帝国,自己做了皇帝,这才顺利统一全国。 目前的斗争都显示出了一个特点,就是士人官僚对于武人的巨大恐惧,这一点十分明显,即使,大将军想自己做皇帝,也许要解决这些个军头,所以,摆在大将军面前的道路很窄,就是武人脱下战袍如何走向政治? 大将军虽然利用一切机会,把武人挤入政坛,可惜的是,一天武人的本色不变,所有的官僚势力都不能也不敢接受武人从政,除非皇帝本身就是拥有巨大军队向心力的武人! 所以,我觉得猛大写到最后就只有一条路,所有的武人彻底的放弃一切军队的权利,全部回家种田,张燕讲得好呀,这一代混到这个地步就应该知足了,再上一步,不是能不能站得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得下来的问题! 大家看李大将军可能十分的憋屈,其实在历史上就算是曹cao也是十分的憋屈的,这些个士人官僚一旦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任何强权人物都十分的憋屈,还是李韦的老婆看得明白,那个时代,就那么些个读书人,这么多的官你不让他们做就没有人去做了!而门生子弟,党同伐异,又是那个时代特点,所以官僚士族的力量强大的难以想象。所以后世很多的君王都反对结党,党争或者所谓的门生子弟。 大将军还是要edown,最好绕开皇权,力争和士族官僚进行单方面的媾和,这样,只要小天子主政以后,就没有任何的顾及,可以把这些个传统士族杀个稀里哗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