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唐_第二百四十二章 吐蕃使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吐蕃使者 (第3/3页)

在了太平公主的眼中,一丝狡黠的笑意从她面上一闪而过。太平公主没有说话,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让阡曾超次陷入绝望当中,然后再给他一根救命稻草,他才会彻底就范。

    一旁的乞力徐眼珠子骨碌碌乱转,他似乎听出了太平公主话中有话,便试探着问道:“不知公主殿下愿不愿意帮助我们?”

    太平公主瞅了他一眼,缓缓道:“帮你们也不是不行,但你们怎么感谢我呢?”

    乞力徐一听有戏,顿时喜出望外,赶忙拍着胸脯道:“有什么要求公主殿下尽管提出来,我们将竭尽全力办到!”

    比起大唐的繁华来,吐蕃高寒贫瘠,他们的东西太平公主哪能看在眼中,她这么说只是为了接下来的要说的话做个铺垫。

    太平公主点头道:“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我保证此次大唐与吐蕃能结盟成功!”

    阡曾似有些不信道:“大唐与吐蕃交战多年,就算公主殿下帮忙,可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大唐天子与朝臣怎么会放过呢?”

    太平公主轻描淡写道:“很简单,因为吐蕃现在面临的局势我很清楚,但陛下与大臣们却不知道,所以他们一定会同意结盟的!”

    “啊?”阡曾与乞力徐瞪大了眼睛,他们想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么怪异的事情。

    还是太平公主为她们揭开了谜底:“兵部侍郎是我的人,边境的邸报我让他先压下了,陛下与朝臣们自然就不会知道了!”

    二人恍然大悟,赶忙起身对太平公主施礼道:“多谢公主殿下鼎力相助!”

    太平公主摆摆手道:“这事压不了多久,最多只有十天,也就是说你们必须在十天内与大唐结盟,若是超过了十天,这事就不好说了!”

    乞力徐点点头道:“十天时间够了,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促成结盟之事!”

    太平公主突然道:“我有一个建议,不知二位可否听听!”

    阡曾赶忙道:“公主殿下请讲!”

    太平公主侃侃而谈道:“若只是签订盟约,这事还不保险。事后若朝廷知道了吐蕃局势恶化,说不定依然会毁约派兵攻打吐蕃,所以你们还得想个万全之策!”

    阡曾也知道,一纸盟约是根本做不了数的,他这只是缓兵之计,现在听太平公主如此一说,便知道她心中已有主意了。

    阡曾小心翼翼道:“请公主殿下赐教!”

    太平公主一抬眼道:“王子殿下难道忘记了,当年你的曾祖父松赞干布,是如何与大唐结盟的?”

    “和亲?”阡曾与乞力徐异口同声道。

    贞观八年,松赞干布派出使者赴长安,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没有同意。后来,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攻击唐朝的松州,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打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并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松赞干布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与大唐和亲一事阡曾与乞力徐怎么会不知道,他们对视了一眼,脸上露了了喜色,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若这事真的能成,那吐蕃的危机就算化解了大半。

    看着阡曾与乞力徐,太平公主不由在心中长叹一声。

    说实话,太平公主的心里其实是很反感和亲的,因为在她自己年轻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当年高宗在位时,吐蕃就请求与唐朝和亲。高宗有三个女儿,前两个已经出嫁,待字闺中的只有小女儿太平公主,十二三岁的年纪,按照唐朝人的标准,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吐蕃人事先已经摸清了情况,口气很大,开口便要太平公主和亲。这下,唐高宗和武则天犯难了。照理说,和亲是一件好事,边疆可以安宁,战士可以回家,这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但是吐蕃实在太远了,武则天怎么舍得让唯一的亲生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呢?可是吐蕃那边又不好直接拒绝,怎么办呢?太平公主幼年时,不是半真半假地当过女道士吗?干脆让她正式入道算了。道教崇尚宗教独身主义,总不能要求女道士成婚吧。于是武则天下令,马上给太平公主修建一座道观,就叫太平观,让她搬进去住。于是十几岁的小太平当了观主,而且像模像样地履行了受戒仪式,出家了。这样一来,吐蕃没话说了,和亲的事情也就不再提起。当然,吐蕃死心后,太平公主又还了俗。

    正因为有这么一段经历,所以不管是对吐蕃人还是对和亲,太平公主都异常反感,若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才不会与吐蕃人打交道呢。

    了解了太平公主的意图,阡曾与乞力徐心里有了底,阡曾朝乞力徐使了个眼色,乞力徐心领神会,他恭恭敬敬向太平公主请教道:“公主殿下,不知我们应该请求与哪位公主和亲?”

    “当然是玉真郡主了!”太平公主脱口而出。

    “玉真郡主?”阡曾皱了皱眉头。

    当年太宗皇帝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尽管文成公主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但她只是唐室远支宗室女。阡曾若与大唐和亲,他可不想只娶个宗室女。玉真郡主虽然是相王的女儿,是李显的侄女,但毕竟不是李显的女儿。

    想到这里,阡曾对太平公主道:“公主殿下,我听说金城郡主是陛下的养女,若和亲也应该是金城郡主,而不是玉真郡主!”

    太平公主向阡曾推荐李持盈,就是为了拆散张宝儿与李持盈,让李隆基达不与张宝儿联姻的目的。若阡曾向李显提出与李奴奴和亲,自己的一番算计岂不是要落空了,她当然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太平公主对阡曾摇摇头道:“你要与金城郡主和亲,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阡曾不解地问道。

    “金城郡主虽然是陛下的养女,可陛下却视她若亲生女儿,肯定不会同意。陛下要是反对了,你这和亲的事就泡汤了。所以,我建议你提出与玉真郡主和亲,这样陛下就不会反对了,再加上我现帮你运筹一番,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阡曾没有言语,但太平公主看得出来他并不满意,她淡淡一笑道:“王子殿下,你此次出使大唐就是为了与大唐结盟,若还要挑肥拣瘦,恐怕这结盟的事情就不好说了。究竟是你的面子重要,还是吐蕃的国运重要,我希望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

    听了太平公主这一番话,一直没有说话的乞力徐突然起身,拉着阡曾到了一旁,用吐蕃语对他说着什么,阡曾回复的也是吐蕃语,阡曾看上去很激动,双方似乎发生了争执。

    太平公主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看得出来,乞力徐在极力地劝说着阡曾。太平公主悠闲打量着他们二人,她心里跟进明镜一样,吐蕃现在的局势,决定着他们没有办法拒绝自己的提议。

    果然,两人的对话终于停止了,乞力徐改用汉语对太平公主道:“公主殿下,王子殿下已经同意与玉真郡主和亲,明日我便向礼部递交提亲的国书,希望公主殿下帮我们斡旋一番,吐蕃将感谢您的大恩!”

    太平公主瞅了一眼垂头丧气的阡曾,站起身来对乞力徐点点头道:“我就知道王子殿下是个识大体的人,那好,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先告辞了,你们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