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真相大白 (第1/3页)
慈恩寺旁的一条小路上走着四个和尚,其实真和尚只有一个,那便是最前头的普润,另外三人跟在他身后,僧袍僧帽,正说着什么。 不习惯地拉了拉衣襟,江雨樵小声抱怨道,“居然要扮成这副模样!” “岳父大人,您老人家就委屈委屈吧?”张宝儿眼观鼻鼻观心,一脸肃然,看起来倒真像个佛门子弟,口中却也没闲着。 “阿弥陀佛,佛、法、僧是为三宝。袈裟在身,动静有丁甲神护佑,施主你有福了!” 不问便知,说这话的是正牌和尚普润。 天色己晚,寺院生活规律刻板,僧人多半已歇下。三人一路行走,并未遇上什么事。 刚到塔前,突然有人喝道:“站住!” 那是一名身材高大的僧人,华叔不禁握住了僧衣中的剑鞘,张宝儿赶忙按住了他的手。 “阿弥陀佛,是孝达么?” “啊,原来是普润师兄。” 名叫孝达的僧人秦州口音,身形魁梧,长相甚是憨厚。一见普润,连忙合掌施礼:“这么晚,师兄还不休息?” “不忙。你在此做什么?” “寺监说道,最近寺中有歹人出没,大家都要小心,因此要我来这里守塔,若见到生人便摇铃报信。” 一边说一边轻轻晃了晃手中铜铃,却被一只手顺手按住。 “师兄辛苦了,不如我来代劳吧。”身穿僧袍的张宝儿满脸笑意,十分和气。 “这……这怎好意思?”孝达一面推辞一面望了望对方:“不过,你是哪一堂的师兄?我怎么……” 话未说完,颈后已挨了一记,登时双眼翻白,倒了下去。 华叔抽回手,看了普润一眼。普润倒没动怒,只是叹了口气,宣了声佛号:“你们去吧,我在这里守着。” 点了点头,张宝儿对江雨樵与华叔叫声“走”,直奔塔下。 月光如匹练,将整座高塔镀上银辉,比起白日庄严,又多了一份神秘。 “那天情景你可记得么?”张宝儿走到塔前,站了下来,对华叔道:“这是你的位置。” 又向另一边走了几步,“元觉在这里。” “对。” “嗯。然后呢?” 华叔记忆中浮现出当时情景:“他说,这塔是上皇敕建,还指给我看碑文。” “没错。”退了两步,张宝儿走到碑前立定,模拟元觉动作,“我记得,他刚开口就停住了,神情突然变得怪异,之后便一直魂不守舍。元觉当时很可能是发现了什么,而凶手说不定也在现场,察觉到了他神情有异,这才起意杀人灭口。” “会是什么?” “比如说,一处忘了拭抹的血迹,”目光落在御赐石碑之上,“或者,一个不慎暴露的机关。” 一面说着,一面伸手在石碑上缓缓抚摸。石碑表面光洁异常,纤尘不染,似乎就在近日被特意擦拭过。手指触及石碑背面某处,猛然一推,“喀”地一声,沉重的石碑像陀螺似地原地打了个转,与此同时,地面现出一个四尺见方的洞口,而原先站在那里的张宝儿已经不见了。 江雨樵与华叔大惊失色,连忙冲到石碑旁。洞口幽深,下面的情形一点也看不到。 江雨樵压低喉咙叫道:“宝儿!宝儿!” 却静悄悄没有任何回应,江雨樵与华叔相视一眼,心知不妙,咬了咬牙,二人纵身跃入。 落脚处离地面也只一人多高,二人一个踉跄之下又顺着一条向下的通道溜了下去,登时手忙脚乱,双手到处乱抓,却找不到一个可供支撑抓握的地方。开始还能勉强维持平衡,到后来便连滚带爬,直到“咚”地一下,撞到一处墙壁一样的障碍才停止下来。 头晕眼花之余,华叔好不容易才爬起身,耳边却听到有人“哈”地一声,似乎忍不住笑。 华叔连忙手摸腰间,所幸剑还在,顺手抽出握在手中,叫道:“姑爷!你在哪里?” “这里。” 华叔身后传来一声懒洋洋的答话,随后亮起一星光芒。华叔霍然转身,看见张宝儿好整以暇地坐在地上,正用手中引火木点燃松明。仔细看时,张宝儿虽然散着头发,僧帽已经不知扔到了哪里,但却满是笑意,想必方才遭遇和江雨樵与华叔一样。 江雨樵紧张地问道:“宝儿,你没事吧?” “嗯,还好还好。” 江雨樵与华叔这才松了口气。 江雨樵小声抱怨道:“刚才怎么不答话?提醒一下也是好的,害得我老人家摔了这一大跤。” 站起身来,张宝儿掸了掸身上尘土:“我本以为岳父大人与华叔都是会武功的,不会像我这般狼狈!” “你……”江雨樵虽然知道张宝儿是故意的,却无法发作。 张宝儿又若无其事接道:“况且我一人身在地底,漆黑一片,情况不明,怎敢随意答话暴露目标?自然是找个角落先行躲藏。” 张宝儿说的也有道理,江雨樵不再计较,他突然觉得手掌微微刺痛,举到眼前一看,却是方才撑在地上的时候擦破,数道青黑苔痕。 回头望去,坡道上痕迹宛然,长满青苔,难怪如此溜滑。 “这就是净修、元觉手上印痕的来历。青苔不仅生长在山中,地下阴湿处也有。”张宝儿举着松明向上照了照,侧壁有水珠渗出:“此处泥土本来干燥,但上方正好是竹管水槽的所在,年深日久,积下了厚厚的青苔。” “也就是说,他二人也来过这里!”华叔大是兴奋,“果然没有找错!” 张宝儿无精打采地看了华叔一眼,说出来的话却似当头一盆冷水:“不但来过这里,还是死在这里。” 周遭黑暗,唯一光源就是张宝儿手中的松明。周围墙壁都是泥土夯成,似乎年月久长。 “塔下为何会有这个地道?看起来倒像比寺庙还要古旧。” “不奇怪,佛门寺塔常有地宫一类,用来收藏秘宝圣物。我猜测,这地道确是以前就有。” 向前走了两步,前方出现一条通道,黑漆漆不知通向何方。通道口高不到五尺,狭窄仅容一人。好在松明依旧燃着,并无空气稀薄的迹象,想必内中另有通风之处。 “来。” 张宝儿毫不犹豫地弯下腰,躬身走了进去。江雨樵与华叔则在身后紧紧跟随,心中稍有忐忑,但看张宝儿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随即宁定下来。 泥土气味扑面而来,几乎让人有一种进入坟墓的错觉。张宝儿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四下观看,脚步却未停,四周寂静得只听到二人呼吸。跨过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