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宝塔疑案 (第3/3页)
老僧行礼:“主持!” 上次办案的时候,张宝儿见过弘智主持,此次再见到他却却与上次的感觉又有了不同。弘智主持虽然须眉都已花白,骨干精瘦,但双眼湛然,绝不像一般老人的混浊无神,而是光芒闪动,似有大智慧深藏其中。
“主持!”元觉一见老僧,立刻扑跪下去,痛哭流涕,“我师净修,他……他死了!” 见他如此,身后的一众僧侣也跟着跪下,一时间哭声一片。 弘智主持不发一言,伸出一只枯干的手,抚摸元觉头顶。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皱纹密布的脸上毫无表情,但眼中却尽是温暖抚慰之意,让人心中宁定。不知不觉中,哭声渐渐止了,四周静了下来。 “有生有灭,这是诸法无常之理。去吧,不必悲伤。” 声音苍老,元觉站起身,虽仍悲戚,神色已不似方才仓皇。 张宝儿不动声色注视眼前情景,直到弘智主持将目光投向他,这才上前打了招呼。弘智主持只是朝他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了。 华叔在身后突然问道:“姑爷,您说这和尚是被人打死的?” “有此可能。”张宝儿抬头望了望宝塔,“尸身沉重,遇害之地不可能离此太远。或许……就在这塔内。” 一阵风过,塔上铜铃发出清脆响声,犹如半天梵乐。天碧如洗,古木荫荫,一派静穆深幽,又有谁能将此佛门清静地与杀人现场联系起来,但地上血迹却无情地揭露了这个事实。 张宝儿一撩衣袍便向塔门走去,却被元觉拦住了:“施主,不能进去。” “为什么?” 元觉伸手指向塔前一座石碑,上刻着“御敕”字样:“塔中珍藏有前辈高僧的舍利,皇帝颁下诏敕,非本院僧众不得擅入。” 张宝儿没想到还有这层障碍,正要说话,一直在旁没有出声的普润合什一礼,拿起塔边的一把扫帚横捧于双手,向高塔跪拜:“血光不洁,令佛气蒙尘。弟子普润,今日涤荡尘土,还各位先师清静之所。” 说罢,普润径直走入塔中。 元觉张口结舌,连阻止的话也来不及说,转眼瞥了那座御敕碑石,脸上现出异样神情。 眼看普润身影没入塔门,华叔这才醒悟过来,不禁大为佩服,低声道:“这个普润和尚当真有一手。” 张宝儿微微一笑道:“静观便可。” “不过,”华叔瞥了一眼神色仓皇的元觉道:“姑爷,你不觉得这人甚是奇怪么?” 张宝儿不置可否地看了看元觉,只见他依曰呆呆望着入口处的石碑,一张养尊处优的白胖脸上已有细密汗珠。 沉吟片刻,张宝儿转向身边小沙弥,和颜悦色问道:“小师父,这塔平时出入的人多么?” 张宝儿前番办案来过慈恩寺,小沙弥自然认得他,听他问话,赶忙答道:“不多!这是师祖们寄骨的地方,主持曾要我们不可打扰,平常很少有人来。” “香客也很少来么?” “香客都在前殿,除非有什么贵人要进寺游览,才由知客带进来,不过一般都不上塔,就在塔下瞻仰。” 这塔位于寺庙后山坡上,与前院大殿离得甚远。周围几处禅房,左侧便是方丈,右侧则是一片密林,的确清静。 “元觉师父负责看管这里?” “他是僧值,专管规矩礼仪,我们都怕他。”吐了吐舌头,小沙弥清秀脸上显出童稚之气:“罪过罪过,不小心说了师父的坏话,施主你可别告诉他。” “哈哈,好,我不说。那是他的住处?” 张宝儿伸手胡乱一指其中一座禅房,果然小沙弥摇了摇头,指向塔下一处小屋:“不,是那一座。” 张宝儿正要接着问下去,却见小沙弥已经转身走了。 目送小沙弥辩机的背影,张宝儿眼中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身后的华叔“咦”了一声,却见普润手持扫帚从塔中走出来,赶忙迎了上去问道:“怎样了?” “阿弥陀佛,”普润双目微闭,“万法皆有道,一心本无尘。” “什……什么?” 普润将扫帚放下,没有看忐忑不安的元觉大和尚一眼,自顾自向前走去。 华叔只得跟上,低声道;“你不是上塔查看了么?结果如何?有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何物从心来,亦从心上去,勘破来时踪,便知去时路。” “你……”华叔不禁气结,苦笑道,“我说和尚,你能否说一句让人听得懂的话?” “能。” 出乎意料,普润这一声倒答得干脆利落。停住脚步,望向满脸期待的华叔,严肃说道:“贫僧饿了。” 慢悠悠剥着手上花生,看看一脸气鼓鼓的华叔,又看看将脸埋在碗中虔诚扒饭的和尚,张宝儿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双眼闪闪发光:“普润师父是不想把发现的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么?人多眼杂,说不定凶手就在其中,自然是到此处来说更为安全啊。” 华叔这才恍然大悟,看向普润。普润此刻已结束了吃饭大业,抬起头来,突然说道:“没有血迹。” “嗯?” “塔分七层,自下而上,门、窗、地、壁皆无血迹。各层均有积尘,唯独顶层甚是干净,扶手、阶梯亦光洁,应是有人经常出入。” 这一连串说出来,条理井然,哪里还有方才那迂腐僧人的影子。华叔张口结舌,张宝儿却不以为意。 “这么说来,塔上并非杀人现场。看那尸首伤痕,这样短的时间除非重新刷漆,血迹很难处理得如此彻底。” 张宝儿思忖片刻,脸上露出了笑意,对华叔道:“走,我们先回去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